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州市基层民主协商创新实验是基于彭州市十年村(居)民议事会经验优势,在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一系列政策支持的良好机遇下展开的,构建起了乡镇社会协商会、村(居)民议事会两级社会协商对话制度与渠道,实现了与政治协商体系的有机衔接。基层民主协商实验,通过参与主体扩大、参与机会均等且地位平等、议程由隐蔽走向公开、追求公共利益、制度化和程序化等路径,有效提高了乡镇政府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2.
政府反身信任表征为政府官员向公民向度的信任情感表达,其作为一种成本节省机制可形塑良好的官民互动与合作,并强化政府合法性。文章将基层政府官员作为观察对象,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赜了诱致政府反身信任发生的三组核心变量——官员公民责任认知、参与赤字、风险感知之间的统计学效应量与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基层官员的公民责任认知对政府反身信任具有直接显著影响;其次,公民责任认知也可塑造基层官员的公民参与偏好,而公民参与程度又会影响基层官员的风险感知,进而决定其是否要将信任委托于公民。基于此,文章构建了融摄微观心理认知与中观制度规约的“官员公民责任认知-参与赤字-风险感知”的政府反身信任发生与发展的递归理论模型,以期为重塑政民互信秩序、促成有效的官民合作提供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3.
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机制,是基于充分认识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工作重心和工作难点在村(居)一级应运而生的,从创建“合格村”到落实“村为主”,再到实行“村(居)民自治”,是一个深化和完善机制的历史过程。从政治法律的角度研究和思考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对推进这一新机制的运行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简阳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西,距成都50公里,是成都的东大门,全市有140多万人口,55个乡镇,是典型的人口丘陵大县(市)。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从2002年开展以来,到2003年底,全市(县级市)796个村、32个社区居委会全部实行了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推动了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2002年和2003年均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任务。在开展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中,我们狠抓了认识提高,强化宣传到位,强化工作落实,抓住重点和关键。1.抓住一个关键。就是乡镇党委政府与各村(居)“两委”签订好“两包一挂一否决”责任…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通讯员黄培川)崇左市凭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从广开言路、文明执法、隐患排查、社会宣传等多个方面出发,努力打造劳动监察服务品牌,提升劳动监察服务效能。广开言路开门纳谏。该局深入企业、乡镇、村(居),通过发放指导服务企业走访表及设立征求意见箱、电子信箱、热线电话等方式多渠道广泛征求企业和劳动者意见,认真梳理  相似文献   

6.
中共乐山市委群众工作局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构建了市、县群众工作局、乡镇(街道)群众工作办,村(社区)群众工作站,村(居)民小组群众工作联络员五级信访工作网络,夯实基层信访工作基础;立足事要解决的观念,设立市群众来访接待中心  相似文献   

7.
随着基层党组织和行政治理单元的下沉,村规民约也随之下沉,衍生出新的形态——村塆民约。村塆民约承继了村规民约的地域性、自发性与义务性、内生性与传承性的特征。以嘉鱼县村塆民约的实践为案例,发现作为治理创新载体的村塆民约具有全面贯彻党建引领方针、明确制定主体资格、内容与时俱进、话语通俗易懂、村塆说事形式多样的时代特色;村塆民约有效展示了传承传统美德、引导教化功能的德治属性,凸显了行为规制、拾遗补缺、普法宣传和化解纠纷的法治功能,兼顾了程序和实体的自治功能,强化了村民参与自治的主体作用,并且引导了社会力量参与自治,实现了“三治”理论与乡村治理实践的深度契合。  相似文献   

8.
自治背景下流动农民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村(居)民自治为背景,以实地调查为范例,具体分析流动农民政治参与的现状、特征及其成因,提出扩大流动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思路,以实现流动农民意愿和要求的有效表达,维护流动农民的合法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9.
今年年初,中共南宁市委在全市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在全市领导干部中开展“结一联五”活动,即市、县(区)四家班子领导干部和市县级单位部门正职领导干部分别与1个村(社区)、5户基层群众建立直接联系关系,具体为:每位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分别与一个村(社区)党组织结对联系,每位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分别与一个村(居)民委员会结对联系;每位领导干部分别与1户农村贫困户、1户城镇困难户、1户致富典型户、1户普通党员户、1户村干部户建立直接联系、结对帮扶、定点服务的“基层联系户”关系。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经济参与.是指青少年通过一定的方式或程序.对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形势的认知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经济活动的行为,包括经济参与态度(认知、情感、评价)和经济参与行为两大方面。青少年对经济参与的认知状况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经济参与的动力、行为、广度和深度。调查发现,青少年经济参与态度相当积极:青少年渴望通过经济参与实现自立.而且普遍希望通过经济参与积累经验:青少年对就业趋势判断整体乐观,但对大学生就业优势不太乐观。  相似文献   

