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长期以来,人们对越南民族(主要是指京族,也称越族)的龙文化有着这样一种传统看法,认为:越南属于汉文化圈国家,其祖先雒越人历史上曾是中国南方的百越之一,而中国是龙文化的发源地.所以,所谓越南龙文化,其实是源自古代中国北方中原民族(主要是指汉族)的龙文化,是中原民族龙文化的派生.当然,上述的这种看法,一般说来也并非毫无道理.不过,如果从民族文化本源与民族起源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从越南民族祖先雒越人龙文化的本源及其后裔越南民族龙文化的演变与中国古代中原民族关系的发展,既存在文化本源差异又存在文化演变的交融的内在因素看,对于“派生”说个中的某些问题,似仍有值得深入思考和论证的必要.一首先,我们之所以认为,“越南龙文化是古代中国北方汉族龙文化派生”这一传统看法,一般说来也并非毫无道理,那是因为,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代炎黄族团就都视龙为神明,都以龙为部落图腾,后来炎黄的后裔以炎黄子孙自称,都自认为龙的传人.由于龙在中国民族起源中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并后来由此而产生和形成的中国龙文化,可以说,自古以来,不仅传遍神州大地,还远传于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伯利亚、南北美洲等地。特别对于曾是中国古代交趾地域的越南,中原龙文化传入时间之早,影  相似文献   

2.
越南古代史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1986,(2)
一、原始社会(远古至公元前214年) 和平文化和北山文化的发现,说明在旧石器时代,红河流域就生息着原始人类。随着间的推移,他们从原始群逐渐过渡到氏族公社阶段,后来出现了文郎部落联盟。 文郎属雒越的一支。文郎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称为“雒王”,下有“雒侯”、“雒将”,当是部落或氏族的首领。越南史籍《大越史记全书》等出现的“雄王”,实为雒王之误。 据中国和越南史籍记载,文郎部落联盟时期生产力水平很低,在红河中下游地区处于“刀耕火种”、“水耕火耨”状况,稍往南(汉代的九真郡),则无农耕,民“以射猎为  相似文献   

3.
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中国古代史书称越南为交趾、交州。从公元前214年至公元968年的千余年间,越南作为中国的郡县存在,置于中国封建王朝的直接管理之下。即使在公元968年建立了独立的封建国家,但仍与中国封建王朝保留“宗藩”关系,直到1858年法国殖民者入侵越南,这样的密切关系才被迫中断。  相似文献   

4.
何平 《东南亚》2005,(1):50-57
越南的古代社会形态是如何演进的?或者说,越南的古代社会形态到底是由原始社会演进为封建社会还是由原始社会演进为奴隶社会再进入封建社会?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对越南古代社会演进与奴隶制问题进行一番深入的考察。一在东南亚诸国中,越南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恐怕算是最为悠久的了。大约从公元前4—前2世纪左右,今日越南北部地区的越人社会便逐渐受到中国的影响,继而被置为郡县,关于这一地区的历史也开始有了较为可靠的文字记载。一般认为,在中原王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下,今日越南北部地区的越人社会便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基础上逐渐封…  相似文献   

5.
“瓯雒国”问题,它与“文郎国”问题一样,是越南古代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的学者陆续发表文章对“文郎国”作了深入考证,但未见有专文考辨“瓯雉国”。鉴于越南某些人在“瓯雒国”问题上作了不少文章,混淆视听,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6.
越南入世和越日关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强  董冰 《和平与发展》2009,(2):40-43,19
越日在越南加入WTO以后开始了经贸、政治、安全、文化交往等全方位合作。这里既有越南大国平衡外交的国际政治需求和获得经济援助需求.也有日本希望通过越日关系在东南亚扩大影响力的需求。今后的越日关系会进一步提升,但也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日本的所谓“普世价值”为越南所不能接受;越南经济也不可能顺从日本将经济与突出政治、安全挂钩的路子;日本企图通过越南加大对东南亚的影响,而越南也存有戒心。  相似文献   

