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修订后的《刑法》不仅在总则中规定了单位犯罪的概念和处罚原则,而且在分则的90多个条文中规定了单位可以构成的犯罪。但是,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在前,刑法修改在后,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中没有规定审理单位犯罪案件的程序,因而司法实践中在单位犯罪案件审理的程序中存在着无法可依,极不规范的状况。1998年6月29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虽然规定了“单位犯罪案件的审理程序”一节,对审理单位犯罪案件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是,还不能完全解决单位犯罪案件审理…  相似文献   

2.
修订后的《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的概念、处罚原则及其构成要件。但是,由于我国刑诉法修改在前,刑法修改在后,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没有规定审理单位犯罪案件的程序,因而司法实践单位犯罪案件审理的程序中存在着无法可依,极不规范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规范减刑、假释案件的审理程序.确保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的合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结合减刑、假释案件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4.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审理单位犯罪的程序作出了规定,笔者认为这一规定存在缺陷,需加以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规定,对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问题作以下规定: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规定,对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问题作以下规定:第一条同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因不同的法律事实,分别涉及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嫌疑的,经济纠纷案件和经济犯罪嫌疑案件应当分开审理。第二条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为单位骗取财物为目的,采取欺骗手段对外签订经济合同,骗取的财物被该单位古有、使用或处分构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责令该单位返还…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为解决近年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网络犯罪案件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依法惩治网络犯罪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侦查、起诉、审判实践,现就办理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8.
修订后的刑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了单位犯罪的概念和处罚原则,在分则中又对各种单位犯罪的罪状和处罚作了具体规定。这标志着关于“单位”能否成为犯罪主体和是称之为“单位犯罪”还是“法人犯罪”,以及对单位犯罪如何进行处罚等诸问题的争论,在刑事立法上有了定论。然而,由于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先于修订后的刑法颁布施行,且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时,有关即将修订的刑法中是否会增加“单位犯罪”的规定尚未明朗化,因此,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没有对单位犯罪的诉讼程序作出专门的规定。这就意味着,对单位犯罪进行刑事诉讼只能参照我国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9.
根据修改后《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负有调查义务。舟山市检察机关建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捕不诉社会调查风险评估特别程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这一程序仍然存在法律层面的完善、监督的全面化和体系化、风险防控手段的多样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规定,对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问题作以下规定: 第一条 同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因不同的法律事实,分别涉及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嫌疑的,经济纠纷案件和经济犯罪嫌疑案件应当分开审理。 第二条 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为单位骗取财物为目的,采取欺骗手段对外签订经济合同,骗取的财物被该单位占有、使用或处分构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有关人员  相似文献   

11.
正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增设"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是对《刑法》第18条的历史性回应。为保证程序运行的合法性与合理性,防止国家公权力对公民私权利的侵犯,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第28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强制医疗的决定和执行实行监督。"这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责在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中的延伸。但是,修改后《刑事诉讼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化刑事庭审方式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审理刑事再审案件的效率,确保审判质量,规范案件开庭审理的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3.
2012年7月1日,与服刑人员的利益密切相关的《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开始施行。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先后修改的背景下,最高人民法院出台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建立减刑、假释审理程序的公开制度”,另一个是“严格重大刑事罪犯减刑、假释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4.
申君贵 《河北法学》2006,24(3):18-21
自我国刑法明确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以来,单位犯罪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追究单位犯罪行为,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没有规定单位犯罪案件的诉讼程序,更没有明确单位犯罪案件的管辖问题.而要追究单位犯罪,首先就应当解决管辖问题.根据单位犯罪的特点,就单位犯罪案件的立案管辖和审判管辖问题进行探讨,明确单位犯罪案件的管辖分工.  相似文献   

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八)》)将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刑法修正案(八)》对走私犯罪作了较大修改。为切实做好走私犯罪审判工作.现就审理走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单位犯罪的刑事诉讼程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位犯罪的刑事诉讼程序研究□刘山益章海修订后的刑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对经济领域中单位犯罪的法律调控,这样,处理单位犯罪刑事诉讼程序也就成为刑事诉讼法必然面临的问题,但是以自然人为本位的现行刑事诉讼法对单位犯罪的刑事诉讼程序之规定尚告阙...  相似文献   

17.
1996年3月1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对律师参与刑事案件的时间作了重大修改,其中第36条、第96条分别规定了律师在刑事诉讼的不同阶段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这无疑是诉讼吏上的一次质的飞跃,令人为之欣喜。但是,由于条款过于简单,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就存在着许多问题。1997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试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人民检察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则…  相似文献   

18.
关于涉外刑事案件审理程序陈建国刑事诉讼法没有涉外刑事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此作了专门规定,有利于规范这类案件的审理程序。现就下列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一、哪些是涉外刑事案件?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9.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新《刑法》的颁布与去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的颁布一样,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件大事。对新《刑法》颁布后有关《刑法》修改方面的来稿要求,本刊将着重分析它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对策,欢迎来稿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司法》2012,(4):6-6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法”)规定,对于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潜逃,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