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事斗争准备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不仅需要深入持久地抓好战斗精神培育,而且需要官兵以过硬的战斗精神投入军事斗争准备的具体实践,提高打赢本领。当前深入抓好部队的战斗精神培育,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加强国家利益教育。培育官兵强烈的使命意识。把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作为战斗精神培育的根本动力,坚持用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军事斗争准备的决策指示统一思想、凝聚军心、指导工作,把广大官兵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上来,打牢为捍卫祖国和人民利益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频繁的军事行动中.美军形成了一整套培育官兵战斗精神的机制和方式方法.如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加大物质利益驱动、鼓吹“师出有名”、加强社会保障等,但美军的战斗精神培育依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顽疾”。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社会出现的每一丝变化和“阵痛”都把青年官兵挟裹其中.都不可避免地使青年官兵受到冲击和影响。客观认识和解决社会转型过程中青年官兵不良心理问题,对于凝聚军心士气.激发战斗精神,提高我军履行历史使命的能力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要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凋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诉求表达包括利益表达。所谓利益表达是指某一利益集团或个人提出改变某一政策或继续某一政策的要求过程。我军的利益表达机制在战争时期就诞生了,例如士兵委员会、诉苦运动、民主运动,它们都是我军利益表达机制的雏形,最后形成了“三大民主”的利益表达形式,为官兵表达需求、愿望、利益提供了组织平台,也成为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要建立公平、开放、多向度的利益表达机制,引导官兵以合理、理性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从而更好地维护、实现和发展好官兵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当前.基层官兵的显著思想特征就是主体意识的增强,高度重视自身利益和价值的实现。因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基层思想政治教育观.既强调教育者的主体性,又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使广大官兵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  相似文献   

6.
郭晓鹏 《传承》2014,(5):96-97
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是每一位共产党人、每一名官兵必须具备的精神追求。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激发情感共鸣、利益认同、实践感悟是官兵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当代革命军人应当树牢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精神,始终忘我工作,扎根军营,献身国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强军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本质和核心,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竭力满足官兵的正当利益需求,不断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利益的层次高低是地方立法在进行利益衡量时无法绕过的问题,当体现不同价值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法律选择价值较高的利益优先保护。一般情况下,相互冲突的利益之间,存在一个高低先后的秩序。以对人的重要性的顺次下降为标准,基本利益高于非基本利益,基本利益的排序标准为生命利益、自由利益、生存利益和人身利益;非基本利益的排序标准是更高层次的物质利益和更高层次的精神利益,后者又包括生活舒适利益、生活安宁利益、生活娱乐利益。当然,受利益的时代差异性、文化差异性以及性格差异性等各种因素影响,利益的排序处于基本稳定,又需适时调整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公安研究》2010,(11):90-90
鲁晓明在《法学家》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纯粹精神损害是指自然人于其民事权利未受侵害情况下遭受的精神利益损害。在受害人利益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大趋势下,纯粹精神利益损害赔偿成为各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难以回避的理论难题。纯粹精神损害存在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一、要走出把以人为本理解为以人的物质利益为本的误区。有些单位和领导一讲以人为本 ,似乎仅仅是重视官兵的物质利益 ,改善官兵的物质生活 ,这种理解是片面的。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不仅要重视和保障官兵的物质利益 ,还应尊重和保障官兵的精神利益 ,做到两者的统一。官兵的精神利益 ,主要是指维护好官兵的名誉权、人身权、休息权、健康权等公民权 ,参与连队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以及法律和条令条例所规定的其他合法权益。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青年官兵 ,维护自己人格尊严、民主权利等正当精神利益的渴望日趋强烈。然…  相似文献   

11.
新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预防犯罪工作条例》全面贯彻了以人为本思想,充分体现了预防工作关于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实现和维护官兵利益是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在预防工作中更好地贯彻这一要求.就是要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把官兵的良好愿望和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减少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提高预防工作质量,促进内部和谐稳定,确保部队科学、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赵平俊 《新东方》2005,(1):40-44
矛盾关系是宇宙一切关系中最主要的和起主要作用的关系,在利益关系中也不例外,利益矛盾决定并影响着利益关系的一切具体形式。从广义上说,利益矛盾既指利益的外部矛盾,也指利益的内部矛盾。利益的外部矛盾主要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利益需要之间的矛盾。人们要实现利益和得到利益满足,最根本的就是要进行社会生产,只有不断地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人们才能满足自己的利益需要。同时,这种人们的利益需要又成为生产发展的刺激力和推动力,它刺激并推动生产的不断进行。人类社会的发展,最根本的就是源于社会生产与社会利益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13.
罗超 《前进》2002,(5):42-42
马克思曾经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实现思想就要拥有实践力量的人。政治精神只是一种观念,其本身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政治精神要转化为物质力量,就必须被人们所接受,并通过人付诸实践。人们愿不愿接受,并付诸于实践,又关键取决于政治精神代表不代表人们的利益,不可能设想人们愿意为于自己利益有害的政治精神而奋斗。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现实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官兵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依法服役、主动服役的意识有所淡化,而消极服役甚至逃避服役的现象时有发生。官兵服役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部队的纯洁、巩固和集中统一,影响着我军战斗力的生成、提高和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各级领导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改进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官兵依法服役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世纪行》2012,(5):5-5
一、城市精神的内涵与作用 二、城市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城市精神作为城市的灵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落实。二者关系密切。第一,它们之间是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关系。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带有国家原则性的指导思想.城市精神则具体体现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城市精神必须统筹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城市利益和国家利益.这就要求城市精神培育必须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龙迎伟  谭培文 《求索》2011,(10):104-106
观念一开始便受到利益的纠缠,资产阶级的特殊利益与其抽象观念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抗,而正确的观念既源于现实的利益也需要现实的利益的支持,现实的利益同样需要正确观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王娜加 《前沿》2009,(8):69-72
传统人格权理论固守精神利益的禁锢,对人格的财产利益不予认可。随着人格之伦理价值逐渐外在化和扩张化,其财产属性和商业化趋势渐浓,这促使了人格权制度的变化。各国立法对人格所表现出的直接财产性均普遍关注,在不同国家的保护模式中美国和德国的较具代表性。重新分析传统人格权理论,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人格权制度保护人格的财产利益。  相似文献   

18.
申滢 《桂海论丛》2008,24(4):13-16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益群体利益博弈不可避免,如何协调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制定出更符合人民大众利益的政策,是摆在政府面前的关键任务。在各种各样的利益群体面前,政府首先要整合和消解利益群体矛盾,提升政府能力建设,同时,政府需要提供利益表达机制的制度框架,让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能够得到更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政治稳定意味着政治生活的有序性和连续性。利益与政治稳定密切相关。在当代中国,利益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的实现以及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把政治稳定与构建和谐的利益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构建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公正的利益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   

20.
物质利益是一根敏感的“神经”,梳理好这条脉络,是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善于从利益动因上分析官兵的思想变化,善于把握新时期官兵利益观的特点,引导官兵正确对待物质利益,对更好地履行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为“打得赢”、“不变质”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可靠政治保证的重大使命,对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正确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必须处理好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动因,正是这种利益行为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