7.
红河起源于中国云南巍山,向南流经越南老街,往下冲积而成北部平原。几千年来,红河成为越南北部和中国云南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本文对从古代到今的红河流域中越经济文化交流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研究越中两国经济文化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贡献。古中代的红河流域的经济文化交流由于古代红河流域越南和云南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史料稀少,所以,我们主要使用考古资料和中国史家所公布的一部份资料。老街、安沛早就成为红河流域的重要经济、政治中心。在老街省内迄今为止发现的东山文化遗产共有38处。所发现的东山遗物比较丰富,包括很多独特的类型…  相似文献   

8.
正国内著名的越南学家于向东教授在其博士论文《古代越南的海洋意识》以及在媒体采访和讲座中,曾表达过这样一种意见:古代越南的海洋意识比较淡薄甚至可谓缺乏。(1)越南东边和南侧面朝南海,海岸线漫长,从与中国接境的最北端芒街到与柬埔寨临边的最西南端河仙,长约3200公里。如果说东、南两侧皆临海的古代越南缺乏海洋意识这一命题成立的话,那原因何在?又该如何理解作为古代南海交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1991,(3)
美国北伊利诺斯州立大学政治科学系教授布朗特利·沃迈克(Brantly Womack)于1991年5月31日下午前来我所访问,并就中越关系及当前越南的政治经济问题与我所研究人员进行了座谈。 沃迈克教授是专门研究中越关系问题的,曾在中国留学,懂得汉语。他对越南情况也比较了解,曾于1986、1988、1990和1991年先后四次访问越南,多次与包括外长阮基石及副外长黎梅在内的越南政界要人和知名学者交谈,也曾会见过柬埔寨金边政权的外长和副外长。  相似文献   

10.
重游越南     
中国和越南刚开放双边旅游,就听说越南驻中国大使裴鸿福先生向我所在的北京市越老柬归侨联谊会会长张德维表示,欢迎我会的越南归侨们重返第二故乡观光游览。随后不久,在参加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胡志明市旅游局长张玉水女士和堤岸旅游公司副总经理江集生先生与我会部分领导见面了。当他们得知我在河内时曾向胡志明主席献过花,又是在胡志明主席访问中国时与他同乘一架飞机回北京的,他们立即邀请我参加2000年12月上旬在胡志明市举办的越南国际旅游文化节,并请我为胡志明市旅游杂志特刊《胡志明市──为旅游而相聚的地方》撰写回忆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经济的角度出发描绘越南与中国经济关系的景况,以及中国对越南经济的启动作用并由此提出越南与中国建立经济战略关系的设想。一、中国对越南的直接投资中国对越南的投资虽然增长慢,但较扎实,可以肯定地说对越南经济基础的贡献是不小的。其中香港和台湾对越南的投资最大,1988——1996年.它们占外国对越直接投资总额的22.6%。在越南经济革新的最初年份,香港绕过美国的禁运令并冒着越南投资环境尚未完善的风险积极参与对越南的投资。至1988——1989年越南《外国投资法》颁布之时,香港在越南已有6个投资项目…  相似文献   

12.
拙文《越南古代女诗人胡春香和她的诗》在《东南亚纵横》(1993年第4期)发表后,在我国读者(特别是正在从事东方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读者)中,引起了较大的兴趣,希望能再读到胡春香的其他诗作,特别是她那部半汉半喃的《琉香记》,以便对这位曾深受汉诗文化影响的越南古代女诗人的生平与创作有进一步的了解。为满足读者的要求,现将越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陶泰尊著《论胡春香诗歌的源与流》(暂译)一书中收入的《胡春香汉喃诗文》今越文本译出,并暂用《(琉香记)汉喃诗文选》这个新加题目公开发表。另,考虑到胡春香的一些主要代表作,大都出自历代民间流传下来的胡春香传诵诗,所以特将新译的《胡春香传诵诗十二首》随文一并附上,作为已公开发表的《胡春香诗二十五首》的续补。 这篇文章的翻译发表,曾先后得到了越南顺化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有惟先生、越南教育出版社总编阮克披先生、越南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民间文化杂志》主编教授乔收获先生的热情支持与帮助。《论胡春香诗歌的源与流》一书的原作者、越南汉喃文学研究评论家陶泰尊先生,在百忙中为本文据今越南文转译的汉字诗词作了详细校正。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13.
自从70年代末中越交恶之后,越南就视中国为头号敌人,不但表现于平时处理日常两国关系上,甚至把与中国有丝毫联系的任何东西都视为有敌意的,不惜连根铲除毁之而后快。1991年笔者第一次访问越南时,在越南和平水电站接触了一名曾留学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他在中越关系恶化期间,由于受当局反华宣传影响,甚至连那些有中国文字的书都已统统烧掉,即使是非常有用的而又没有政治内容的《越汉词典》也不例外。这位在中国留学多年的越南人叙述这些情况时悲伤地掉下了眼泪。尽管19、20世纪以来,中国与越南一直都是友好交往,以至可以…  相似文献   

