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王梓臣 《中国审判》2013,(11):65-67
<正>中央政法委出台首个《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在职责范围内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并建立健全"冤假错案"的责任追究机制。如何确保《意见》落实到执法司法每一个环节,如何落实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是当前亟需解决的实践问题。如何理解"办案质量":"冤假错案"的标准需要细化和区分"冤假错案"的叫法,是一种习惯用法。但由于语词本身的模糊性和概括性,我们很难区分"冤"、"假"、"错"的  相似文献   

2.
常锋 《人民检察》2013,(19):55-57
冤假错案不仅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还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需求日渐迫切,对冤假错案的关注也日益密切。近期,中央政法委出台了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要求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在职责范围内,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并建立健全冤假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日前,由检察日报社和河南省南阳市人民检察院主办,检察日报理论部和方圆律政杂志协办的"刑事案件冤假错案防范机制构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围绕研讨主题,从司法理念、工作机制和业务重心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出现了几例轰动全国的冤假错案,例如"赵作海错案"、"叔侄强奸错案"案等等,每一例错案都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为此中央政法委出台首个防冤假错案指导意见,要求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在职责范围内对办案质量要终身负责,并建立健全冤假错案的责任追究机制。认真分析错案形成的原因,制定完善的保障措施,是杜绝冤假错案发生的根本,只有借前车之鉴,才能巩固根本,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确保法律公平正义。本文将以检察机关为视角论述此题。  相似文献   

4.
秦前红 《检察风云》2013,(18):32-33
近日,中央政法委出台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针对执法,司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现行有关法律规定,对审判环节疑罪从无原则、证据裁判原则、严格证明标准、保障辩护律师辩护权利等作了重申性规定,并就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提出明确要求。在司法被高度关切的当下,这样一份文件无疑应当深入解读并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5.
高绍安 《中国审判》2013,(12):105-105
<正>本刊讯为依法准确惩治犯罪,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等规定,结合司法实际,最高人民法院于11月21日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3年以来,各地法院密集平反了多起冤假错案。今年7月,中央政法委下发《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对执法司法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规范和更加具体的要求。为贯彻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其中包括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治冤假错案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集中体现在:防治冤假错案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本要求、保障司法人权的关键举措和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核心要素.对防治冤假错案进行了总体规划,制定相关指导意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从保障司法人员独立行使职权、坚持以程...  相似文献   

7.
祁建建 《中国司法》2014,(10):38-42
正引言本文所指冤案,是指无辜者被定罪案件。在我国当下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冤案问题逐渐获得关注。这首先是由于刑事司法改革如火如荼,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于2013年生效后,中央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防范冤假错案的文件或者司法解释,要在防治冤假错案问题上破局。其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4年发布《关  相似文献   

8.
2012年《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刑事诉讼法治化的道路上具有了里程碑意义,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所指涉的司法公正是"权威、伦理、制度和程序诸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实现需要在伦理认同的基础上构建制度和程序,并使司法获得其权威性。"~①而中央政法委在2013年8月亦首次出台了《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提请  相似文献   

9.
陆宝春 《法制与社会》2012,(12):105-107
刑事错案成为刑事司法活动中的副产品,其发生难以杜绝。为了防范错案的发生,提高办案质量,杜绝司法腐败,出台了"错案追究制"。刑事错案追究制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冤假错案频繁发生、人权保障和司法公正需要刑事错案的司法善后。完善刑事错案司法纠正、刑事错案司法赔偿、刑事错案司法追究、刑事错案过滤和发现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媒体曝光的冤假错案数见不鲜,有的甚至不断"发酵"引起社会的哗然。冤假错案的严重后果不言而喻。中央领导人等多次强调要竭力克减冤假错案,中央政法委、最高法、最高检等也多次出台相关规定,构建防范冤假错案的制度体系。本文浅要分析冤假错案的成因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王国宏 《人民检察》2013,(18):56-58
从近年来发现并纠正的多起冤假错案的情况来看,导致这些错案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办案机关和办案人员深受"疑罪从轻"观念的影响,或者说是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办理了这些案件。因此,要在今后的司法实践中有效地防范冤假错案的发生,必须从思想上对"疑罪从轻"观念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清算。  相似文献   

12.
冤假错案的频频爆料,使得刑事法官内心的压力越来越大,法院的司法审判工作也越来越难。其危害性很大,从人权保障角度来看,毁被冤者人生;从社会安定角度来看,诱发当事人上访;从司法公信角度看,降低法院公信力;从审判人员角度来看,加重法官心理负担。其形成的原因,一是公安的办案陋习,二是检察院监督权缺位,三法院缺乏疑罪从无理念。对冤假错案,要从坚持证据裁判意识、贯彻疑罪从无原则、排除案外因素影响、降低追求办案效率意识等四个方面来防范。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央启动了以加强权力监督制约为重点的新一轮司法改革,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意见的实施意见》,司法改革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设立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所谓附条件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一些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14.
<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林草领域执法司法衔接,2023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林草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对于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的监督、支持和协同作用,形成依法惩治违法行为、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的法治合力,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为便于司法实践中准确理解和贯彻落实,现对《意见》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落实时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予以解读和说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司法》2009,(3):1-1
中央政法委最近出台《关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为巩固和深化政法系统近年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集中教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要从五个方面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广西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认真贯彻《中央政法委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和《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立足该院审判执行工作实际,采取六项举措继续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新期待新要求,促进司法公正高效权威,为把南宁建设成为广西“首善之区”和区域性国际城市提供坚强可靠的司法保障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这六项举措是:  相似文献   

17.
《法治纵横》2013,(20):33-33
最高检近日下发意见,对严格规范职务犯罪案件办案程序、严格把好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关、坚决依法纠正刑事执法司法活动中的突出问题、完善防止和纠正冤假错案的工作机制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坚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特别重大贿赂案件应保障律师会见权,可能判处死刑案件须坚持最严格证据标准。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在日前召开的全省人大内务司法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不能把领导批示作为办案依据,即使个人意见是正确的,也要通过法定程序, 形成集体决定,才具有法律效力;人大代表对具体案件有不同意见和建议时,不能以个人身份直接监督司法案件的审判或执  相似文献   

19.
程城 《法制与社会》2014,(3):295-296
近年来,刑事错案频频发生,这对当事人及其家人来说犹如一场噩梦,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不仅损害了司法的权威,且降低了司法公信力。而新刑诉法的出台,将八种刑事证据中的"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并明确规定了鉴定人必须以证人的身份出庭作证,这既有助于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与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又有助于刑事冤假错案的有效扼制。至此,笔者根据自身所学,并结合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在扼制刑事冤假错案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期有助于刑事冤假错案的纠防。  相似文献   

20.
《政府法制》2014,(14):11-11
众所周知,有权力必有责任,有司法权力就有如影随形的司法责任。唯有真正落实司法责任制,才能从制度上倒逼司法人员公正司法。司法办案人员对所办案件担负责任,一旦出现冤假错案必须被迫究相应的责任,这是天经地义的常理,也是无可非议的法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