11.
按照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被告人,提供有信用的保人。由保人出具保证书,保证被告人不逃避侦查和审判,并能随传随到以获取释放或免予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所谓“取保”到目前为止只限于“人保”。“人保”又可以有公民个人保或者“被告人所在单位和居住地居(村)民委员会”保。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基层协商民主不断推进,其实践总结和问题研究值得重视。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从协商民主主体认知、事务认知、参与程度、参与方式、实践方式、制度化认知、效果评价七个方面,扫描协商民主视域下城市基层社区自治管理的图像,查摆基层协商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对提升城市基层社区自治管理水平有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楚雄市地处滇中腹地,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国土面积4433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52个村(居)委会,2829个村(居)民小组。其中,山区乡(镇)8个,坝区乡(镇)7个,地势复杂,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级市。在“四群”教育工作中,楚雄市采取“五抓五着力”措施,努力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共乐山市委群众工作局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构建了市、县群众工作局、乡镇(街道)群众工作办,村(社区)群众工作站,村(居)民小组群众工作联络员五级信访工作网络,夯实基层信访工作基础;立足事要解决的观念,设立市群众来访接待中心,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传播的态度对国际资本企业的生存产生重要的影响,负面传播态度会误导社会对它的客观认知,通过基于带有暗示之意的情绪传播,形成媒体的认知偏见,部分海外企业受认知偏见而影响自身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甚至因遇当地政策变数和公众抗议而推迟工期。传统形式的对外宣传在行为体、逻辑性、工具性三方面与新型的算法宣传形成了被动局面,引发各种规模的失序。而算法黑箱、信息窄化加速异化群体的出现,从而对他者的利益经济体构成系统性的偏见认知。政府助力海外企业增强软实力,大力发展对外新传媒事业,通过对外传媒的价值与方式的重构、精细化分类应对国别区域的负面传播,通过理念与模式的多重转变,构建价值和情感驱动型逻辑的新传媒体系。  相似文献   

16.
预防的实质是防患于未然,治安预防在治安秩序维护过程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一村一警”警务机制是社区警务战略的延续发展和基层治安治理的创新举措,通过广大村(辅)警深入基层村(社)中,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有效预防各类危害社会治安行为的发生,具有总体治安预防属性。当前公安机关整体“打击优先”的实然运行理念制约了“一村一警”警务机制实际运行效果。应坚持“一村一警”警务机制的预防属性,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尊重治安预防规律,真正树立预防理念,加强“村警”专业化建设,不断提升“村警”职业能力,围绕“村警”打造基层“熟人”社会,全面动员社会力量广泛深入参与治安基层治安治理,维护基层社会治安秩序,实现社会治安稳定。  相似文献   

17.
《海南人大》2009,(8):20-21,24
为配合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专项工作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组成调研组,就我省自2005年以来城乡低保工作情况,于5月5日至20日到海口、三亚、琼中、屯昌、临高、昌江等6个市县进行调研。之后,学习考察兄弟省城乡低保工作经验,并通过听取省民政厅和市县政府的情况介绍,查阅低保审批资料,召开部分低保对象和村(居)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到村(居)委会、社区进行走访,深入低保对象和村(居)民家中了解情况等方式,对全省城乡低保工作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本刊摘要刊登调研情况报告。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背景下,居(村)妇代会面临诸多挑战:其生存空间变小,合法性危机凸现;其选举制度建设落后,等等。应对这些挑战,我们要采取如下对策:明确自身定位;促进基层妇代会直选制度建设;在妇代主任进入居(村)两委班子问题上争取政策和群众双重支持;加大对基层妇代主任的培训力度;积极将外来女性纳入基层妇代会工作范围。  相似文献   

19.
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督,是我国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监察委员会在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监察对象时,依据的关键标准是行使公权力。但是在我国立法中,《监察法》中的"行使公权力"系首次以法律概念的方式出现,因此有必要对行使公权力的判定标准进行研究。相比较而言,我国《国家赔偿法》中的"行使职权"概念与《监察法》中"行使公权力"概念具有较大相似性,且域外司法实践中,也多以"行使公权力"作为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行为要件)。因此,从《国家赔偿法》"行使职权"判定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明确《监察法》中行使公权力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论坛》2013,(7):40-40,42
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四群”教育工作于2011年12月启动,2013年选派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119名驻村开展工作,从五个方面采取措施,抓实挂村联户工作,有力推进“四群”教育取得实效。2012年,1300名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结对联户2400余户,6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7个乡镇联系39个村(社区)、376个村(居)民小组,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