14.
胡潇文 《东南亚》2012,(3):18-24
从2007年越南和印度签订《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以来,两国关系迅速发展,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越南利用大国平衡战略,积极发展与印度政治军事关系,制衡中国的意图日益凸显,但越印目前的合作方式具有时效性和局限性,将不会是两国今后合作的长远模式,也不会改变中国在两国对外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1990年以来越南与日本的经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南与日本的经济关系快速发展,其主要体现在两国的贸易、日本对越南的投资以及日对越ODA为主的经济援助等方面。两国经济关系的快速发展,反映了两国在追求各自国家利益上的一致。一方面,越南为发展国内经济,争取更大的国际市场、国外投资以及外国经济援助,积极同日本发展经济关系;另一方面,日本为逐步扩大对越的影响力,通过贸易、投资以及经济援助等方式推进对越经济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古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编辑组编辑的《古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内部发行。全书约五十二万字,主要取材于中越双方的正史以及其他官方史籍和档案。编者还选录了越南方面关于古代中越关系史及越南古代史若干问题的论点,作为本书的附录。编者认为,古代越南历史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一、公元前三世纪以前。这一段历史没有  相似文献   

17.
2000年7月13日,美国贸易代表马尔舍夫斯基与越南贸易部长武宽在华盛顿签署了历史性的双边贸易协定,标志着越战后美越复交以来开始的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圆满结束.该协议是美越双方经过长达4年谈判才最终达成原则性一致.去年美越曾已签署原则性贸易协定,但由于越南高层认为美国要价太高而未获通过.越南今年决定与美国重新谈判,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第一,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越南国内经济的压力增大,如再不赶上,就会被亚洲国家抛在后头.而越共领导层将于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60年代法国侵占越南南圻6个省。1873年向越南北圻进侵,并欲把罪恶的魔掌伸入中国的云南和广西,造成中国西南边疆的危机。当时越南和中国已保持有几百年的藩属关系。当法国殖民者出兵侵略北圻后,越南阮朝曾几次向中国求援。清朝承担爆发中法战争的风险,派遣几万清军赴越,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援越抗法。但清朝不敢大张旗鼓的援越,尽管如此,清朝的援越抗法仍产生一些良好的效果,为近代中越关系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可是,在黎笋掀起反华、排华恶浪的日  相似文献   

19.
北部湾经济圈属于“两廊一圈”范畴,这是越中两国在共同和长期的经济合作中的共同规划。建设“两廊一圈”不仅可以促进该地区的发展,创造中国西南部与越南北部和中部经济关系的基础,而且还可以成为促进两国和中国与东盟之间经济合作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今日越南的中、北部地区,在两汉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的郡县,曾先后被称为“交阯”、“交州”,而在交阯之前又属于秦王朝所设“象郡”的组成部分。但是,在秦置象郡以前(公元前三世纪以前),这一地区的居民和社会是一个什么状况呢?其经济发展水平怎样?进入阶级社会了吗?建立独立国家了吗?这不仅是越南古代史上的一大问题,而且牵连着这一历史时期中越关系的性质。因此,为中外学者所关注。法国、日本和越南等国的许多学者就此问题撰写过不少论文,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至今还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