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浅析群体性事件的命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群体性事件"的名称自建国来历经"群众闹事"、"治安事件"、"突发事件"、"紧急治安事件"及"群体性治安事件"等称谓,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我国目前的群体性事件绝大部分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维权行为,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以人为本,正确看待这一在社会转型时期激增的现象,正确定义"群体性事件",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群体性治安事件对社会治安的影响,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特点、原因,以及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3.
群体性事件相关概念之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不同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国内外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有一定差异,我国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目前,有关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就存在着集群行为、治安紧急事件、群体性治安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等多种称谓。本文对国内外各种有关群体性事件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系统梳理,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揭示群体性事件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处于群体性治安事件的高发期,如何正确的预防和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应当准确定位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含义和性质,理性分析目前群体性治安事件的表现形式和社会影响,坚持以预防为主,完善预警机制,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相关部门协同作战,快速控制,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力量,应当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积极预防和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  相似文献   

5.
群体性治安事件是社会管理部门的工作术语 ,指的是“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 ,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为了对群体性治安事件进行规范的学术研究 ,有必要对群体性治安事件进行社会学探讨。群体性治安事件是一种适应性社会行动 ,是一类违法的集合行动 ,是可以进行规范的社会学研究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6.
群体性治安事件是我国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对抗性、激烈性和复杂多变是其主要特点。人民警察作为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第一道防线,应熟练掌握各种基础防暴队形,并能在不同处置任务中灵活、有效、合理地加以运用,以有效地控制和打击群体性治安事件中的暴力行为。  相似文献   

7.
运用心理学知识研究群体性治安事件的需求和现实,其间存在着强烈反差。就研究的视角而言,“去个性化”应作为考察群体性治安事件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同时,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临场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可采用四步模式。  相似文献   

8.
谈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特点及预防处置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群体性治安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棘手问题。必须建立健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的运行机制,有效地解决各类突发性事件,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9.
社会稳定问题中的群体性治安事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多数情况下,经济因素是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导火线,但是,有时政治因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复杂的过程,先期处置科学合理,就能够尽快平息事态。  相似文献   

10.
群体性治安事件诱发原因错综复杂 ,具有长期性、反复性。近年来 ,湖南省在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但基层工作薄弱 ,信息工作滞后 ,处置时机把握等问题值得深思。当前处置群体性治安案件 ,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正确认识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治安案件中的主要任务 ;(二 )明确职责 ,建立、健全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工作责任制 ;(三 )把握正确的处置原则 ;(四 )准确充分地运用法律武器  相似文献   

11.
也谈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妥善处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发生近年呈上升之势 ,本世纪初期也不会下降。妥善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是公安机关的重要任务。处置工作中 ,应注意 :情报信息要灵 ;要严格区分事件性质 ,因情施策 ;要严格依法 ,冷静稳妥 ;要始终坚持教育为主 ;打击处理要“少、准、狠、快” ;要有处置预案 ;要深入群众 ,相信和依靠群众 ;要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形成处置工作的整体合力 ;要加强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的队伍建设 ,做好警务保障工作 ;要坚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冲击铁路拦车断道事件,不仅扰乱铁路运输,而且破坏社会秩序、影响国家政治形象.拦车断道事件发展演变到90年代,已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根据这些新情况,应采取更加积极的预防和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3.
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是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体现,是现阶段各级领导面临的重大课题。要正确认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性质,避免先入为主,随意定性。面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要掌握处置主动权,掌握现场控制权,掌握舆论引导权,做好善后工作。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最根本的在于工作重心前移,切实提高预防化解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和化解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矛盾和问题,把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4.
群体性治安事件是我国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灵活运用各种战术手段,并结合各种队形及装备的使用,是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现场控制.是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为控制群体性突发事件现场形势而进行的指挥活动。公安机关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中,首先要保持信息来源的稳定、畅通。其次要采取内外警戒、现场处置、法制宣传、现场取证的方式方法,进而恢复社会秩序,平息事态。第三要尽快了解两个“核心”。一是“事件核心”,即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根源和导火线;二是“人物核心”.调查事件的发现者以及引发该群体性事件的目的,仔细查明发现事件的核心人物的背景和企图,重点施策.分化瓦解。  相似文献   

16.
构念分为反映性构念和形成性构念。关于公共服务动机是形成性构念抑或反映性构念,学术界存在部分共识,即均认为公共服务动机一阶构念是反映性构念,但对于公共服务动机二阶构念是反映性构念还是形成性构念,学界尚存在争论。研究发现,就公共服务动机而言,“一阶反映性二阶反映性构念”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预测能力与拟合度均高于“一阶反映性二阶形成性构念”,我国基层公共行政背景下公共服务动机与其一阶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向是从公共服务动机到一阶潜在变量,公共服务动机应该被定义为“一阶反映性二阶反映性”构念。公共管理研究者在未来研究中可认真考虑公共管理领域构念的性质以及形成性构念或反映性构念的假设对模型之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疆高校多是民汉学生混合模式,具有学生民族成分复杂,学生文化背景多样等特点不同于其他高校的特殊性。近年来时有发生的敏感性群体事件更是具有明显的社会气候性、高度紧急性特点和规模化、组织化趋势,使得公安机关处置的难度大,风险更大。这要求公安机关不仅要树立大局意识、充分把握民族政策、法规,更要做到依法处置,柔性处置,因情施策,策略灵活,方能实现妥善处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公共突发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心理影响提出了社会心理效应"心理地震"理论模型,并且对心理效应产生的过程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公共突发事件发生的不同时期,针对不同的人群提出了相应心理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9.
A construct is a phenomenon of theoretical interest, and is divided into reflective construct and formative construct.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is a constructive or reflective construct, and there is some consensus among the academic circles that the first order of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is reflective.But there is a debate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two order construc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predictive ability and the degree of fit of the "first order reflective and second order reflective" conception of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i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re higher than the "first order reflective and second order formative".The dire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and its first-order potential variables in the context of grassroots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China is from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to first-order potential variables, and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should be defined as a "first-order reflective second-order reflective" construct. In the future, researcher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should carefully consider the nature of the constructs of public management and the effect of the nature of the constructs on the model.  相似文献   

20.
论处置群体性暴力事件的防控行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群体性暴力事件具有诱因复杂、变化迅速、规模较大、处置复杂等特点,处置这类事件要贯彻坚持党委的领导、正确区分矛盾的性质、依法处理等原则,要严格按照群体性暴力事件防控战斗的具体要求,做好群体性暴力事件发生之前、之中、之后的各项防控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