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内亲子鉴定常规采用ABO、Rh、MN和HLA-A,B等五科血清学标志进行检测,这五科血型系统的累计排除亲子关系概率为97.37%[1],一般能满足法医学亲子鉴定需要,但也存在某些局限性,本文报告的案例即如此. D1S8O位点是位于人类第1号染色体上的VNTR位点(核心单元16bp),是人类基因组DNA的一个重要标记,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属显性遗传.为了提高目前用于亲子鉴定检测手段的排除能力,我们将VNTR D1S80位点用于亲子鉴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ABO,MN,Rh和HLA血型在亲子鉴定中的限制性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国内亲子鉴定常规采用ABO、Rh、MN和HLA -A ,B等五种血清学标志进行检测 ,这五种血型系统的累计排除亲子关系概率为 97 37% [1] ,一般能满足法医学亲子鉴定需要 ,但也存在某些局限性 ,本文报告的案例即如此。D1S80位点是位于人类第 1号染色体上的VNTR位点(核心单元 16bp) ,是人类基因组DNA的一个重要标记 ,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属显性遗传。为了提高目前用于亲子鉴定检测手段的排除能力 ,我们将VNTRD1S80位点用于亲子鉴定。现报告如下。1 案 例妇女叶某诉丈夫项某由于外伤丧失生育能力 ,并称儿子是第…  相似文献   

3.
血型是具有多态性的人类遗传性状之一,它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遗传,终身不变。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法医亲子鉴定中,血型是一个有力的工具。不但可以作非父(母)的排除;而且在某些案例中可以肯定父(母)子关系,在国内外已成为判断亲子关系的法律依据之一。我们自一九八六年八月以来,受司法部门的委托,先后为其鉴定九例,均获得无异  相似文献   

4.
70年代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的发现,使得普通血型“只能排除,不能肯定”的局面得以改观,因HLA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态性,使用HLA不仅能排除亲子关系,还能肯定某些亲子关系。但HLA在亲子鉴定,尤其在单亲亲子鉴定的应用中有其局限性,这种方法已逐渐为DNA分析技术所取代。我们在亲子鉴定中遇到2个典型的用HLA方法无法判定结果的案例,最后用PCR-STR分型方法才得到满意的结果。1案例案例1:为母-子-争议父(M1-C1-AF1)三联体亲子鉴定案例,现需确定怀疑父和孩子之间是否存在亲子关系。案例2为孩子-争议父(C2-AF2)二联体例,该父十几年前…  相似文献   

5.
<正> 本文分析了我室自1986年以来应用ABO、MN、P、Rh、HLA-A和IHLA-B五个血型系统所做的亲子鉴定30例,结果显示在不排除亲子关系的案例中HLA的RCP值是93.17%,其他血型系统是80.88%,总RCP是98.67%。在排除亲子关系的案例中HLA的排除百分率  相似文献   

6.
法医亲子鉴定是运用法医科学与人类学的方法,对于是否存在的亲子关系,特别是父子关系作出科学的判断。亲子鉴定结论作为一种诉讼证据在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运用,为解决婚姻、抚养、继承等民事诉争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近年来,法医条子鉴定逐渐扩大了应用领域,不仅应用于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而且应用于公证机关的公证证明活动,为确保亲属关系、认领亲子等公证事项提供了有效的科学结论。一、运用亲子鉴定结论,保证出生公证的真实性。法医亲子鉴定所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对被鉴定人的各种血型进行检验,也就是运用法医血型血清…  相似文献   

7.
ABO系统是人类发现最早的血型系统 ,其血清学分型简便、稳定、可靠 ,一般ABH抗原检测结果都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因此ABO血型系统是亲权鉴定中使用得最早、最多、最经典的多态性遗传标记[1]。本文报道一例ABO血清学分型结果与孟德尔遗传规律矛盾、但DNA多态性分析结果却不排除亲权关系的亲子鉴定案例。1简要案情一出生后三个月的男孩因需要输血而检验出其血型为A型 ,同时检出父亲的血型为B型 ,母亲的血型为O型。该对夫妇被告知他们之间不会生出A型的小孩 ,逐怀疑医院换错婴儿 ,而要求进行亲子鉴定。2检验结果分别抽…  相似文献   

8.
Kidd,Duffy,Diego与Kell血型是血型血清学和法医血清学上有重要意义的血型系统,是在父权试验中经常要进行检验的一些遗传标记系统。为了掌握各个系统的鉴别能力,以及能够在父权试验中对非父排除率和父权相对机会作出确切的估计,必须拥有各该系统的频率分布资料。有关这些系统分布,已有袁义达(1982)就华北汉族,赵桐茂与张工梁(1982)就上海汉族进行了调查,但东北地区尚无这方面的报道。本文就辽宁地区汉族这四种血型系统的分布进行  相似文献   

