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月20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祝雪兰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人民法院走访调研,实地了解该院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贴心的诉讼服务是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的最直观体现。”站在苍梧法院宽敞明亮的诉讼服务中心内,祝雪兰对人民法院推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新时代人民法院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能力和水平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莆田市“调解衔接机制”的法治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莆田市的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机制是司法调解机制创新的一个典型。其特色在于立足诉讼调解,完善调解网络,主动加强对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等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支持和衔接,借助并整合社会力量共同化解矛盾纠纷。法院通过对非诉讼调解协议的效力确认,赋予其强制执行力,从而解决了制约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发展的难题。这一制度由于立足国情,体现民意,适应了社会经济和法治发展的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与中国法律咨询中心举行"选聘诉讼服务志愿专家签约仪式"。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出席活动强调,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不断创新诉讼服务模式,提高诉讼服务水平,让司法更加贴近人民群众,依靠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社会,由于环境污染与破坏所引发的环境纠纷日益突出,严重危害到了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在纠纷解决机制中,传统的诉讼方式仍占据着主要地位,但诉讼本身的局限性以及新型环境纠纷的专业性等特点,决定了仅仅依靠诉讼来解决环境纠纷并不现实,需要大力发展诉讼外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来解决环境纠纷,本文从环境纠纷和ADR制度的特点出发,在分析了我国当前环境纠纷ADR机制的同时,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纠纷ADR解决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莆田县人民法院为了加强法制,便利群众诉讼,为四化建设服务,今年一月份恢复了涵江、自沙、笏石、埭头四个人民法庭。他们经过边建庭边工作,在短短一个月内,共受理民事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三十件,已调解结案十八件,其中婚姻纠纷十一件,房屋纠纷六件,伤害一件;处理人民来信五十五件,接待群众来访350人次。通过这些工作,及时地解决人民内部纠纷,调动了积极因素,促进了安定团结和四化建设,显示了人民法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周静 《法庭内外》2012,(9):58-59
2012年以来,北京市密云县法院以立案诉讼服务改革为契机,着眼辖区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从多方面探索创新立案诉讼服务举措,打造集具"导诉服务功能、诉前调解功能、立案审查功能"三位一体的便民立案诉讼服务平台,提升立案诉讼服务工作水平,全面打造立案窗口服务品牌。守着这第一道窗口的法官们,本着一份对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积极践行为民司法,为法院的诉讼服务工作赢得了口碑。  相似文献   

7.
在预防和调处农村各类矛盾纠纷的实践中,我们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扎根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在工作中我们立足"三个创新",实现"三个转变",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刘谊军 《经济与法》2001,(10):37-38
消费者诉讼是随着消费者纠纷的大量出现而相应产生的一种现代型诉讼形式。消费者因个人生活的需要而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服务,经常会与各种生产者、经营者围绕“商品或服务”的问题发生种种利益冲突,这些利益冲突在法律上表现为消费者纠纷。在消费者领域,作为解决消费者纠纷的司法救济机制,消费者诉讼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9.
2019年起,全国法院坚持以“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为目标,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多元解纷、繁简分流、智慧诉讼……在曰常工作中,我们前移解纷关口,延伸服务触角,下沉力量资源,让大量纠纷止于未发、化于萌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透过农村中两种处理纠纷的方式,即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和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来探讨适合农村环境的纠纷处理方式。非诉讼的纠纷处理方式在农村比较流行,但是这种方式容易造成正义和谐的失衡,作为保护弱势群体的农民的力量不足,所以不能一味的鼓吹采用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方式。本文基于正义与和谐的平衡的出发点,试图建构适合农村发展的、和谐的农村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履行好人民法院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中国特色司法职能,2008年以来,天津法院以深化改革为切入点,在全市三级法院创设了统合司法服务职能的"诉讼服务中心",逐步形成了"以市和区县双重架构的多方联动为支撑、以诉前化解、诉与非诉对接、诉讼调解和调解保障四大机制为框架"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和参与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新机制,进一步适应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  相似文献   

12.
“保障人民诉讼权利、提高纠紛解决效率”,是2020年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重点工作和关鍵领域。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人民法院坚持改革为民的立场,紧扣国情,立足实践,不断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中国司法改革的法治之路。“跨域立案,线上立案”,实现诉讼服务模式的科技化、系统化。为解决异地诉讼成本高的问题,人民法院加快“推动诉讼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便利群众在家门口解决纠纷:扫清立案障碍,简化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13.
二十二、什么是法院调解?为什么说生效的调解与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法院调解,又称诉讼上的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主持下,为解决民事案件所进行的诉讼活动;也是人民法院促使双方当事人通过民主协商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终结案件的一种方式。它与诉讼外的调解,即群众调解不同。诉讼外的调解,主要是指群众性的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解决民间纠纷的一种自我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温岭市以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的全面对接(以下简称诉调对接)为突破口,积极构建科学解决纠纷机制,引导人民群众选择正确的纠纷解决途  相似文献   

15.
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依据法律、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对民间纠纷进行规劝疏导,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解决纠纷的群众自治活动.人民调解进法院,标志着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之间成功实现了对接,为建立多元化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迈出了创新步伐.但就目前发展现状看,人民调解所具备的“非诉讼资源”与人民法院的“诉讼调解资源”之间,还有建立进一步的“资源整合”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权纠纷具有高度复杂性、利益保护紧迫性和市场关联性等显著特征,其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构建应坚持注重效率、保密性、市场导向并兼顾消费者的利益.而单一的诉讼机制并不能完全满足当事人的上述解决纠纷需求,基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当事人程序主体性理论,应当不断发展和完善诉讼、仲裁、调解等多元机制,并建立程序引导、法院附设ADR、司法确认、保障促进、诉讼服务等配套机制,为知识产权纠纷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多元的纠纷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和解、调解、行政处理、仲裁、诉讼是五种食品安全纠纷的解决途径,食品安全纠纷具有的食品危害滞后性、纠纷主体力量不均衡性等特点,平衡纠纷主体地位、强化社会团体功能、发挥行政机关与仲裁机构的专业优势和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是完善食品安全纠纷解决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加强诉讼监督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量矛盾纠纷诉诸司法,广大人民群众牵涉、参与诉讼活动不断增多,由于亲眼目睹和亲身体验诉讼活动,对执法不严、司法不公深恶痛绝,对严格、公正、文明、清廉执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奋进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新的奋斗里书写。为将“最好的场所、最便捷的服务”提供给人民群众,推动诉讼服务与时俱进,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近年来不断完善诉讼服务平台功能设施,全面提档升级诉讼服务功能,着力打造“零距离诉讼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20.
简讯     
<正>本刊讯近期,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人民法院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建立了第一个便民诉讼服务站。该便民服务站以社区为中心,以街道办事处为半径,集中受理该范围内的诉讼,确保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纠纷。诉讼服务站推行"一站式"诉讼,实行"立、审、执"紧凑有序的工作机制。便民诉讼服务站的建立,是紧密联系群众的窗口,它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