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旭辉 《法制与社会》2011,(20):200-200
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利益群体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合理性,利益群体可以很好的成为民众诉求利益的渠道,利益群体能够成为政府与大众的沟通中介,使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人们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利益群体能够很好的扮演着政府和民众间桥梁和纽带的角色,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私营企业工人群体在市场竟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加之受自身思想影响,面对劳动保障、待遇不公等问题时,自身的利益表达就会受到限制。本文通过对私营企业工人群体的集体意识、利益表达渠道和强者与弱者的平衡三个方面来分析工人们的利益诉求,以期发挥工会的作用,把缺少整合的工人群体组织起来,平衡私营企业工人群体和企业主的利益,做到共赢。  相似文献   

3.
李刚 《行政与法》2007,(1):126-127
一、构建利益平衡机制,调整利益格局随着我国的各项改革向纵深发展,原有的利益关系、利益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于不同利益主体对利益有不同的追求,使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利益结构表现更加复杂多样,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层出不穷,这给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事实上,在社会发展中,经济利益关系是社会各种关系的基础,经济利益关系与社会关系之间是相互协调、存在内在联系的,如果这两者间出现不和谐,经济利益关系不适应社会关系发展的要求,必然产生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由于经济利益关系失衡而产生…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结构和利益的分化不断加深。政府代表全体公众利益的前提是其利益能够充分表达,不同群体的利益能够被充分地反映。但现阶段工人利益表达存在着被动性、非组织化、非制度化和分散化等问题,这不仅导致了劳资关系失衡,而且加剧了社会矛盾和冲突。在当前利益格局调整的关键时期,强化工会利益表达功能是通过社会利益均衡机制维护工人群体利益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沈烨 《人民调解》2008,(12):34-35
现实生活中,由于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差万别.人们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一些社会成员或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出现.使得新时期的各类矛盾纠纷呈现出主体多元化、成因复杂化、表现多样化及结构交叉渗透等新特点。这些纠纷常常表现为群众诉求的自私性与行为方式的违法性相交织、多数群众的利益与个别人的无理取闹相混杂、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相交错的特征。如何才能真正使利益诉求得到统筹协调,使矛盾关系得到妥善处理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群众评议法来解决此类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群体性事件多发的态势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是广东省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产物。社会发展的断裂、利益表达机制的缺乏、群体利益冲突的增加是群体性事件多发的根本原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利益表达机制、社会危机应对机制、全面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是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黄韬 《法人》2006,(11):28-29
在当前我国《邮政法》的修改过程中,各利益群体对于规则的博弈将决定未来的利益分配格局;而此次修法的种种是非也将会促进我国立法体制的演进  相似文献   

8.
农村群体性事件成因的法社会学求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当代中国的农村群体性事件系社会转型过程中,基于“三农问题”的隐性矛盾和显性冲突而引发的,具备一定数量、规模的且特定利益诉求相同或相近的农民,在其利益受损且制度性利益表达机制和维权渠道不畅的情形下,而采取的非常化群体性抗争的行为状态。从法学与社会学、政治学的立体视角,以法社会学的方法力求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发现规律,在既定的规则中观察和理解社会,以群体关系为基础,深入研究这类群体事件成因,对于加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关注农民的经济权利、社会权利与政治权利生态状况,及时缓解农村社会矛盾,确保社会和谐有序、减少社会损失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调适各种利益关系。调适利益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但是,人的利益需要总是无限的,现实社会的利益满足能力又总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公平合理地配置社会利益。社会利益配置得是否公平合理,通常情况下并不能以所有的人都能够同时获得利益满足为标准,只能以利益配置优先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为标准,也就是说,按照社会的发展需要配置社会利益,往往会暂时损害或牺牲某些阶层、某些群体和某些个人的利益。要想解决好由利益关系引发的社会矛盾,一方面,需要倾听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不断克服社会利益配置缺陷,提高社会利益配置的公平合理程度;另一方面,就是要建立核心价值体系,用核心价值观说服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和不同个人,使他们增强对现行利益配置方法的理解和认同。核心价值观是合理配置社会利益的公平尺度,是实现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和不同个人利益认同的文化平衡器。  相似文献   

