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执法检查是人大常委会最主要、最常用的监督形式。2019年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中"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的要求,运用好新时代人大执法检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成果,对标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和改进执法检查工作的新要求、新做法,正视执法检查工作中的短板和矛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方各级人大执法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2.
执法检查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法律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开展执法检查方面亦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仅就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谈点肤浅的看法。执法检查的对象应是负责法律实施的主管机关,即同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同级人民法院、同级检察院。公民个人、社会团体、社会法人不是执法检查对象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检查监督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执法检查,"主要是检查监督法律实施主管机关的执法工作,督促国务院及其部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及时解决法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执法检查的对象应是同级  相似文献   

3.
<正>执法检查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人大加强法律监督、推进宪法和法律在本地区正确贯彻实施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但是,目前地方人大开展执法检查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执法检查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一是执法检查的对象应是执法部门、执法人员及执法部门的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探索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执法检查工作体系,主要包括环环相扣的6个环节:选好执法检查题目、重视搞好执法检查组织工作、全面准确报告执法检查情况、认真进行审议、加强改进实际工作、向常委会报告落实情况。这6个环节形成对法律实施情况的"全链条"监督工作流程,切实增强了人大监督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就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在十四届市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上,  相似文献   

5.
荟萃园     
义马市法院制定接受人大监督意见义马市法院近日制定出台了《关于接受义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的若干意见》。《意见》就如何主动接受人大监督作出了如下规定:一是做好向义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汇报;二是认真执行义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三是虚心接受人大代表依法提出的质询;四是主动邀请人大代表视察,对于代表视察中所提出的问题,认真纠正和解决;五是积极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六是接受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并积极配合;七是认真复查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法律监督程序  相似文献   

6.
2007年,靖安县人大常委会按照以法治促和谐、以作为树形象的要求,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履行职责,努力做好常委会的各项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突出工作重点,做好监督工作常委会积极探索和改进人大监督的方式方法,将专项监督与综合监督、工作监督与法律监督、听取工作汇报与执法检查有机结合起来,使监督的过程变为推进和支持"一府两  相似文献   

7.
正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在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富有成效的监督方式。监督法就如何开展执法检查进行了具体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这为执法检查这一常态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目前,各地对执法检查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需要进一步厘清。  相似文献   

8.
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实施有效法律监督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和有效形式。能不能做好执法检查工作直接关系到地方权力机关的威信,也事关全体公民能否得到法律有效的保护。本文就如何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做一探讨。为便于下文的论述,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指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某一阶段对某一部门法的执法或司法情况进行的集中式检查,而不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日常工作意义上的执法检查。一、执法检查的内容与形式。现实中,地方人大常委会在执法检查的内容选择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或贪大求全,或围绕上级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正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40项,组织执法检查16项,开展计划预算监督25项,开展专题询问9次,开展专题调研33项……一组组数字,记录了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强化监督、开拓创新的坚实足迹。优化制度提效能遴选议题少而精顶层设计更加完善。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成立伊始,常委会党组对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提出新要求、作出新指示,谋划监督工作顶层设计。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  相似文献   

10.
执法检查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甩以保证法律法规得到正确实施的重要手段,现已成为各级人大开展法律监督的重要形式。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还制定了关于执法检查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尽管如此,执法检查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譬如,一些地方人大将专门委员会作为执法检查的主体,就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一、把执法检查放在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地位首先,执法检查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工作。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就是"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法律这一规定,明确了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中的重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要做许多艰巨的工作,而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执法检查,是重要工作之一。通过执法检查,可以推进法律的学习、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可以总结贯彻实施法律的经验教训,改进执法工作;可以检查发现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以人民为主体实现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的制度。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政治制度。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权地区人大工怍委员会是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的派出机关,它依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地区工作委员会条例》的规定,监督地区行政公署、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地区分院的工作,组织在本地区的上级人大代表对"一署两院"的工作进行评议;指导、支持本地区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乡镇人大及其主席团依法开展工作并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人大及其常委会、地区人大工作委员会对"一府(署)两院"的工作进行监督是宪法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监督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监督的质量只能提高,不能降低;监督只能坚持不能取消。监督的方式很多,其中组织代表评议就是一种很好的监督方式,是一种高层次的监督。为了加强监督,全国各级人大都积  相似文献   

