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东菊 《理论月刊》2012,(2):134-136
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承担责任,我国已有的地方立法规定不明确。根据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及志愿服务对象之间的不同关系,职能组织型志愿者组织应承担雇主替代责任,社团组织型志愿者组织应承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当志愿服务对象与志愿服务委托人不一致时,应由志愿服务委托人承担替代责任,志愿者组织有过错的,应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志愿者对造成损害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志愿者组织、志愿服务委托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依法向其追偿。  相似文献   

2.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深入志愿服务活动的认识。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深入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志愿服务形式、工作机制和领导机制等。先后开展了3次志愿服务活动的培训,邀请专业部门、志愿者先进组织负责人对志愿者进行授课,培训志愿者2000余人次。  相似文献   

3.
近来.河北省承德县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建文明县城和“六项和谐创建”活动。广泛组织和发动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老年志愿者、党员志愿者、红领巾志愿者、白衣天使志愿者、职工志愿者5000余人,以“共献爱心、共创和谐”为主题,集中开展六项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南沙区(以下简称南沙)志愿者服务活动始终坚持社会化的价值诉求,形成了12345的基本经验:一个目标、两项功能、三个共识、四个统一、五个转化,这些经验促进了服务活动的良性发展。但也存在志愿服务理念的社会误读、志愿者来源较简单且狭窄、志愿服务过程呈现临时性、志愿者管理经验相对缺乏等不足,因此还可以在服务环境优化、志愿者群众化、服务手段多元化、服务管理合作化等方面继续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青年志愿服务发展迅速,在志愿服务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组织社会学的视野下,从保障机制的视角出发,通过相关实证调查研究发现,由于组织运行系统、组织支持系统和组织环境系统等层面的保障措施不完善,青年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并据此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青年志愿者服务的保障机制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6.
李晨 《青年探索》2009,(1):48-52
志愿者服务工作在中国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以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契机,我国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奥运会的吸引力毋庸置疑,然而,奥运会结束之后,志愿者的服务意愿如何、激励机制如何建设等问题亟待研究。本调研的着眼点在于奥运城市志愿者这个群体坐标和“后奥运”时代这个时间坐标。调研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着力研究奥运盛会之后,城市志愿者的服务热情、服务意向、影响城市志愿者继续参与日常志愿服务的因素等问题。调研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对“后奥运”时代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实施、激励机制建设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残疾人》2013,(2):18-18
近日,山东济南槐荫区志愿助残联络站在绿苑福鼎老年公寓,举行“七彩虹”志愿助残服务银行成立暨一专两员志愿服务基地揭牌仪式。一专两员、老年人及志愿者代表42人参加活动。  相似文献   

8.
蒋巍 《广东民政》2009,(9):42-42
志愿服务是指不以获得报酬为目的,以自己的时间、知识和技能等,自愿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的行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广东青年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志愿服务。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下,我省志愿服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点到面蓬勃发展。广东志愿者们的足迹已经从省内扩展到省外乃至世界。目前,依托全省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已经建立并在不断完善。由于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志愿者组织及志愿者开展的志愿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微观需求,弥补政府与企业、行政与市场之间的空隙,扮演着社会服务的补充和合作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提升服务水平,加强青年志愿者专业化、系列化建设。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青年志愿者进行了系统的服务技能培训,目前已形成了由淮北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统筹组织,各专业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具体实施的志愿服务网络。如青年卫生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从2000年起开始实施至今,累计提供医疗服务14万多人次,并为当地农村培训了一大批医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群众看病难、  相似文献   

10.
大事记     
《精神文明导刊》2010,(11):63-63
9月18日,中央文明办在贵阳召开“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座谈会。会议认为,“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活动开展半年多来,全国已有49个城市举办了启动仪式,1000多个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广泛组织动员社区居民特别是低龄老年志愿者结对帮扶高龄空巢老人,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有力促进了文明健康社会环境和融洽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建研究》2011,(12):50-51
近年来,河南省漯河市把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作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建立参与广泛、内容丰富、活动常态、机制健全的党员志愿服务体系,创新党员志愿服务的新途径。一、建好队伍,形成党员志愿者服务网络。加强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在招募方式上,由党员提出申请,基层党组织负责分类、汇总。市里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团,以县区为单位设立6...  相似文献   