10.
杜建国 《中国公证》2012,(10):23-26
“涉群体性公证”并非专有的法律名词.仅是行业内部对公证事项或其公证结果影响某一特定群体利益的一类公证事项的总称。本文所述“涉群体性公证”是指公证申请人一方为特定个体、另一方为特定群体.双方基于同一事实共同办理的公证事项,或公证申请人为特定个体、基于某一事实或为单方履行职责办理公证.而其公证结果影响到某一特定群体利益的公证事项。  相似文献   

11.
论点辑要     
《中国审判》2011,(9):61-61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问题多种多样,各种利益诉求千差万别。如果从源头上寻找原因,可以发现,中国的这些社会矛盾问题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公所造成的。任何偏离、损害社会公正的做法,均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和加重社会矛盾问题。只有建立起公正的利益协调机制,才能消除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隔阂,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问题,从而实现社会的安全运行。这种利益协调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其一,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渠道不应是阻塞和狭窄的,应当是畅通、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上有多种角色,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归类到某个角色甚至多个角色上去,其中包括职业带来的角色,并无可避免地带有与这种角色匹配的特定心理。不仅如此,同行之间存在的"利益相关"(利益共同体)以及或许有的亲情,还会产生与特定角色群体相关联、处理群体间彼此关系的规则与潜规则。其中有一项潜规则世人不可不知,就是沉默法则。  相似文献   

13.
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赌球、假球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足球运动历来是世界第一运动,参与的人多、影响力大、球迷人数众多。足球场自然成了各种利益群体相互角力的场合。为了各自的利益诉求,这些不同的利益主体粉墨登场。为了赌球可以向裁判行贿,甚至可以向自家球门射门:为了冲超或保级,可以买足球比赛的胜负。为此,不惜花费重金或者请对方到自家俱乐部免费训练。参与赌球、  相似文献   

14.
陈星宇 《法制与社会》2011,(36):110-111
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这些群体之间的权利及利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距,差距导致了社会冲突的发生。为了减少社会冲突,缓解社会矛盾,在司法中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一视同仁,而是对于特殊群体的差别司法,以保护特殊群体的权益。但我国的差别司法还处在发展阶段,相关规范也不成体系,且对差别司法还存在诸多争议,因此对于差别司法还需要多加探索。  相似文献   

15.
孔悦 《江淮法治》2010,(10):21-21
每一枚硬币均有两个方面,凡事亦不例外,有支持的一方,必然有反对的一方,整齐划一,千篇一律非事物常态。在如今我们这个各种利益群体已经形成,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更是如此,何况在诸路“大仙”均已进场各显神通、态势复杂的房地产行业。  相似文献   

16.
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社会矛盾纷繁复杂,农村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农民群体的利益表达备受关注。通过对目前农民利益表达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在畅通农民利益表达渠道、优化农民利益表达结构、完善农民利益表达配套机制等方面健全相关法律机制,完善农民利益表达制度化、法制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经济法的社会利益考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昌麒  陈治 《现代法学》2005,27(5):16-26
本文试图提供这样一种分析的框架:将社会利益置于干预者、社会利益与个体成员的三元维度之中,考察社会利益如何在干预者与个体成员的互动博弈中获取生存空间,进而从社会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关系中推出本文对社会利益的基本界定;这一界定将社会利益看成不确定多数个体利益相互平衡、协调的产物;这种解读与经济法界域下实质正义的思想恰可相互佐证。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社会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利益分化和利益纠纷不断加剧,各种社会矛盾叠加凸显,涉及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教育医疗、三农利益、劳动争议、社会保障、房地产、物业管理等民生问题的矛盾不断增加;违约、侵权、损害赔偿、离婚、抚养、赡养、家庭财产分割等矛盾纠纷更是层出不穷;引发“民转刑”案件和群体眭事件的种种...  相似文献   

19.
利益矛盾和冲突不仅是社会转型期国家的显著特征,同时,也是形成不受以往制度约束的和谐环境的重要前提。本文以分析和谐社会利益制度的法律根源作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从利益博弈的机理层面上探寻利益制度形成的逻辑起点和实体条件,以及政府如何在利益群体博弈过程中作出创新性的实验安排,进而为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力量,以及进一步提高政府执政合法性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实践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刘志铭在《南方日报》撰文认为,近来在讨论改革的阻力问题时,人们几乎众口一词提到既得利益集团。事实上,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上更是如此。目前中国至少已经存在三大既得利益群体:以贪腐官员为代表的权贵利益群体、以垄断企业为代表的垄断利益群体和以房地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