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宇航 《学理论》2013,(11):142-143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信用货币(credit money)则是由国家法律规定,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现代信用货币是一种财产,但既非物权亦非债权,而是一种独立的财产类型。  相似文献   

2.
正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目前加快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我们明确方向、创新制度、聚焦力量。  相似文献   

3.
李德甫  刘俊  张应梅 《学理论》2009,(25):144-146
决策层及理论界今年3月份提出了一种主张,即针对美元作为一个主权国家货币充当世界的关键货币或储备货币,由此引起世界经济动荡和危机,从而这种国际货币体系难以持续问题,提出"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这种设想不无道理。但在现有世界格局下是难以实行的,理由是:(1)货币是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一般等价物,其存在依据是实体经济;(2)主权国家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由实体经济予以支持,离开实体经济的货币是不存在的;(3)特别提款权的性质是记账单位,是人为货币,无法用于实际买卖支付,要改变其性质,使其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公认的支付手段,就必须改变其基础,使之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上,但这是困难的;(4)欧元是一种超国家主权的信用货币,在全世界具有不可复制性。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目前加怏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我们明确方向、创新制度、聚焦力量。  相似文献   

5.
货币是马克思深刻理解市民社会本质的关键范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货币的认识突破了哲学批判的单一视角,通过对国民经济学前提(私有财产)的批判,深刻指出了货币的劳动主体本质及其与私有财产的关系。在“货币”片断中,马克思以哲学批判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深刻揭示了货币的媒介作用、颠倒力量、需要异化和量的规定性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货币思想的理论突破,是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方法论创新的具体应用,对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发展逻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由幻象     
史苗苗 《学理论》2014,(3):55-56
在货币哲学视域中,货币是独立于现实世界的一种魔力,可左右人的生存与自由。自由是人的内在本质与发展诉求,追求自由是人生命本质的永恒奋斗目标。自由与必然是对立与统一的,并且自由是对必然的超越。在货币经济时代,人类追求的永恒的价值目标变成了对货币的追逐,人的尺度的评价标准被货币尺度所取代,自由异化了。  相似文献   

7.
1999年欧元产生时,许多观察家纷纷预言,欧元很快将成为可以与美元相匹敌的世界货币,并在全球金融领域发挥与美元同等重要的作用。然而,事实却是欧元的成就远远低于这种预期,世界货币的权力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李建军 《理论参考》2009,(10):54-55
一、中短期内美元强势地位难以改变 首先,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相对平稳。1999年欧元问世以后,世界各国对欧元即将取代美元成为新的国际货币充满了期待,即使保守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当国际货币的条件除了本身代表的经济质量及其价格即汇率稳定之外,还需要国际货币所必需的用币环境。货币国际化主要是市场自主选择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瓶颈因素在于其用币环境。而强有力的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地位,可以直接推动该国货币在国际上的广泛应用,是一国货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刘萍萍 《学理论》2012,(29):99-100
在综述学术界关于货币供应量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研究基础上,根据货币供应量模型来解析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结果发现货币供应量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机制有基础货币变动、通货存款比率变动、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香港财经评论员曹仁超看来,过去近40年,美国滥用美元"世界货币"地位,至少发动过三场货币战,打击其他经济体,而美国资本集团从中赚得盆满钵盈。  相似文献   

12.
关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华勇 《理论参考》2009,(10):14-15
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弊端 第一,美元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与霸权地位。这种垄断霸权地位使得全球流动性的松紧基本操持在美联储手中。在世界主要中央银行中,货币政策的目标绝大多数是单一的,即物价稳定,而美联储仍实行多目标制,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亚洲货币合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鑫 《理论导刊》2002,(7):56-58
本文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以及欧洲一体化的经验为基础,结合亚洲地区政治、经济合作的现实环境,对亚洲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及可能形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壹·外媒     
《侨园》2013,(3):5
全球货币战争已经爆发近来,从北京到东京再到华盛顿,各国政府似乎都选择了不加控制的汇率政策。由此产生的乱局促使有关人士警告说,将会爆发一场全球"货币战争",进而升级为保护主义。但世界并不像有关人士以为的那样"濒临"货币战争,而是已经陷入战争之中。然而,当前形势下货币市场的大多数紧张局面并不是直接干预或贸易战的产物,而是极端货币措施导致的,这些措施是为了弥补缺位的财政政策。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试图借助极低的利率和大肆印钞来重振停滞不前的经济,从而使货币面临下行压力。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旨在刺激国内需求。不过,它们的影响却波及全球货  相似文献   

15.
徐洁 《学理论》2012,(32):90-91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固有弊端日益暴露,在分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的三种路径选择。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是改革的最终理想选择,但就目前而言,先建立若干相互竞争的区域货币合作更具有现实意义,之后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形成超主权储备货币。  相似文献   

16.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7月,主要内容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钧,实质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1973年在美元危机中,美国宣布让美元贬值,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各国相继实行浮动汇率制代替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此瓦解,世界进入无体系状态。但之后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绝对主导地位,是国际清算的主要支付手段和各国主要储备货币。  相似文献   

17.
清朝晚期,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国内农民起义频发的状态下,清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不得不参照西方流通货币形制和本国国情,施行货币形制变革。中国行用货币实现了形状、重量、材质和加工工艺等多方面的变革和改进,逐步具备了近代货币的形制,为中国近现代货币改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已经一年了。一年来,世界各国经济学界都在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场突如其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大海啸。当然,导致这场危机有各方面的因素,但是应当说,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是造成这场危机的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尽管各国刑法大多在妨害货币犯罪中对变造货币行为予以规定 ,但是立法模式却各不相同。对其客观要件 ,中外刑法理论均认为是没有货币发行权的人 ,对于真实的货币进行加工 ,使其价值改变的行为 ,但我国尚有“数额较大”之标准。对其主观要件 ,中外刑法均认为只能由故意构成 ,但对本罪是否为目的犯则有不同的看法。此外 ,中外刑法理论对本罪的既遂与未遂标准等 ,亦有不同的划分。  相似文献   

20.
夏斌 《理论视野》2011,(1):36-38
世界增长的中心正在向亚洲向中国转移。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应抓住金融战略过渡期这一时期,加快国内金融充分市场化的进程,以积极姿态从事对外的金融事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