12.
张昊 《今日浙江》2020,(6):44-45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冲锋在前的党员志愿者、迎难而上的社区志愿者、勇于担当的巾帼志愿者、各展所长的专业志愿者……在宁波,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以“最美逆行者”的姿态,汇聚起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志愿力量,共同守望春暖花开。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导刊》2010,(6):37-37
一、弘扬志愿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 一是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在春节、清明、端午等节假日,广泛开展“亲情陪伴”活动,陪伴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共度节日。目前,全区组织1200余名社区志愿者到家走访、打扫卫生、拉家常、包饺子、表演节目等,给他们带去了欢笑。  相似文献   

14.
征稿启事     
《中国残疾人》2011,(2):68-68
近几年,全国志愿者助残活动风起云涌。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全国助残志愿者人数已达530万,各类民间助残组织不断壮大,成为志愿助残的重要力量。全国省、市、县、乡、村普遍建立了志愿助残服务组织,建有县级志愿者助残联络总站2183个,乡(镇、街道)联络站28034个,村(社区)联络点27.4万个。  相似文献   

15.
孙元 《青年探索》2008,(1):61-64
一直以来,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都存在着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不明确的问题,尤其是权利方面,很多志愿者在付出大量精力和时间的同时接受相关教育、培训的机会却并不多,工作中获得的相应保障太少。这些问题都成了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志愿者一方面投身志愿服务,另一方面却因此造成自身利益损失,根本原因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相关的政策乃至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16.
《时事报告》2005,(1):18-20
去年8月,第一批6000名大学生志愿者踏上了西部志愿服务之路,今年7月下旬,第二批10193名(含2003年招募的二年期志愿者3981人)又满怀激情奔赴西部212个县的乡镇一级岗位。由团中央、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正在深入推进,并且愈益受到在校大学生的高度关注。怎样认识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实施?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行动来对待这项计划?各种思考引发讨论。为此,本刊特邀负责组织实施这一计划的团中央、教育部有关同志,以及两位曾去过西部的志愿者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17.
《青年探索》2014,(2):F0003-F0003
<正>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推荐语:为了给广大志愿者提供专业化、科学化的培训,广州团市委、广州志愿者学院先行先试,在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标准化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组织编辑出版了《志愿服务岗位能力培训教材》(全四册,80余万字)。本教材根据志愿者的服务时数与岗位角色,分层分级,由浅入深,为不同的志愿者提供相应的学习内容,是一套系统化、专业化较强的志愿者培训教材,也是广大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时不可多得的参考书。谨向有志于志愿服务的各界朋友推荐阅读此书。希望广大青  相似文献   

18.
策勒县加麦社区的孤寡老人家中正在上演着一场别样的温暖。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策勒县组织志愿者们深入社区开展了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12,(12):33-34
一、巾帼志愿服务机制化,延伸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工作臂膀一是建章立制夯实基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对深入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加强队伍建设,制定管理办法,明确服务内容,建立了巾帼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考核制度。全区各级妇联组织积极成立巾帼志愿者协会,巾帼志愿服务以“拥有一支骨干队伍、设立一个固定场所、唱响一个主题口号、建立一套规章制度、开展一系列特色服务”为标准有序展开。二是建网络扩队伍。调动和整合全区妇女志愿者人才资源,由各级妇联干部、有关部门妇女工作者、女党员、巾帼建功标兵、三八红旗手组成了法律援助、医疗救助、文化宣传等461个各具特色的巾帼志愿者服务队,15888名巾帼志愿者活跃在基层。  相似文献   

20.
韩芸 《青年探索》2010,(2):12-15
近年来,我国志愿组织蓬勃发展,志愿服务正在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志愿精神成为被许多人认同的一种价值取向。志愿服务在应急工作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从理论上开展对应急志愿服务和应急志愿者的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应急志愿服务的法律环境和建立合理的志愿服务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