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婧洋 《工会博览》2009,(12):56-56
2007年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在再审程序这一部分,作出了重大修改,直击“申诉难”的问题。这也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对于施行了十六年的民事诉讼法首次出台修改决定,其中的一些重大变化十分引人注目。在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再审程序的相关内容,进步之处,问题的所在以及解决问起的建议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3.
在出台的2007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对民事再审程序中的再审理由具体化,使其更便利当事人申请再审成为修改中的一个闪光点,其中把“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作为民事再审理由是最具特色的,本文试图进一步分析立法者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以及在实施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5.
林常丰 《法制博览》2023,(16):104-106
当下人民法院对生效判决提起再审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当事人申请再审,二是人民法院依照职权再审,三是检察机关提起抗诉或者再审检察建议再审,三者分别对应当事人的诉权[1]、人民法院审判监督权及人民检察院的检察监督权。本文主要针对其中检察机关提起抗诉及检察建议而再审民商事案件审理现状加以研究,探讨当下民商事抗诉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6.
张昊  刘伯建 《法制博览》2013,(11):41-42
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将再审检察建议程序化、法典化,成为与抗诉并列的民事检察监督权行使的核心路径。再审检察建议在性质、具体适用程序、法律效果等方面与抗诉制度存在差异,在效率、成本和实体性收益、价值冲突的协调能力等方面比抗诉更具有优越性。应当通过建立递进式双轨监督机制、检法沟通协商机制等方式推动二元型、协调型民事检察监督体系的构建,努力实现两种制度的协调运行及监督效能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8.
9.
正我国法律规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自愿调解、一裁两审"的机制,在调解不成经过仲裁裁决和法院一审、二审判决后,劳动争议都会有一个明确结果。与卢虹燕等9名员工发生劳动纠纷的尚嘉援科技公司却很固执,对法院令其支付20万元赔偿的判决不服,又向高院申请再审,近日毫无悬念地被裁定驳回其再审申请。在9位劳动者一年多的维权过程中,之所以每次都能胜诉,是因为工会组织一直为他们提供免费维权服务,最终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合同期满未续订9名员工10个月后被辞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