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0月底的北京秋意正浓,香山的红叶已是姹紫嫣红、灼灼夺目,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正陶醉在“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美景之中。而此时,以“全面小康与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也奏响了和谐的乐章。10月28~29日,来自中央及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方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由《小康》杂志社主办的“2006年第二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于2006年10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此次论坛就全面小康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与对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经验交流和世界各国农村建设经验介绍和交流等议题,邀请了党和国家领导,有关部委和各省市领导及著名专家学者莅临并发表精彩演说和深入研讨;论坛还推出了“中国十大政府创新典型”“中国十大贡献企业”和“中国十大农村带头人物”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典型。此次论坛得到了中共中央农村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社和中国乡镇企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得到了中央和各省、市、区新闻媒体、报刊杂志的大力协办,其中《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作为协办单位参予了此次论坛。在这次论坛上,贵阳市政府被评为“中国十大政府创新典型”,贵阳市委副书记李涛参加论坛颁奖。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各级党委、政府、专家学者、企业单位和农村基层组织提供了交流合作平台,总结与展示了新农村建设经验与成果,有利于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  相似文献   

3.
高艳  栾琦 《小康》2006,(1):38-42
12月初以来,北京的平均气温降到了零度以下。但寒冷的天气并没有影响《小康》杂志社为举办“2005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做最后冲刺的工作热情。12月8日~9日,由《求是》杂志社批准、《小康》杂志社主办的“2005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在北京京西宾馆隆重举行。论坛以“全面小康的指标与实践”为主题,以“研讨、沟通、创新、合作”为宗旨,通过官产学的高峰对话和活动,总结与展示全面小康建设经验与成果,共商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大计。据了解,这是首个国家级、高规格、高层次的全面小康建设研讨和展示平台。此次论坛得到了国家统计局…  相似文献   

4.
《小康》2006,(7):3-3
★国家级平台亮相,最全面宣传与推广地方政府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 ★百家主流媒体报道,最立体弘扬全面小康与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旋律 ★官产学研新风暴,最丰盛汇报新农村建设成果与反思的高端传真  相似文献   

5.
《小康》2006,(7):2-2
2005年12月8~9日,由《求是》杂志社批准、《小康》杂志社主办的“2005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在北京京西宾馆隆重举行。论坛以“全面小康的指标与实践”为主题,以“研讨、沟通、创新、合作”为宗旨,通过官产学的高峰对话和活动,总结与展示全面小康建设经验与成果,共同建设全面  相似文献   

6.
《小康》2006,(9):2-2
2005年12月8-9日,由《求是》杂志社批准,《小康》杂志社主办的“2005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在北京京西宾馆隆重举行。论坛以“全面小康的指标与实践”为主题,以“研讨、沟通、创新、合作”为宗旨,通过官产学的高峰对话和活动,总结与展示全面小康建设经验与成果,共同建设全面小  相似文献   

7.
《小康》2006,(8)
2005年12月8~9日,由《求是》杂志社批准、《小康》杂志社主办的“2005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在北京京西宾馆隆重举行。论坛以“全面小康的指标与实践”为主题,以“研讨、沟通、创新、合作”为宗旨,通过官产学的高峰对话和活动,总结与展示全面小康建设经验与成果,共同建设全面  相似文献   

8.
张育林 《群众》2006,(11):14-15
在地处苏中的兴化市的东南部,奇迹般地崛起了两座毗邻的“乡村都市”——戴南镇和张郭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戴南张郭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从本地实际出发,成功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工业强镇、创业富民的新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已经形成,成为苏中全面达小康的“领头羊”,得到了中央和省市领导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其中,以下最具特色之处最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新世纪初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当前,我国国民经济保持着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总体形势好于预期。这主要表现在我国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容量、较高的储蓄率、民间投资的启动、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以及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等方面。在未来二十年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为“全面小康”的如期到来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已摆上政府重要日程。构建和完善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将是今后一项重要的任务,这有赖于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动农村社会全面小康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发展的平台,建构模式主要有“内源式”和“外推式”两种,具体社区类型分为:城中村社区、城郊村社区、集镇社区、中心村社区和移民社区、撤村改居型社区六种。在社区组织重构、社区文化融合、农民社区主体作用强化的基础上,新型农村社区必将会提供切实有效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小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是小康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 ,它们所蕴含的实践理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实现的跃迁 :第一 ,从“量”的强调到“度”的强调 :走向一种平衡发展 ;第二 ,从主导性强调到有机性强调 :走向一种协调发展 ;第三 ,从达标性强调到优质性强调 :走向一种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12.
罗一民 《群众》2007,(1):17-18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到2010年左右,苏中要总体全面达小康,力争大部分县(市)全面达小康。南通作为江苏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市,理应做全省江北全面达小康的先行者,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作出更多的贡献。咬定目标把握进程近几年来,我市以《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为导向,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开局良好,综合实现程度持续提升,截至2005年,全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达88.42分,各县(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均达到80分以上,为“十一五”在江北率先全面达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十一五”,全市及各县(市)有条件也…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06,(12)
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实行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在更高起点上实施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区域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好又快地推进“两个率先”。今后五年全省总的奋斗目标是——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全省总体上实现全面小康。按照预定的时序进度,到2010年左右以省为单位实现江苏全面小康建设四大类18项25条指标,基本达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六个更加”、“一个惠及”的要求。苏南要率先实现县县全面达小康,提前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的地方,要继续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切实提高全面小康水平,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苏中要实现总体全面达小康,力争大部分县(市)全面达小康。苏北要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确保达到时序进度,有条件的县(市)努力全面达小康。——建设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江苏。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  相似文献   

14.
杨文宪 《前进》2003,(8):30-31,35
掀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省农业系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建设先进的农村文化,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一、把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做为实践“三个代表”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重点也是难点。难点在农民增收,关键是解决农村脱贫。1、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农民数量和质量水平都制约着小康的发展。就我省情况而言,2002年,农村人口3293.7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1.9%,城镇居民收入6234.37…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为了扎实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制定和实施了全面小康社会指标,推动全省全面小康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实践证明,制定和实施全省全面小康社会指标,凝聚了人心,明确了目标,突出了重点,成为团结引领全省上下合力奋斗的一面旗帜,成为推动江苏全面小康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成为江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有力杠杆。制定全面小康指标是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举措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明确了“六个更加”、“一个惠及”的总体要求。但对全面小康的具体形态和量化标准,国…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国家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何其绚丽的图画,这是多么豪迈的征途!如今,刚刚跨入小康“门槛”的国人,可以说是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小康结下了不解之  相似文献   

17.
刘亭 《今日浙江》2008,(13):39-40
未来5年,是浙江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也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此间政府所要承担起的职责,正如年初我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明的,是“把主要着力点放在改善发展环境和增进民生福祉”。因此,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力支撑的“大手笔”,位列本届政府“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之一的“实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也就应运而生了,并被赋予更多的期望和使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四川省泸州市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结合实际,着力实施以党建示范、人才创业、科技富民“三大行动”为主要内容,集“党建-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优势的“农村小康快车”党建工程,加强了新时期农村党的建设,提高了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水平,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豫政办〔2007〕4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河南省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根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关于“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要求,我省决定全面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2006年10月我省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首批3个试点省之一。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是有效解决农村环境突出问题、全面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是落实我省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在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江苏省海门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全面率先达小康,构建和谐新海门”的工作主题,大力开展“达小康、促和谐”创建活动,力争率先进入全面小康县市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