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丁德昌 《行政与法》2006,1(12):137-140
农民工利益被损害首先在于其合法的劳动合同利益被侵犯。立法上的不完善、用人单位的“强势地位”、农民工利益保护组织缺失、社会歧视的存在以及自身法律素质和能力的低下是农民工合同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主要原因。农民工合同利益保护不仅是一个立法、执法、法律监督等多维互动的过程,更需要培育农民工维权组织,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法律意识特别是合同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法治社会,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最终要上升为法律问题。从立法的层面来看,我们认为,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明确农民工特殊性的同时,将其纳入劳动者的范畴并加以法律保护。农民工现象的特点决定了对其法律保护的双层次性:宏观上,宪法恢复公民迁徙自由的权利,为农民工获得主流劳动者地位铺平道路、扫除障碍;劳动基本法明确将农民工作为保护主体,赋予农民工作为一般城镇劳动者应享有的各种基本劳动权利。微观上,制定劳动保障法规和规章,确保农民工作为劳动者所缺失的具体权利的逐步回归。最终达到对农民工和其他劳动者一体保护,逐步构建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法治社会要求的劳动法律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进而提升所有劳动者的政治经济权利与文化权利的法律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3.
当农民工面对权益保障的缺失,公力救济又难以及时有效地维护自身权益时,他们就会采用"自救式"方式维权.实践证明,农民工的"自救式"维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应该引起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这样,才能切实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型劳动者,他们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法律和事实上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劳动权益往往被严重侵害。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关键在于打造负责任的政府,强化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执法保护。要做到劳动权益保障中的严格执法,政府就必须做到端正认识、提供就业指导、承担培训职责、加强劳动监察、建立快速反应的执法保障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在改变传统社会生产方式的同时,也造就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在社会变革中处于弱势地位,其合法权益屡遭侵害。本文在确立农民工主体身份的基础上,揭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权益遭受侵害的法律方面缺失,提出了重构农民工权益保障架构体系的设想,最终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应对和完成我国加快城市化建设的重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群体是随着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个具有时代性内涵的特殊社会阶层。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末,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9亿人。实践证明,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基于历史、制度、法律及至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民工的城市生存际遇和发展空间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在合法劳动权益保护方面显得尤其突出。很多农民工往往因为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从而在权益保护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申请法律援助便成为目前农民工维权一个至为重要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浅议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一直都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这些以农民身份跻身于城市人行列的特殊社会群体,在就业、劳动保障、工资待遇等诸多方面都与城市人口存在差异。因而他们的权益保护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农民工劳动权益受侵害情况严重,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不仅需要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素质和法律意识,加强农民工的组织性;而且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建立法律援助机制,推进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个国家,在社会的转型期,都不可避免的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农民工问题正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一步步的发展凸现出来的社会问题之一。例如,我国农民工劳动关系建立以及劳动权益维护,享有社会权益保障等等问题。1.4亿农民工的法律权益如何得到更好的维护,不但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也是中国最高层近几年的一个施政重点。当前我国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在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制度构建方面存在不足,因此,良好的制度构建是我国农民工合法权益有效保护方面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问题的核心在于农民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具体到法学语境考察,承认并正视农民工承受的不平等待遇,挖掘出农民工权益缺失的深层原因,以富有人文价值的法律来保障当代中国农民工的平等权利,乃是中国社会全面进步和稳定和谐之关键所在,亦系亿万农民工福祉所求。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的特殊阶层。由于没有城市居民身份,他们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合法利益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障。文章从法律的视角,分析了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法律缺失的现状,并提出了构建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体系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按照市委宣传部的部署,威海中院成立了关于我市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的调研课题组,王宾洁院长亲自担任课题负责人,马绪福、宋光和宋智慧为成员。课题组通过对农民工访谈、问卷调查、与社会保障、建委等部门座谈等形式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课题组收集了比较翔实的数据资料,基本掌握了我市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的初步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在调研工程中,农民工反映比较普遍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主要有:(一)平等就业权和…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是当代社会的焦点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应当依靠法治,而行政法治是依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关键。从行政法的角度保障农民工权益要注意:转变行政理念,确立保障农民工权益的人本法治观;恪守行政法基本原则,不折不扣地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大行政立法的力度,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加强行政法律监督,畅通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律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讨薪”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当今中国特有的而又庞大的群体之一,但他们又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艰辛的汗水甚至鲜血,用自己的辛勤劳作丰富了城市的生活,但农民工的生活却得不到保障。因为欠薪而引发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却存在着很大的漏洞,缺乏具体明确的法律规范,突出表现为对农民工的法律适用和救济手段的滞后等问题。本文建议国家在法律方面健全对农民工保护,使农民工的讨薪路不再艰难。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速度的加快,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问题成了亟待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的现状入手,在针对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的完善策略。对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完善对农民工群体权益保障的若干法律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民工群体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我国农民工群体的产生是经济与社会双重因素造成的,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该群体的权益,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故现阶段对如何进一步保护农民工群体权益拟提出法律建议: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法律保护体系,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倾斜保护政策;加强农民工群体与政府部门的互动,建立沟通渠道,使他们的利益要求能通过制度化的渠道来表达;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将其权利保障纳入法制化轨道;探求切实可行的保护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最终要上升为法律问题。本文从立法、执法、司法救济三个方面,对构建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体系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民工讨薪的新闻充斥着媒体。我们不希望看到农民工用跳楼、堵路等过激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为何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在全国会成为一种气候?毫无疑问,是法律对弱者权益保护的缺失,让欠薪成本低而收益大,使老板们把欠薪当成家常便饭。因此,用法律来有效约束恶意欠薪者,在当前的劳资环境下,是刻不容缓的。  相似文献   

18.
论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民工已经成为现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然而在农民工日益增多的今天,侵害农民工合法劳动权益的情况却屡见不鲜,如何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文在探讨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为我国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8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各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设立,为农民工权益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但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仍时常会受到侵害,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基础性及不可代替性都决定了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重要性,而农民工的自力救济是权益保护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20.
余松林 《时代法学》2007,5(5):58-62
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是"三农"工作的热点和难点。在全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矿区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为考察对象,从劳动权益、政治权益、社会权益三大方面阐述当前矿区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且理论结合实际地提出了如何保护这一特定农民工群体权益的具体对策,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