9.
法医遗传学也同其它科学一样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特别是在司法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公元1247年宋慈所著《洗冤集录》一书中就讲到“滴血之法,孙亦可验祖”。这种滴血认亲的方法,虽不很完备,但是它包含着法医遗传学的萌芽,或者说是应用血型遗传原理鉴定亲子关系的最早尝试。1866年孟德尔的研究揭开了遗传研究的序幕,创立了遗传学的基本规律。即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到1926年摩尔根的基因学说的发表,为法医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直到现在基因学说仍作为法医遗  相似文献   

10.
法医DNA分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者按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遗传物质.DNA分型技术在法医物证鉴定中应用日益广泛,在各类重大 刑事案件的侦破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10多年,是法医学发展最快的时期,DNA分型技术跨了两大步: 1985年建立的第一代分型技术--DNA指纹,实现了物证鉴定从否定到认定的历史性转变;进入90年代,PCR(聚 合酶链反应)技术问世,可以在体外完成扩增复制靶DNA片段的全过程,是生命科学一项划世纪的进展.以PCR为 基础的第二代DNA分型技术在检测灵敏度上有重大突破,解决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困扰法医的微量、陈旧、腐败检材 鉴定的难题.DNA分型的高科技,以其无可争议的认定或否定的鉴定结论,为法庭提供确凿的证据,成为打击犯罪 的有力武器.从本期起,对<法医DNA分型>进行专题讲座,将分期介绍DNA多态性基本原理,DNA分型结论的 评估,法医DNA分型技术与方法,以及DNA分析技术展望等四个部分,以飨读者. 许多涉及人体伤害、死亡的刑事案件,法医常要对现场 遗留的血痕、精斑、毛发、骨骼等人体材料作出鉴定,分析 这类物证是来自被害人或罪犯,称为个人识别或同一性鉴定. 个人识别或同一性鉴定可以通过检测血型进行判断:血型不 同,可排除同一性;血型相同,则不排除同一性.血型如同 人的一种特殊标记,每一个人有独自的血型.血型严格按照 一定的遗传规律从亲代遗传给子代,故称血型是人类的一种 遗传标记.通过对遗传标记的检测分析,人类可分成若干类 型.这种现象叫作遗传学多态性.如按ABO血型分类,就有 A、B、AB和O等4类.多态性的产生原因,是基因座上的 碱基发生了点突变,形成等位基因.在DNA分子中,含有大 量的高多态性基因座及遗传标记,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 检测分析DNA遗传标记的型别,实现个人识别的目的.通过 分析亲代和子代的遗传标记作亲子鉴定,可以判断父母和孩 子是否亲生关系.对遗传学多态性和遗传标记的研究,为法 医学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法学》1991,(5)
亲子关系是指直接以血缘为纽带而发生的父母子女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父母和子女相互享有法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定的义务。亲子关系鉴定即是根据人类遗传学的理论和实践,即子代与亲代之间,在形态构造或生理机能方面具有相似的特点,来分析、研究各种遗传特征,进而判定“可疑(假设)”的父(母)子女之间的亲生关系。由于这类案件常与财产继承或子女抚养责任有关,所以又称亲权鉴定。  相似文献   

12.
陈铭聪 《证据科学》2013,21(1):70-81
亲子关系鉴定是判断人与人之间生物血缘关系的检验方式.1985年,英国遗传学家AlecJefferys首先把DNA鉴定的分析技术应用至亲子鉴定上,随后各国法院也把DNA鉴定作为判断亲子关系存否的证据.科学的进步势必会带动社会的变迁,而法律既然是一种社会规范,也必然将因科学的发展而改变.随着现代遗传医学及生物科学的进步,以DNA鉴定作为确认亲子关系的工具,其准确率已几近百分之百.然而,追求子女的最佳利益已经是亲子关系事件处理的最高指导原则,既然DNA鉴定有如此高的准确程度,势必会对亲子关系的建立方式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而法律也必须对这样的冲击做出回应与调整.  相似文献   

13.
用ITO法计算两个体间的血缘关系机会   总被引:41,自引:17,他引:24  
<正> 亲子鉴定不仅可对假设父-子-母标准三联体、假设父-子-假设母双亲皆疑三联体、假设父(或假设母)-子二联体进行亲子关系鉴定,还可鉴定隔代成员、同胞、旁系亲属间的血缘关系[1]。在有些特殊鉴定案例,只有两个被鉴定人,要求鉴定某种亲缘关系,如兄弟、或表姐妹、或叔侄、或祖孙等。按照盂德尔遗传规律,可以分析家系各成员间遗传标记传递的关系。当被鉴定人之间的遗传标记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可排除他们之间有血缘关系;反之,不排除被鉴定人具有血缘关系。本文作者针对PCR-STR分型结果,根据Essen-,M(?)ller计算原理,应用ITO法,总结出各种亲缘关系的两个体间亲权指数计算的方法与公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HLA-DR、DQ分型应用于亲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妇女刘×诉丈夫(葛×)没有生育能力,婚后三年未怀孕,并称女儿是与第三者(张×)所生.其夫不承认丧失生育能力;而第三者则承认与刘×有两性关系.女方提出离婚,谁是女孩的父亲需要确认.为确定亲子关系,我们对上述四人分别作了ABO、MN、P、Rh、HLA-ABC等血型检测.  相似文献   

