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943年,同盟国转入反攻,意大利无条件投降,德国之败已指日可待,中、美、英等国意识到对日寇的作战已成为同盟国最后的重心。美国总统罗斯福遂决定召开美、中、英、苏四大国元首会议,加强并协同对日最后一击。  相似文献   

2.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领袖大国——美、苏、中、英,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最大的赢家。如美国由此成为西方世界的领袖,并借机推行“马歇尔计划”,使西欧无可争议的服从美国的领导地位。还顺延了美国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传统”,大发战争财,扩张了领土(如将关岛收入囊中)  相似文献   

3.
日美同盟的强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冷战结束后,日美同盟不仅没有终结,反而在加强。这主要体现在:日美同盟法制框架健全化,磋商与协作机制繁琐化、紧密化,合作领域多元化。其原因涉及谋求同盟整体功能的最大化与同盟运行成本的最小化、同盟国相互约束的强化、同盟参与国国际和国内需要的强化以及同盟过去的收益产生对未来收益的预期等。美日同盟的强化对引发新的大规模对抗、合作与平等互利的经济秩序建设、以及中国和平崛起等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1870年,教皇国世俗权力被剥夺了。“罗马问题”成为教皇国的当务之急,梵蒂冈欲借助大国恢复它过去的世俗权力。在寻求“罗马问题”解决的同时,历任教皇欲在欧洲把脱离罗马教会的新教特别是东正教归罗马教皇管辖。教皇在两大集团国家中寻求支持者,最终因宗教情感因素,教皇站在了德奥同盟国一边,俄国作为异教徒与志同道和的法、英、意组成了协约国集团。  相似文献   

5.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东南亚华侨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东南亚华侨经济发展变化概述 1914年,英、法、俄协约国与德、奥同盟国两个帝国主义集团之间爆发了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势力范围的战争。战争爆发后备交战国投入大战之中。由于殖民地宗主国对东南亚地区一时无法兼顾,因而使这一地区出现了暂时的经济繁荣,华侨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以马来西亚华侨种植橡胶业为例。从1896年华侨陈齐贤首次种植到1920年间的二十几年中,马来亚橡胶种植业发展十分迅速,种植面积在1897年只是375英亩,但到  相似文献   

6.
引言对本地区战略发展的讨论必需从两个层面来加以检验。第一个层面(也是高层面)是检验本地区四个大国(美、苏、中、日)、四大国的未来互动作用以及四大国对本地区的稳定性和发展的意义。本文准备讨论的焦点是:美国霸权(Pax America)已经受到何种程度的削弱,美国霸权  相似文献   

7.
1965—1968年是越南战争最为残酷的年代,美帝国主义发动局部战争,源源不断地派遣远征军及其同盟国的军队到南越参加战斗,同时利用空军和海军对北越实施轰炸、封锁。越南战场上美国及其同盟国的军队数量大幅增加,至1968年达到了50多万人,另外还有100多万的越南伪军。越南战争形势日益复杂,战争极为残酷。  相似文献   

8.
5月2日由联合国、美、欧、俄四方在伦敦召开外长级会谈并发表声明,称将在年底前就巴勒斯坦建国达成协议。 5月2日英、美、俄、法、德、中六国外长在伦敦就伊朗核问题复谈方案达成一致,寻求全面解决。  相似文献   

9.
英鎊同美元的斗爭是英国同美国爭夺金融霸权的斗爭,是在金融領域內美国力图制服英国和英国力爭摆脫美国控制的斗爭。英、美爭夺金融霸权  相似文献   

10.
《海内与海外》2013,(10):24-24
由本刊记者撰写的、连续三年在本刊连载的《谁该向中国忏悔——抗战胜利反思录》,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该连载自2006年9月号始至2008年12月号止,共连载26期,18万字。对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做为主要同盟国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伤害予以详细披露。  相似文献   

11.
胡伟  倪海宁 《国际观察》2005,22(6):33-39
由于地缘因素的限制,自近代以来,日本形成了即使在国力上升时期也对外结盟的政策定势.日本奉行"与强者为伍"的原则,先后同英、美两个全球主导国结盟,打压其他竞争对手,最终使自己成为了地区性大国.然而,日本在结盟过程中带有较强的自利性,与盟友的矛盾也不断增加,再加上地区力量的多元化,不断"再定义"下的日美同盟很可能重蹈日英同盟走向消亡的覆辙.  相似文献   

