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墨子"尚贤"思想是墨子社会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传统人才管理思想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他的人才观、选才观与"使能"思想,在当今企业人才管理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同时,其"尚贤"思想对强化人才意识、构建和谐社会、遏制人事腐败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墨家学派是先秦最注重实践的一个学派。墨子关于“尚贤”、“兼爱”、“非攻”的思想 ,涵蕴着丰富的治安学精义。墨学对现存社会秩序的批判 ,对“贤人政治”的设想与追求 ,对救助弱势群体的急切关怀 ,对战时社会治安管理的说明 ,都为后人的治安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资料。墨子对平等社会的执着追求是应予肯定的。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都知道人才的极端重要性。“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贞观政要》),唐太宗这句名言,把“得人”看作是“为政”的关键。《墨子》中指出:“尚贤者,政之本也”,把任用贤能之才看作为政之根  相似文献   

4.
杨改红 《传承》2008,(10):94-95
春秋战国之际,平民思想家墨子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理想。他认为要实现和谐社会局面就必须"尚贤",建立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是实现"尚贤"的基本途径。墨子的"尚贤"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就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仍不失其现实意义,值得大力借鉴和弘扬。  相似文献   

5.
墨子"尚贤"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战国之际,平民思想家墨子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理想.他认为要实现和谐社会局面就必须"尚贤",建立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是实现"尚贤"的基本途径.墨子的"尚贤"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就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仍不失其现实意义,值得大力借鉴和弘扬.  相似文献   

6.
对墨子思想的政治倾向,从老一辈学者到现在研究者,一直存在着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墨子反对贵族”,立论最注重“人民的幸福”(范寿康:《中国哲学史通论》);他的种种主张“无不从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阶层的立场出发”(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墨子的学说无一不是小生产者阶级利益的理论表现”(赵馥洁:《论墨子》,载《中国哲学史文集》)。所以,他是个劳动人民思想家。另  相似文献   

7.
墨子的"尚同"的思想是墨子在阶级社会里提出的一种君主专制思想。这种思想要求统一意志、要求社会成员共同地遵守体现最高统治者意志的制度,虽然法家的学说继承了墨子提出的"尚同"的专制主义学说,但两家的专制主义思想还是有较大的差异的,因为墨子提出"尚同"的同时,还强调应该"尚贤",它的学说是一种王道的专制主义学说。  相似文献   

8.
在春秋战国之交探讨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之术的政治思想潮流中 ,墨子从当时广泛流传的古史传说入手 ,在充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系统地阐发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 ,其中包括政治见解、尚贤、尚同、节俭、非命、兼爱、法治和对政长进行监督等一系列政治措施。这种思想在阶级属性上既不属于奴隶主阶级 ,也不属于平民阶层 ,而是封建制度在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 ,产生的一种集权主义的政治思想主张。  相似文献   

9.
不拘一格唯才是举□覃自觉我国古代荐举人才,提倡不拘一格,唯才是举。主要观点和做法如下:一是不论亲疏贵贱,不论资排辈,有能则举之。《墨子·尚贤上》:“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避私怨。”《晏子春秋·外篇》:“见贤而进之,不同君...  相似文献   

10.
墨子思想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之上,在肯定道德的同时,又把对人性的要求维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墨子的"兼爱""交相利""尚贤""贵义"等思想,为当今为官理政者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向,树立了合理的价值目标,有助于进一步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执政。  相似文献   

11.
刘爱东 《前进》2011,(3):16-17
实施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项重要部署和重点工作。墨子说过,“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众贤而已”(《墨子尚贤》)。选贤任能关键是要定好“标尺”量好实绩,树好导向用好干部。目标责任考核是最好的“标尺”,通过一把标尺衡量,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把想发展谋发展敢发展的干部用起来,确保转型跨越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2.
吴磊 《求索》2014,(4):80-85
孟子的善治思想是指以他的“性善”论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有关社会政治活动所应遵循的价值精神思想。他从人的内心亲证善端,并以推广内在善端的方式来论证人性善,为善治思想提供了哲学基础;以追求“仁政”为最高行政目标的善治理想为统治者提供了善治的基本规范;他追求以“养浩然之气”为基础的道德自律,主张清心寡欲、改过自新、道德磨砺等修养方法。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工作是塑造灵魂的系统工程,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阵地。适应党政机关的特殊地位、工作规律和机关干部队伍的结构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笔者认为,要注意把握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机关思想政治工作要抓住核心、围绕中心、凝聚人心。抓住核心,就是要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核心,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抓核心必须落实到“三观四信”上。要紧密结合“三个代表”思想和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通…  相似文献   

14.
墨子学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术重镇,在战国时代与儒学并称世之“显学”,也曾徒属弟子满天下,熔铸过学术辉煌。自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降,墨子学说日渐式微几成“绝学”。清末民初虽有学者重开墨学研究,但由于学术空气的沉闷和科学技术的滞后,并没有产生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改革开放的春风催生了墨学研究的新局面。徐希燕博士的学术专著《墨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2月出版),承前启后,应运而生,全景式地透视了墨子的政治、经济、科学、军事、逻辑、管理、教育等思想的诸多层面,而且为这门千古之绝学注入了新的内…  相似文献   

15.
墨子是春秋末期的学者。他的言论后被学生整理为《墨子》,其中“兼相爱,交相利”的观点曾为梁启超、鲁迅所推崇。毛泽东早年对《墨子》也很感兴趣,一九三七年,毛泽东写了《实践论》。《实践论》所说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与同接经验两部分”,“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等观点都源自《墨子》中有关“闻知”(间接经验和“亲知”(直接经验)的说法。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政治图式的核心是国家公共权力的主体归属问题,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建国前,以“异化的权力”为“革命”政治设计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建国后,以“权力的异化”为“革命后”政治设计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解决和保持国家政权的人民性,是毛泽东“人民民主”政治图式的中心内容。' “异化的权力”:“革命” 阶段政治设计的核心指向 毛泽东始终将国家政权作为自己政治视野关注的焦点。他认为,政权是属于人民的,可是人民却遭受着旧政权…  相似文献   

17.
墨子学说的核心是兼爱和尚同。经验主义的思想方法使兼爱原则在墨子那里成为交相 利的实际行动。但是墨子却在交相利中剔除了己利,并把利己当成天下大害之根源。这 样,他就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困境:如果承认己利的合法性,就与爱人利人的博爱原则相违 背;如果否定己利,交相利又难以成立。实际上他选择了后者。他的博爱原则也伤害到了 社会的公正原则。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政治思想的本质核心是强调以“劳动人”为本,其现实表现就是以人民为本的政治观。马克思以人为本政治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经过了奠基、确立、发展与运用,以及总结与完善这四个历史阶段而形成。从这个历史过程中可以看到,马克思的政治思想本身在早期与成熟期是一致的。而且,马克思主义的以“劳动人”为本政治思想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创立和完成的。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滕州市委统战部以“同心”为主题,通过整合资源,拓展领域,发挥统一战线政治优势、团结作用、教育功能,使墨子故里的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同心”理念更加牢固、“同心”品牌更加靓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墨子“非乐”语境的分析,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应该重新诠释墨子的音乐思想。墨子“非乐”思想是针对当时列国纷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提出的相应对策,也是对已经被儒家僵化为等级制度象征的礼乐(音乐)文化的矫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