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质,警察应该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以便能够在警事活动中正确地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警事现场急救应遵循“先救后抢,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即三先三后)的原则.在警事现场急救中应该注意:保护犯罪(事故)现场;无菌操作;不轻易确定伤员死亡而放弃抢救.  相似文献   

2.
随着当今伤害类警情频发,基层公安民警在警情中现场伤员处置中所遇难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民警处警成功率的“瓶颈”。本文通过梳理新时期伤害类警情典型案例,归纳出民警处置案中伤员的具体问题,提出伤害类警情中现场伤员处置的流程方法,并就如何提升民警处置能力提出对策。为快速、高效地完成伤害类警情中现场伤员的处置,提高基层民警有效控制警情现场的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无论警察是在打击恐怖活动、抓捕刑事案犯、处置群体性事件这样的重大警务行动中,还是在巡逻、调解民事纠纷、处理一般违法行为这样的日常执法活动中,都有可能遇到人员伤亡的情况。作为最先到达事发现场的处置力量和公安机关的第一线执法单位,基层民警在现场对伤者实施救助,不仅可以减少警民伤亡、降低损失,而且对于抓捕、取证、审理等后续执法程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符合法律和道义的要求。在一起发生在美国的枪击案中,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治安事件发生后,现场处置的警察怎样做到既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又兼顾了国家的利益呢?处置方法得当可以化解矛盾,反之激化矛盾.如果将社会矛盾转嫁到警方,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会给公安工作带来被动局面.警察在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过程中,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正确运用警务战术化解矛盾,因势利导,使群体性治安事件得到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5.
现场急救纳入警务范畴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刑事案件、民事纠纷、交通事故中,几乎所有警务行为都可能面临人员伤亡的紧急情况,但是,与警察现场急救有关的法律支持在中国还存在立法空白。随着中国警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将现场急救纳入警务范畴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可以从法律依据、当事人自愿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考虑与现场急救有关的法律支持,并将相关法律内容纳入警察现场急救培训工作中。  相似文献   

6.
群体性治安事件发生后,现场处置的警察怎样做到既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又兼顾了国家的利益呢?处置方法得当可以化解矛盾,反之激化矛盾。如果将社会矛盾转嫁到警方,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会给公安工作带来被动局面。警察在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过程中,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正确运用警务战术化解矛盾,因势利导,使群体性治安事件得到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7.
石子坚 《公安教育》2010,(10):40-42
搬运伤员是现场急救时经常遇到的问题,迅速、安全地搬运伤员是每个警员都必须熟练掌握的急救技能之一。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爆炸犯罪的手段、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给排爆工作人员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一般来说,当某一现场发现单一可疑爆炸装置时,处置工作并不是很复杂,排爆工作人员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排除它奇但是如果某一现场同时出现多个可疑爆炸装置时,处置工作就比较复杂,现场秩序的混乱、专业处置人员的缺乏、专业处置器材的缺少、各级领导的参与、可疑爆炸装置多而引起的恐慌,给现场处置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如2001年在齐齐哈尔市发生的一涉爆案件,在某一酒店内同时发现了六个可疑爆炸装置,专业处置人员就一个,专业处置的器材就一件防弹衣和一些简易的生活工具,各级领导都赶赴现场,  相似文献   

9.
《中国保安》2014,(4):74-74
现场急救的主要任务是,维持伤员的生命,稳定伤情,防止继发性损伤并应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非必要时不可任意移动伤员,尽量和旁人协同工作,迅速、镇静地对伤员进行详细检查,并根据伤情作出是否向专职医生求救的决定。在对伤员进行检查时,  相似文献   

10.
大量急救实践证明,在意外伤亡事件中,大多数是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由于职业特点,警察在处理突发事件和紧急救助的过程中,往往第一个到达现场,也是唯一有权处理现场的人员,警察强烈的急救意识和正确的救助方法,不仅可以挽救伤员的生命,而且将为急救中心的专业性救治赢得非常宝贵的抢救时间,因此,作为警察,明确实施现场急救的适用对象和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就显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公安部已将现场急救技能培训列入公安民警"六会"内容,并将警用急救包列入单警装备的标准配置内容。在全国范围内对六个警种随机寄送发放共35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146份),透视当前我国警察现场急救技能的具体应用情况以及公安部配发的急救包的应用效果,在相关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同行的先进经验并充分结合我国公安执法具体环境,探讨建立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警察执法导向的现场急救技能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09,(4):37-37
一、触电现场急救 1.切断总电源; 2.用绝缘体(木质、塑料、橡胶制品、书本、皮带、棉麻、瓷器等)迅速将电线、电器与伤员分离,以防相继触电;  相似文献   