12.
自2000年8月俄罗斯带头打破美、英非法在伊拉克设置的"禁飞区"规定之后,法国、阿联酋、叙利亚等许多国家的民用客机纷纷飞抵巴格达萨达姆国际机场,对伊拉克人民表示声援,并呼吁早日解除对伊制裁.各国的"闯飞"行动产生了如下影响一是伊人民看到了取消"禁飞区"的希望;二是伊政府恢复了两条国内航线;三是将为最后解除对伊制裁发挥一定作用;四是显示了美国霸权主义软弱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美印太空合作始于冷战时期。当前,太空合作是美印战略伙伴关系的四大支柱之一,并取得了一定成就。美印双方在太空合作中各取所需:美国利用太空合作拉拢印度,旨在实现其反恐、太空、地缘、安全等多重战略目标;印度则希望通过与美国的太空合作全面提升其经济、科技与军事实力,实现其大国梦想。美印太空合作还基于共同的需要,即确保太空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增加太空态势感知与海洋态势感知能力。但是,随着美印战略伙伴关系光环的褪色,美国对印度进行技术扩散的担心增加,并且对印度太空行为能否受控于美心怀疑虑,因此美印太空合作继续深化的前景并不明朗。  相似文献   

14.
日美同盟关系对日本政治与外交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野田政权以重塑日美关系为支撑,改善同大国和周边国家关系,调整民主党的战略,谋求日本政治稳定的动向尤其显著。在政权面临再交替挑战的微妙时期,日美关系的调试承载着美日多方面的诉求。野田政权与奥巴马政权以四大课题为核心,对日美关系进行战略性安排、策略性地修复,其实质在于解决或跨越难题达成双赢,稳定和强化政治支持谋求长期政权。  相似文献   

15.
叶国志 《东南亚》2006,(3):11-14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是新一轮税制改革的重点及难点之一。国内学者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有过专门的研究,最典型的如: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讨论。在以往的研究中,主要是以英、美、日特别是日本等国的做法为基点,从遵从国家税收管辖权、增加财政收入角度出发,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提  相似文献   

16.
20 0 3年拉美国家对外关系的整体框架没有改变 ,仍以发展同美国的关系、加强内部合作和开展多元外交为重点。但这三个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与美国在斗争中合作 ,推动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 ;地区大国发挥积极作用 ,大力推进地区一体化进程 ;在多元外交中 ,巴西非常活跃。一 美拉关系2 0 0 3年 ,伊拉克战争和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是影响美拉关系的两大事件 ,美拉关系在紧张的气氛中向前发展 ,斗而不破。2 0 0 3年 3月 2 0日 ,美、英等国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伊拉克开战 ,拉美主要国家对此基本持反对态度。这些国家包括巴西、…  相似文献   

17.
1997年3月17日,英国首相梅杰宣布大选将于5月1日举行,并从宣布之日起的3周后解散议会。目前,英执政的保守党和在野的工党两大政党已进入了大选前最后冲刺阶段。舆论认为,保守党已无回天之力,而工党则信心十足,大选获胜似乎已是“囊中之物”。  相似文献   

18.
美印太空合作动因及前景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印太空合作始于冷战时期。当前,太空合作是美印战略伙伴关系的四大支柱之一,并取得了一定成就。美印双方在太空合作中各取所需:美国利用太空合作拉拢印度,旨在实现其反恐、太空、地缘、安全等多重战略目标;印度则希望通过与美国的太空合作全面提升其经济、科技与军事实力,实现其大国梦想。美印太空合作还基于共同的需要,即确保太空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增加太空态势感知与海洋态势感知能力。但是,随着美印战略伙伴关系光环的褪色,美国对印度进行技术扩散的担心增加,并且对印度太空行为能否受控于美心怀疑虑,因此美印太空合作继续深化的前景并不明朗。  相似文献   

19.
緬甸在1885年被英帝国主义侵占了全部領土以后,即成为英国的一个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銷售市場,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大米、石油、木材、矿产四大出口产品上,而紡織品、日用必需品大部分都要依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的数字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图书馆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图书馆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美、英、法、德、日、俄等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投入巨资开展数字图书馆研究,其第一批规模型成果已在互联网上陆续出现。我国图书馆学的研究与建设曾深受苏联的影响,俄罗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时间又与我国大体相当,因此,了解俄罗斯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对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