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保障法及其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保障法及其完善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罗思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第70条)。“国家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兴建公共福利...  相似文献   

2.
张新民 《现代法学》2005,27(4):142-146
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的物质条件,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监管是社会保险系统的“免疫系统”。由于在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政府的监管能力和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模式上的差异,各国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监管法律制度不尽相同。各国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模式、监管理念、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和监管绩效等方面呈现出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著名经济学家萨谬尔森说:“经济学有个非常有力的工具,被称为供给与需求理论。这一理论说明消费者的偏好如何决定商品的消费需求。同时企业成本又如何成为商品供给的基础。”在律师服务市场中,当事人是律师服务的消费者,而律师是律师服务的生产者。经济学家马歇尔指出:“医务人员、家庭仆人以及直接为?肖费者提供服务的所有人的工作的需求,在性质上与做直接消费的商品的需求相同.这种需求规律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研究。”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稳定的基金制度,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可靠的物质基础和后盾。建立基金是发挥社会保险互动调剂职能的需要,是发挥社会保险储备积累、经济预防职能的需要,是增强社会保险经济实力的需要,也将有利于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本文在分析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双失灵”是对西方管制经济学中市场调节——市场失灵——政府管制——政府失灵——市场调节这一理论形成过程的概括。然而这一理论思路却存在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并且使经济学理论和实践陷入对市场和政府的两难选择。针对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不足,可用法经济学分析的方法和理论,为“双失灵”难题的解决找到答案,即以法律规制解答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险法》扩大了社会保险的适用范围,确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险法律体系,明确了社会保险的国家责任(义务),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明确了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制度,完善了基本养老保险的领取条件并建立了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对接,规定了医疗保险基金和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和追偿权制度,规定了社会保险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7.
姜涛 《政治与法律》2023,(4):113-129
刑法的明确性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也是宪法上法律保留原则的子系统,包含着“明确优于不明确”公式。这一公式揭示了法条竞合中特殊的刑法适用规制,可以有效破解口袋罪之扩大适用的难题。基于构成要件明确性原则,当口袋罪与具体个罪均涵摄某种行为时,应优先适用明确的具体罪名,以防口袋罪发展成为“万能罪名”。运用“明确优于不明确”公式,可以化解罪数理论所不能解决的口袋罪与具体个罪之间的法条竞合难题,使法条竞合规则创新发展成为“特别法优于一般法”“重法优于轻法”“明确法优于不明确法”的三元格局。基于口袋罪适用中的常态扩张难题,刑法教义学需要确立“明确法优于不明确法”的适用规则,以使口袋罪的适用形成一种“倒金字塔结构”,并根据口袋罪之保护法益的分级,正确确定“明确优于不明确”公式适用的例外情况,严格限制口袋罪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第一条 为了保障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规范和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根据国务院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户、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户、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以及其他与社会保险基金有关的帐户收支和结余情况的监督,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9.
“精算平衡”和“预算平衡”处于复杂的法律逻辑关系中。精算系社会保险的决策工具,旨在将社会保险长期收支关系的测算结果演变成为法律,预算系社会保险法的实施工具,应当在精算的基础上编制短期内的基金收支状况,并接受代议机关和参保人的民主监督,因此,精算制度可以作为测算社会保险收支的工具,预算平衡应当作为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原则。德国自治管理模式下的社会保险仍然遵循预算平衡原则,不能将该国政府预算案中无详细的社会保险预算作为确定精算平衡法律原则的论据。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和提高统筹层次的政治目标,未来仍然应当保留现有法律对预算平衡原则的规定,同时完善相关的收支项目并建立民主化的实施机制;待社会保险制度定型之后,亦可以考虑将精算制度“入法”。  相似文献   

10.
昆明环境保护审判庭成立迄今一年多来,因诉讼成本高等难题,环保公益诉讼受理数一直为零。面对“零公益诉讼”尴尬,6日记者从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该院与昆明市环保局等部门正联手建立“环境公益诉讼救济基金”,破解公益诉讼成本难题。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解决方式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是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术界和实务界通常主张“撤销在后权利”。然而,撤销在后权利这种方式存在着种种缺陷。从法经济学和民法善意取得原则出发,解决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应区分“善意”与“恶意”。对于“善意”之情形,可实行强制许可以达到效益最大化;对于“恶意”之情形,则应撤销在后权利以保护正当权利。  相似文献   

12.
部分学者为了废除死刑,使用理论论证和举国外的实证研究证明死刑不具有有效的威慑力,笔者在对这些学者的证明一一反驳之后,利用法经济学分析举证责任,解决“死刑是否具有有效的威慑力”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3.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时代呼声面前,法学理论工作者怎么办?以我之见,我们应深入、系统地研究改革中的法—经济现象,法—经济制度及其变迁,法—经济与法—政治、法—文化等社会现象和制度之间宏观或微观,静态或动态的关系,创立以中国法—经济为研究对象的法—经济学。本文就法—经济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略述己见。一、法—经济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法—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前提是,法的关  相似文献   

14.
法官和律师间的关系是现代司法活动中最常见、最敏感、影响最深远的一对关系。规范二者关系.既是法官队伍建设要求,更是现实的迫切需要。本文从确立司法公正要求规范二者交往关系的大前提。通过分析,指出目前现有规范——“隔离带”的缺失与不足。针对不足,引入法经济学分析方法,重新审视我国的法治本土资源.并深入到人性根源,直击问题本质——打通一条解决问题的道路。法经济学的三柄利器为我们提供了问题的解决思路:供求分析法要求提高司法公平正义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台湾地区,近年来法律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而言,台湾法学界对法律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接受程度还十分有限。从知识产品生产的供需关系进行分析,影响法律经济学这一特定法学知识生产的“供给”因素包括了法学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法学研究历史发展的路径依赖;而“需求”一端则主要表现为当下的法学学术体制以及学术界之外的种种社会因素。随着学术研究的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法律经济学方法有望在未来对台湾的法学学术研究产生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险工作是各级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被称为社会的“稳定器”,经济的“减震器”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依法加强社会保险执法工作,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由于目前社会保险执法缺乏强制手段,致使我国社会保险现状已明显滞后经济发展。突出表现在社会保险覆盖面明显不足。以养老保险为例,  相似文献   

17.
张国炎 《检察风云》2012,(12):12-14
为有效加强监管,各级政府不仅要及时成立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审计机关等对养老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必须实施监督。同时我们还要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责,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包括成立养老基金的风险基金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屡屡发生截留、挪用、欺诈社保基金案件,说明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只有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法律体系;进一步明确监管主体的职责;确立垂直监管模式及健全监管机构的设置;加强社会保险基金信息披露,才能确保我国社保基金的安全与完整。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保险基金被称为作为百姓“保命钱飞,然而近年频频出现问题,暴露出我国社保监管主体的弊端。本文结合国外社保基金监管主体模式,对我国现行模式进行了评析,并提出了完善我国保险基金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雯 《中国检察官》2008,(12):72-73
随着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南现收现付制向积累制的转变,社会保险基金积累的规模越来越大。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制度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一个重大课题。借签国际先进监督经验,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体制,是保护参加保险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安全稳健运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