13.
当前,社会治安环境不容乐观,各类违法犯罪案件层出不穷。民警执法时遭遇暴力抗法、袭击甚至故意报复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暴力恐怖犯罪的手段极其凶残,对一线民警的执法执勤活动和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故而,分析公安民警现场处置中的安全要素,探讨公安民警在现场处置中如何安全、顺利地完成执法任务,已成为警察执法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频发的动态枪手案件是"拥枪自由"的美国最为严重的暴力犯罪案件。美国应对处置动态枪手案件的主要经验有:在整体应对框架上,建立基于社会预防的全过程应急管理体制,强调全社会准备,注重犯罪预防、安全防护、公众教育和专业训练;在警方现场处置方面,确立了基于快速部署的紧急响应策略,并积极推广警察第一响应者训练。我国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与美国动态枪手案件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的特征,美国在动态枪手案件应急管理和现场处置方面的经验,可为我国公安机关应对处置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所借鉴。公安机关应对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应着重建设、提高社会预防、基础应急准备、现场紧急响应处置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和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5.
谈判是解决争议、协调关系、争取合作,消除对抗的一种活动方式。警察临战谈判一般包括,反劫制暴战术谈判;重大群体性治安事件处置现场谈判;重大突发性危难事故或灾害现场与相关利益公众的对话谈判;重大集会性活动现场与利害关系人的谈判等。谈判是互动的活动,警察临战公关人员在临战谈判中不断要化解矛盾,防止升级,还要熟悉和掌握谈判艺术,防止落入对方的圈套,谈判的过程必然是一个艰苦的运用智慧,展示公关能力的过程。熟悉和掌握谈判的技巧,显然有利于谈判的进行,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结果。一、警察临战谈判原则警察临战公关谈判需要遵循一…  相似文献   

16.
爆炸袭击,是当前恐怖组织使用比较频繁的一种恐怖手段。恐怖主义爆炸案件的特点主要有:倾向白天作案,自杀式爆炸较多,基于政党、宗教、民族等利益,袭击目标往往具有象征性,实施主体有严密的组织保障,后果严重。恐怖主义爆炸案件的现场处置工作主要有:抢救伤员的同时开展侦查工作;统一指挥,多部门协作;封锁现场,疏散群众;排除隐患,确保现场工作人员自身安全;控制媒体过早介入。必须加强恐怖主义爆炸案件的防控,加强情报和安检工作,加强巡逻,广泛利用电子监控设备,引导媒体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7.
何睿 《公安研究》2013,(9):84-89
人质危机必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作为处置主体的政府及公安机关。如果能够积极主动地发布案件相关信息,不仅满足了公众知情权,获得公众的配合和支持,而且还能够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立足整个事件的处置,信息发布工作能够实现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配合处置的整体策略和引导化危为机的正面因素等功能,达到促进事件和平、平稳过渡的目标。信息发布基本策略包括:根据事件性质、态势和目标,选择恰当的发布主体、发布时机和发布形式;在危机处置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发布策略,确定不同的发布重点。  相似文献   

18.
<正>一、创意起因笔者在警察现场急救技术的教学中发现,对大多数公安民警而言,影响其现场急救技能提高的因素除了有:(1)现场急救技术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的医学专业性导致不易掌握;(2)现实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伤害情况千差万别导致重点不突出;(3)教育培训中相关内容培训的时间较少导致不易掌握和提高等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几乎所有的现场急救培训都对既有  相似文献   

19.
民警接处警,如果短时间内不能有效处置,不仅直接影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会造成警民关系紧张,甚至出现袭警等警务安全问题.公安机关解决接处警中的警务安全问题,需要搞好警察公共关系,改善警察执法环境;加强警察安全教育,树立科学战术理念;加强警力资源开发,合理配置警力,弥补警力缺口;完善法律体系,依法保护警察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突发事件的发生现场是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第一现场,同时也是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汇集地。作为处置突发事件的主要政府部门之一,公安机关如何在现场对媒体记者进行有效的新闻管理,对于突发事件最终的处置结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轰动全国的"重庆周克华案",对公安机关在突发事件现场的新闻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