15.
Feng M  Feng Z  Lu Q  Zhang Y  Yang Y  Ji Y  Chen R 《法医学杂志》1998,14(1):8-9, 61
运用微量热启动PCR技术,对20例正常家系的遗传学分析,证实D17530位点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表现为简单的共显性遗传。同时,对100例亲子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证明D17S30位.在多态性可应用于我国法医学亲子鉴定。根据D17S30位点基因频率估算的排除概率(74.04%)与其实际排除能力(80.00%)无显著差异。在15倒排除亲子关系的案例中,有2例由D17S30位点单独取得排除证据。D17S30位点是法医学上有重要意义的遗传学标记,可用于亲子鉴定。  相似文献   

16.
ABO血型是人类重要的遗传性状之一,它遵循孟德尔遗传学定律,在一个家庭中,孩子的血型基因必定来自父母,并且具有极高的稳定性,血型的检测方法成熟,因此ABO血型系统是亲权鉴定中使用得最早、最多的多态性遗传标记之一。本文报道了一例ABO血清学分型结果与孟德尔遗传规律矛盾,但DNA分析结果却认定亲权关系的亲子鉴定案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婚姻法解释(三)》首次规定亲子关系诉讼中的推定规则,该规定结束了长期以来各界关于能否适用推定认定亲子关系的争论,将亲子关系诉讼中的事实推定上升为法律推定.然而,观察三年来亲子关系诉讼中推定规则的适用状况,发现裁判者对其适用范围、适用条件以及原告范围等问题理解不同,导致实践中同案不同判现象频现.对此,既要在理论层面使裁判者明确亲子关系诉讼中推定的逻辑结构和法律效果,正确处理推定与亲子鉴定在亲子关系认定问题上的适用关系并合理配置双方当事人的程序性权利义务;又要在民事立法层面建构完善的亲子关系推定及强制认领制度,保障亲子关系诉讼中推定规则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汉族人群中Dia抗原和Dib抗原的分子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ang BC  Su YQ  Yu Q  Wei TL  Li DC  Liang YL 《法医学杂志》2007,23(4):283-285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Diego血型系统中Dia和Dib抗原表达的分子遗传背景。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2990例非血缘关系的捐血者进行Diego血型鉴定,从中随机选择20例表现型为Di(a-b )的样本,以及筛选到的所有Di(a b-)稀有血型样本,采用PCR-SSP、DNA直接测序方法分析Diego血型基因的分子遗传背景。结果2990例捐血者中,发现Di(a b-)表现型2例,Di(a b )167例,Di(a-b )2821例。随机选择的20例表现型为Di(a-b )的DNA样本,经PCR-SSP法检测的基因型为DI2DI2,对DI基因第19外显子直接测序,2561位上碱基为C。2例稀有血型Di(a b-)的DNA序列在19外显子2561位上碱基为T,基因型为DI1DI1。结论中国汉族人群Dia和Dib抗原表达的分子遗传基础是DI基因第19外显子2561位上碱基T-C的置换,引起第854位氨基酸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1例亲子鉴定案中基因突变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耀东  陈月勇  任宏 《法医学杂志》2005,21(4):I0020-I0021
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是目前亲子鉴定中使用最广泛的遗传标记。由于突变的因素,存在事实亲子关系的样本有时会表现出1-2个STR基因座不符合遗传规律,给检验人员判断和解释检验结果增加了难度。根据《刑事诉讼法》关于"鉴定人有义务出庭接受有关人员质询"的要求,DNA技术人员除了要能对个体间是否存在亲子关系作出判断,还应具备对检验结果作出合理解释的能力和技巧。本文笔者结合个案,浅谈如何在检案工作中科学合理地分析和解释基因座差异。1案例2004年10月17日,本市一未成年女子张某在家人的陪同下到派出所报案,称其被…  相似文献   

20.
13个STR基因座在亲子鉴定案例中的基因突变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美国 CODIS系统的 13个 STR基因座在532例认定亲子关系的亲子鉴定案中的基因突变情况,探讨STR基因座突变率及突变类型。方法 经“Profiler Plus”及“Cofiler”试剂盒检测的587例亲子鉴定案,对其中有1~2个STR基因座不符合遗传规律者,增加HLA等血型基因和“PowerPlex16~(TM)”试剂盒检测。必要时,还增加Y-STR基因座检测和HLA等位基因测序。结果 认定亲子关系的532例,观察1052次减数分裂,发现17例亲子鉴定中的18次基因突变事件,其中16例1个STR基因座的基因发生突变,1例2个STR基因座的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的基因座包括D5S818、D3S1358、D16S539、CSFIPO、D21S11、D13S317、D7S820、vWA、D18S51和FGA,其中以FGA和D18S51基因座的突变率最高(0.29%);18次突变事件,其中来自父亲11次,来自母亲5次,无法确定2次。结论 用美国CODIS系统的STR基因座进行亲子鉴定,在有1~2个基因座不符合遗传规律时,要综合分析,并增加其它的遗传标记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