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志华  查雯 《党政论坛》2009,(12):23-23
从去年9月份开始,货币互换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展开,中国与很多国家和地区达成总额6500亿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5)
晚清军事教育变革是我国军事近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它开始于以"自强"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在清末"新政"时期得以迅速发展,其目的在于挽救清政府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其特点体现在"师夷长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方面。晚清军事教育变革并没有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甚至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但它为中国近代国防建设和民主革命培养了人才,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张捷 《党政论坛》2011,(20):8-9
中国的GDP只有美国的1/3左右,但广义货币M2却与美国相当,这也意味着在通胀过程中,有着更多货币在流通的中国更容易被“掠夺”。  相似文献   

4.
甘当善  王尧基 《理论视野》2011,(2):51-53,56
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特别是两轮美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人们提出了超主权货币及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构想,虽存在不少局限,但标志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已是众望所归、不可逆转。为了应对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趋势,中国应在增加黄金储备、调整外汇储备结构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争取使IMF尽快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相似文献   

5.
李锦彰 《理论视野》2012,(11):34-35
继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与《华尔街》播出并引起出人意料的巨大反响之后,央视经济频道在近期又适时推出由《华尔街》原班人马制作和拍摄的另一部力作——十集系列专题片《货币》,“真实地记录和展示了货币以至金融体系的源流、崛起和力量,全面透视了货币的本质及其背后蕴藏的社会运行秩序与制度和人性基础”。为了更好地理解、普及货币和金融知识,本刊特约该专题片的几位学术顾问,就相关问题发表评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货币是马克思深刻理解市民社会本质的关键范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货币的认识突破了哲学批判的单一视角,通过对国民经济学前提(私有财产)的批判,深刻指出了货币的劳动主体本质及其与私有财产的关系。在“货币”片断中,马克思以哲学批判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深刻揭示了货币的媒介作用、颠倒力量、需要异化和量的规定性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货币思想的理论突破,是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方法论创新的具体应用,对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发展逻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郝慧泽  席林 《学理论》2015,(8):37-38
白银货币体系下中国货币制度乃至金融格局具有对外依赖性,由此得出了重视货币独立性和金融产品定价权利的启示如下:货币发行的独立和币值稳定是金融体系独立的重要保证;控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在实体经济的承受范围内;培育金融主体的风险控制能力;要充分认识金融产品定价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所有的经济收益都要付出代价。中国经济两大收益(即出口导向带动的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和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逆势上扬)的代价就是在国内市场上蓄积了过量的人民币购买力。解决的办法在于继续货币深化和资本深化,把没有放入市场的很多资源放到市场里,以吸收过量货币。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国以M2口径统计的货币数量达到百万亿,M2与GDP的比例创下历史新高,而引发的公众对高通货膨胀的巨大担忧,以经典货币数量理论为基础,剖析中国与欧美国家M2与实际货币数量的差异,论述了电子化程度低、高储蓄率、快速城镇化等具体国情导致较高M2的必然性。现阶段较高M2是符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只要M2与真实货币需求相符合,百万亿M2并不会带来高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0.
张辉 《瞭望》2008,(47)
在全球货币霸权争夺日益激烈的时刻,中国应该用现实的眼光,积极参与、谨慎行事,牢牢抓住维护自己利益的主动权建立多元货币体系的主张,意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目前加怏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我们明确方向、创新制度、聚焦力量。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亚洲货币合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鑫 《理论导刊》2002,(7):56-58
本文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以及欧洲一体化的经验为基础,结合亚洲地区政治、经济合作的现实环境,对亚洲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及可能形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后,中国的财政赤字规模急剧扩张,财政赤字率目前已经接近国际警戒线。但是,中国至今还处于通货紧缩状态,财政赤字对货币供给和物价的影响似乎并不明显。造成这种反常状况的原因,与中国目前的有效需求不足直接相关,也与货币供给政策、居民预期等因素有关。在解决通货紧缩时,利用赤字的通货膨胀风险“以毒攻毒”不可取,而应在预算管理时坚持中长期平衡预算。  相似文献   

14.
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研究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指出了金融创新在货币需求函数估计中的重要影响,而且金融创新因素的加入对于改善模型的可靠性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徐洁 《学理论》2012,(32):90-91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固有弊端日益暴露,在分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的三种路径选择。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是改革的最终理想选择,但就目前而言,先建立若干相互竞争的区域货币合作更具有现实意义,之后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形成超主权储备货币。  相似文献   

16.
李德甫  刘俊  张应梅 《学理论》2009,(25):144-146
决策层及理论界今年3月份提出了一种主张,即针对美元作为一个主权国家货币充当世界的关键货币或储备货币,由此引起世界经济动荡和危机,从而这种国际货币体系难以持续问题,提出"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这种设想不无道理。但在现有世界格局下是难以实行的,理由是:(1)货币是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一般等价物,其存在依据是实体经济;(2)主权国家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由实体经济予以支持,离开实体经济的货币是不存在的;(3)特别提款权的性质是记账单位,是人为货币,无法用于实际买卖支付,要改变其性质,使其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公认的支付手段,就必须改变其基础,使之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上,但这是困难的;(4)欧元是一种超国家主权的信用货币,在全世界具有不可复制性。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4,(35)
中国早期的现代化属于防御型现代化,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市民社会发育低下,现代化启动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行,政府作用在于动员、组织、执行。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面临着国内、国际的严峻局势,清政府被迫启动了中国的早期现代化,从对文化的导向作用、对管理体制的变革、对"商战"思想及民间资本和工商阶层的整合利用方面分析,清政府没有充分发挥早期现代化启动要素的动力作用,清政府的作用没有达到历史允许的可能高度,有时还阻碍着现代化的启动,这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迟滞与顿挫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吴芳 《学理论》2009,(10):109-110
铸币税是国家制造货币所得到的额外收入,本文通过测算1995--2007年中国铸币税规模,认为中国尚未充分使用铸币税工具,在目前经济危机时期,政府通过征收铸币税,运用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方法,就能够在国家刺激经济政策的同时,有效地控制国家的债务负担,从而实现对宏观经济的强有力的调控。  相似文献   

19.
从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看,必须脱离单一主权货币作为世界货币的格局,世界货币发行需要有实体经济的支撑,需要有自己的“锚”。  相似文献   

20.
童宇航 《学理论》2013,(11):142-143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信用货币(credit money)则是由国家法律规定,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现代信用货币是一种财产,但既非物权亦非债权,而是一种独立的财产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