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尽管法律强化了"老有所养"的规定,但是近年来,高龄、孱弱的老人起诉儿女不赡养的官司在基层法院仍然屡见不鲜。当现代的成年子女以各种看似合理甚至合情的理由拒绝赡养时,却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法律常识——赡养老人是法律赋予子女的义务,无论什么原因都不是子女对抗法律的借口,哪怕父母存在过错。  相似文献   

2.
据《扬子晚报》载:盐城市建湖县恒济镇的618位老人,不久前陆续和子女签订了《精神养老协议书》。赡养协议使老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养老得到了保障,但也引来了不少议论,更有专家质疑:赡养老人也要像做生意那样“签合同”么?子女赡养老人本是天经地义的人伦常理,也是为人子女应尽的义务。这本应是道德和舆论足以维系的基本关系,但是,随着社会传统意识的变迁,亲情之间的弱化甚至蜕化却已是不争的事  相似文献   

3.
宏剑 《公民与法治》2012,(23):11-13
近年来,年迈老人与子女对簿公堂的场景逐渐增多,原因大多是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无论从道德抑或法律出发,赡养老人都是子女应尽的义务,然而老人通过起诉的方式,即使能够得到.赡养费,也必然会与子女形成矛盾,甚至给晚年生活带来更多无奈。那么,如何预防赡养纠纷的发生.让老年人真正老有所养、安度晚年呢?  相似文献   

4.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物权。是物权法中的用益物权。眼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价值增高,作为一些农村老人的主要“财产”,子女们把它作为了争夺对象,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了赡养老人的条件。老人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赡养是赡养人的法定义务,赡养人在履行这一法定的强制性义务时是不得附加条件的,被赡养人的承包地是不应作为子女赡养父母的条件跟着赡养转来转去的。  相似文献   

5.
过去,在山东胶东农村,对老人的赡养,一般是由生产队在年终分配时从子女帐上划拔工分给老人,直接兑现。一九八二年冬实行承包责任制后,生产收入直接归户所有,不经过生产队分配,对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有些子女便借故不尽赡养义务,村干部也无法儿办。有的老人生  相似文献   

6.
人民法院审理赡养案件时,往往只注重在经济、物质方面给老人以扶助和供养,而对老人精神方面的“赡养”有所忽视,这是不完全符合婚姻法精神的。我国婚姻法第十五条在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义务的同时,也规定了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这里所说的赡养扶助,包括精神上的尊敬、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三项内容,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罗平县司法局在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关注老人生活.对农村赡养纠纷进行了重点排查、调处,为因赡养问题而孤苦无依的老人们送去了温情和关爱.化解了父母与子女之间多年的矛盾.使老人们晚年的衣食住行有了依靠。  相似文献   

8.
新婚姻法总则部分增加了保护老人合法权益、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的原则,同时在有关的条款中也明确规定了“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和“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  相似文献   

9.
信箱     
编辑同志: 有位老人因年老多病,又无子女照顾,收养了一个成年子女。请问这个成年养子女有赡养养父母的义务吗?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任玉琼 任玉琼同志: 婚姻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养父母和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在收养关系中,被收养人一般是未成年人,如果双方同意,收养成年人,特别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三年,我院共受理赡养案件六十九件,到年终已全部审结。其中,调解、撤诉的占百分之八十七,判决的占百分之十三。 一、赡养案件的特点 我们在审判实践中摸索到赡养案件具有四个特点:(1)诉讼标的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被告一般都知道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定  相似文献   

11.
文摘博览     
目前,新加坡已正式实施孝顺法。按照这一法律,凡拒绝赡养或资助年迈双亲的子女,不管是谁,都要被罚款1万新加坡元或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示惩罚。按照此法,得不到赡养的老人可向法庭对不孝子女提出起诉,要求法庭对不孝子女进行惩处。  相似文献   

12.
原告:张×,男,五十八岁。 被告:李×,女,五十一岁。 案情简介:张李氏(系张×之母,已于一九八二年八月病故)生有子女四人,生前一向无业,靠子女赡养。解放前,以其长女张雯、次子张×赡养数额为多。一九五三年,张×所  相似文献   

13.
一个命运坎坷的老人,四个非亲生的子女,使一起看似简单的赡养、继承纠纷变得情况复杂、扑朔迷离。人民调解员耐心地梳理当事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详细调查矛盾根源,以情动人。最终,使得年逾古稀的老人生活有所依靠,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14.
四川苍县刘平国问:有两位老人生育有五女二子,均已成家。从94年起,二老团年迈多病不能劳动,要求儿女尽赡养义务。但五女及长子不同意,次子自愿承担了全部赡养义务,二老的包产地也划拨到次子名下。现次子因子女都上中学,家庭负担越来越重,曾多次要求其他兄弟姐妹尽义务,但都说与己无关,二老也说是次子自愿赡养,与其他兄弟姐妹无关,拒绝了次子的请求。请问:次子能否作原告提起赡养之诉?答:根据我国《婚姻法》第15条规定,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义务属于法定义务。法定义务的含义,是此义务不基于赡养关系的双方的意思表示而免除…  相似文献   

15.
一般来说,家庭有5种基本功能:生产功能、消费功能、人口再生产功能、养育子女和赡养老人的功能、满足家庭成员生理和心理需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风流 《法制与经济》2002,(10):24-26
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子女因不赡养父母而闹上法庭的事,然而几个子女“争”着要赡养老人而出现“探视权”和“赡养权”之争的案件我们还从来没见过。今年70多岁的姚忠炎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姚军武,老二叫姚少武。姚军武跟弟弟姚少武之间因在家庭内部事情上产生了很深的隔膜,自2001年5月老爸被接到老二家后,姚军武就很难再跟老爸见面了。因未获对老爸的均等探望和赡养机会,姚军武一纸诉状递交到人民法院,状告弟弟侵犯了他对七旬老爸的“探视权”和“赡养权”。此案传出后,各界疑惑重重:姚军武何必要“自讨苦吃”,硬要争取对老爸的赡养权呢?  相似文献   

17.
法律呼唤“精神赡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静 《法庭内外》2010,(12):36-38
养老院成归宿 无奈中的新途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赡养纠纷正在不断减少。与此同时,纯粹关于物质赡养的案件数量开始下降,精神赡养的问题却逐渐受到关注。北京市密云县法院经过调研发现:近年来,由于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老少生活方式不同,子女外出打工,生活、工作压力大,没时间照顾父母以及法律功能滞后等原因,许多赡养类案件是因由谁来照顾老人、怎样分担照顾老人的义务而引发的。  相似文献   

18.
《法学》1986,(8)
山东省文登县司法局在排查民间婚姻、赡养、家务、继承、债务纠纷中发现百分之六十四是因分家遗留问题引起。主要原因是,有的口头协议分了家,分家后情况变化而发生争执,但无据可查;也有的当时分得不清,事后发生纠葛;还有的子女在对老人的赡养、债务等问题上引起新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治平 《法庭内外》2011,(2):37-37
面对空巢老人的精神孤寂乃至生活困难问题,子女应该尽最大可能履行赡养义务。但现实情况是,面对社会成员流动频繁、父母与子女分居成为常态、人口老龄化高峰日益临近的现实。  相似文献   

20.
请你断案     
上期答案:《赡养义务能够免除或者转让吗?》阮某的女儿应当赡养他。《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子女时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同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五条也明确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可见,赡养父母是子女法定的责任与义务,凡有赡养能力的子女,都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继承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