13.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作为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二是对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进行监督。而法律监督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检查法律的实施情况9也就是执法检查;二是法规备案审查。作为县级人大常委会,应以执法检查为基本形式。在县级人大常委会的实际工作中,法律监督有多种形式,有的采取听取和审议同时进行,有的只听取不作审议,有的只组织部分代表视察等等。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法律性、程序性和规范性。县级人大常委会对法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应该认真贯彻1993年9月2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制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检查监督的若干规定》和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提出的《关于改进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工作的几点意见》的精神,使常委会的法律监督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执法检查是人大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大行使监督职权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几年来,博乐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从选择有效载体人手,依靠人大代表,运用听取报告、视察、调查、述评等形式,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加强和改进执法检查,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和社会效果。通过对执法检查的积极探索,丰富了人大的监督形式和手段,树立了人大及其常委会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中首次引入第三方评估,借助"外脑"推动人大监督提质增效,增强科学性、提高权威性。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工作方式方法的一个创新之举,值得叫好。有计划地对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组织进行执法检查,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各级人大加大法律监督,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一种基本  相似文献   

16.
要弄清执法检查的对象和主体执法检查的对象应是负责法律实施的主管机关,即同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法院、检察院。公民个人、社会团体、社会法人不是执法检查对象。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检查监督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执法检查,"主要是检查监督法律实施主管机关的执法工作,督促国务院及其部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及时解决法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执法检查的对象应是同  相似文献   

17.
执法检查是人大常委会就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的一种专门性的检查活动。但是,围绕执法检查的方方面面,目前还存在不少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一是对执法检查的认识问题。"一府两院"的有些领导对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决策,尚未引起充分的重视,总认为执法检查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事,与己无关而给以应付;而人大代表及常委会的部分组成人员也存在一种"要监督又忌监督、叹无权又怕用权、想干事又怕多事"的心态。二是执法检查的形式问题。当前执法检查的形式虽然不少,但都有一定的缺陷:第一种,人大常委会牵头、政府实施检查的形式。此种形式一是难免有人大监督失职之嫌,二是政府自我监督往往无力。第二种,人大常委会实施检查,政府接受  相似文献   

18.
1996年5月至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教育法实施情况进行的检查,由费孝通副委员长负责,共有5位副委员长参加,重点检查了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实施教育法有关保证教育投入规定的情况。这次执法检查,从执法检查的对象、内容、深度和规模以及检查的规格和社会反映来看,都是过去少见的。通过这次执法检查以及过去的执法检查实践,我们有两个突出的感受:一是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法律实施的检查监督,对实现依法治国至关重要;二是要真正履行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职能,有一些重大问题亟待研究解决。现就加强人大的执法检查工作,提出如下看法与建议。一、执法检查监督的对象应是同级"一府两院"  相似文献   

19.
正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政府经济工作行使监督职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个重要职责。多年来,特别是监督法和《重庆市〈监督法〉实施办法》实施以来,重庆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经济工作监督方面开展了大量实践,取得了新成绩。但在实践中出现的监督"疏漏"现象,影响了人大监督的效果。笔者认为,加强经济工作监督,必须进一步健全地方人大经济工作监督机制。监督工作中的"疏漏"现象所谓"疏漏",指在对政府的经济工作行使监  相似文献   

20.
执法检查,就是对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法律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几年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开展执法检查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拟对有关执法检查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一、关于执法检查的法律依据执法检查是否具有法律依据,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人认为,执法检查的法律依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宪法依据。(1)宪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