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蚁族"是当前在城市聚居生活的刚从大学毕业的低收入青年群体的代名词,具有高智商、群体居住和力量弱小的特点。关于"蚁族"现象的探讨不只停留在新闻报道层面,更应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仔细分析。因此从社会认同理论、参照群体理论和社区研究三个视角对"蚁族"现象做了初步的探索,并就此提出一些可行性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2.
正棚改社区是城市中一类特殊的社区,由于社区中居民的成分、文化背景多样,矛盾多发,棚改社区服务与传统社区服务相比显得更为艰巨和复杂。机关党员进入棚改社区开展群众服务,必须要客观地分析该类社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开展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工作,并通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保障机关党员棚改社区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开展。广西棚户区改造情况  相似文献   

3.
社区矫正的发展前景,与城市社区状况密切相关。在社区矫正视角下,城市社区建设应重视以下方面:关注"弱势社区",消除"区隔"现象,以弥合城市社区的分化;发展社区民间组织,为社区矫正等活动的开展提供基础和平台;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为包括社区矫正对象在内的社区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改善社区矫正心理环境等等。  相似文献   

4.
夏长宝 《长白学刊》2013,(3):126-131
社区建设的任务目标是为居民营造良好的居住景观及健全的生活服务体系,过程目标是建构社区发展的公共意志,培养自治能力,提高参与意识,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和认同,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目前商品房社区建设的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发生了失调现象,出现了"文化堕距",影响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偏离了社区建设的目标。为能实现社区建设目标的理性回归,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理应从间接路径和直接路径介入社区的建设,构建商品房社区建设的方法体系,推动社区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阳东的敬老院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其建设规模及配套设施、居住环境等,已不适应五保集中供养事业的发展需要。近几年来,为改善敬老院的居住条件,阳东县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对全县11间敬老院进行不同程度的改、扩、重建,大大改善了五保老人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开拓出了一条适宜本地敬老院建设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了缓解战争破坏和人口增长带来的住房短缺,众多西方国家都进行了以大型居住社区为主要形式的大规模社会住房建设。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大型居住社区走过"繁荣——衰败——复兴"的发展历程。参考国外城市的发展经验,可以为上海建设和管理大型居住社区提供有益的启发与镜鉴。整合交通枢纽与商业中心新加坡的居住区是以新镇模式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串联式发展。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新加坡已开发了23个高密度新镇,约九成的人口都居住在新镇中。一般,单个新镇规模为15-30万人口,占地  相似文献   

7.
安居方能乐业。在持续推进城市化、健全保障住房体系建设中,上海近郊出现了大型居住社区,大量人口迁入,人口集聚。这些大型居住社区在快速崛起的同时,其生活便利度和社会管理水平也在发生着变化。日前,记者走进宝山大场、顾村两个大型居住社区,一探其生活与治理之变。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兴路街道地处上海市浦东新区城郊结合部,社区面积为6、34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18万,居委会45个,常住人口主要由旧改动迁、征地动迁户和商品房购置户三部分组成。在构建和谐、发展、稳定的文明社区的过程中.浦兴社区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通过投资兴建社区事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一系列社区公共产品建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同时,以实行居民代表常任制、党员代表常任制等模式,推动居民自治管理,充分调动居民广泛参与小区事务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今年初,区人大常委会把如何促进区政府加快棚改新区群众性文体设旋建设工作、满足和不断丰富棚改新区居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纳入了议事日程,通过强化监督工作,与棚改新区居民群众、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和区委区政府共同唱响了建设棚改新区的和谐之歌。  相似文献   

10.
王丹  杨立男 《前沿》2013,(18):131-13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同时,其精神环境没有实质性的改善,产生了物质环境生态与文化生态不适应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发展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深刻分析了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社区物质生态环境如何与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建议,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抚顺市莫地社区棚户区改造前后巨大变化的对比案例及分析,探讨了国内传统型社区进行治理的基本模式塑造,并提供了政策建议及制度建设方面的意见,指出政府应在总体规划、政策法律制定、资金投入方面形成制度,同时非政府机构亦应贡献其经济、组织等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2.
李玫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4):114-117
因为历史及居住环境等因素,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体现和载体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本民族文化的封闭性、保守性,体现在本民族妇女身上仍然十分突出,极大地影响了她们自身素质的提高,延缓了现代化进程。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必须通过外界的新文化、新思想,来消除少数民族妇女自身障碍,这是促使她们能够自觉地改变旧有观念,进而提高自身素质的关键;是促使其个体健康发展继而融入到人力资源优势整体中的关键;也是建立新型农村、塑造新型农民,让弱势群体共享社会成果,构建和谐社会、向现代化积极迈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赵素锦 《桂海论丛》2011,27(4):51-55
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在政治品性、职业道德、家庭道德及社会公德等方面存在着道德败坏现象;其原因既有社会伦理大环境的外在影响,也有领导干部自身道德认知与道德意志的内在始因。必须理性地看待和考察领导干部的道德品性问题,加强和完善领导干部德行的考评机制。这就需要对于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及综合德行评价等主要问题有一个科学公正的客观认识,既要尽可能地扩大道德监督范围及其效应,更要以领导干部自身的道德审视与反思来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从而真正提升领导干部自身的道德境界,净化社会的伦理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14.
李爱芹 《桂海论丛》2008,24(3):87-90
农民工群体是我国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探讨现有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资源依赖理论在党建领域中的应用,为党建科学化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在党组织与外界环境的复杂互动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新的研究路径。在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权力架构、组织结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其它执政资源都发生了一定的转换。中国共产党应顺应国际潮流、国内转型和党内转变的总体环境,进一步提高非权力性权威、巩固组织网络、强化社会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16.
维护安宁的治安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是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神圣使命。文章从当前社会治安的新态势、社会转型的新挑战、信息时代的新要求三个维度认真分析了当下社会治安防控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相似文献   

17.
休息权是我国宪法直接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在社会活动方方面面都应有所体现,侦查讯问也概莫能外。这里仅就侦查讯问中公民休息权保障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推动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各种社会矛盾凸现,影响安全稳定的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因此,需要从信息调控、组织协同、沟通交流、物质保障等四大机制建设出发,构建首都大周边社会维稳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这不仅有利于为首都经济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对维护首都乃至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构安徽省和谐政治生态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生态揭示了政治活动的主体、客体和互为主客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政治生态的生态层级可分为省市层级、县域层级和乡村层级,政治生态的几个层级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政治生态环境往往受到文化、制度、社会监督、民主力量和社会转型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建构和谐的政治生态环境,需要有制度制定的无知之幕,需要培养民众的政治认同,需要营造法治的大环境,需要发扬网络民主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构建政府现代信用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元庆 《桂海论丛》2002,18(6):43-45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信用机制是建设社会信用制度的关键。政府信用机制包括 :规范政策机制、规范权力运作机制、承诺机制、政务公正公开机制、责任机制。还包括政府对社会信用建设的推动与管理机制 :对社会信用环境的综合治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民间信用中介机构建设、建立诚信惩戒制度、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