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不要加强以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刘社会主义道德(以下简称道德)建设呢?回答应该是完全肯定的:经济体制要转换,道德旗帜不能丢;市场经济的上空不能没有道德的旗帜!然而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当前在这个问题上有些人还存有不少模糊认识:有的认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要抓好法制建设就行了,不需抓道德建设”;有的认为“搞市场经济必然开展竞争,而竞争就不能讲道德”;也有的认为“市场经济就得讲赚钱,而赚钱怎么能讲道德?道德良心…  相似文献   

2.
“好人主义”并不好杨敏之近年来,在我们党和政府的一些组织中,好人主义有所泛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法宝似乎不那么灵验了。这不仅严重冲击党纪国法的严肃性,也降低了社会的道德水准,危害人们的良知;不仅影响党风廉社建设,也毒化社会风气。对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张红娟 《前进》2002,(2):29-30
导干部的从政道德,是在从政实践中表现出的个人素质。正确对待职务、岗位、权利和责任,是从政道德的实质所在。因此,从政道德是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综合反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新时期我们党应该成为“三个代表”,不解决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问题,要成为“三个代表”就是空话。一、从政道德建设离不开民主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决定党的威信和人心的向背。良好的从政道德可以密切干群关系,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促进党的事业健康发展;不良的从政行为则会丧失人心,涣散斗志,败坏风气,甚而危及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4.
“德不责众”是我杜撰的一个新词儿。所谓“德不责众”显然从“法不责众”比附而来.是说这样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从个体角度说,明知一种行为背离道德标准、道德要求,却明知故犯、照样去做;从社会角度说.是因为大家都如此,所以不作道德谴责.对其听之任之、麻木不仁。个体的背德行为根源于从众心理和社会的“德不责众”的道德评判现象。  相似文献   

5.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然而,一些地方和单位却不敢真正开展批评,批评同志时,不是点名批评,而是采取吃“大锅饭”的方式,含含糊糊,非要把话磨圆了再说,讲虚不讲实,讲远不讲近,讲面不讲点。群众称这种现象是“一人有病,大家吃药”。出现批评吃“大锅饭”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条:一是“多栽花,少摘刺,留着人情好办事”一类好人主义的影响。二是生怕被批评的同志翻脸,影响感情,影响选票,不讲原则讲关系。三是自身不过硬,怕引火烧身,自找麻烦。批评“吃大锅饭”,是一种庸俗的作风,是党性不强、党风不正的表…  相似文献   

6.
现实生活中.有的官兵诚信意识淡薄.把诚实守信看作是“犯傻”,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说成是“老土”.甚至别而远之。相反,对那些夸夸其谈.说话不着边际的人崇拜有加。有的说话不算数.诺言不兑现;“台上讲真理,台下讲歪理”.对人一套,对己一套;把自己从来都不信的道理说得天花乱坠.还要求别人接受。说到底.就是缺乏诚信。  相似文献   

7.
组工干部应该做党性最强的人 李源潮同志先后就组工干部讲党性的问题讲了三句话.第一,“党性不强的干部不能当组工干部”;第二,“组工干部必须做党性最强的干部”;第三,“最讲党性的干部才能成为优秀的组工干部”。为什么组工干部要做党性最强的干部。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概括起来就是“四性”:  相似文献   

8.
“党管干部”的一些认识误区 近年来,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遗憾的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们“党管干部”实践出现了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从观念上讲,归根结底是由于对党管干部原则的认识不正确、不科学、片面狭隘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我先说,我叫宫伟杰,我给队里提四条建议:一是内务卫生可以搞得更好一些,做到整齐划一,这可以培养队员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二是请销假制度必须严格执行,现在有的队员外出只请假、归队不销假,有的还超假;三是队员违纪后不能只是扣罚奖金,还应让其在全体大会上作检查,这样有利于从思想上认清违纪的危害性;四是有的队员不注意个人卫生,这也是不文明的一种表现,希望队长在点名时能够讲一下。”“我讲几句……”“我也说几句……”发言一个接着一个,气氛热烈而祥和。这是2月20日下午发生在中国人民大学保安中队的一幕。中队长韩…  相似文献   

10.
这里有两则有关领导干部“怒斥”不正之风的新闻。一是湖南省省长张云川在参加省政协分组讨论时,怒斥一些干部腐败的现象。张云川说:“听说长沙某个政府职能部门很多科级干部甚至科员都开着豪华小轿车上下班,这样的问题一讲就让人冒火。国家公务员一个月只有一两千元工资,这样的怪现象很不正常。这样的干部应撤掉!”一是安徽省常务副省长张平在全省统计局局长会议上指出:“虚报浮夸和瞒报漏报都是腐败行为!质量是统计的生命,须真实可靠,不能出假数!”(以上两则新闻俱见1月17日《扬子晚报》)领导干部怒斥不正之风,这样的新闻多起来,着实令人…  相似文献   

11.
杨孔柱 《群众》2012,(4):88-88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是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条重要措施。可是,有些党员干部却反其道而行之,“讲迷信不讲马列,讲假话不讲真话,讲别人不讲自己”,群众称他们是“另类三讲干部”。  相似文献   

12.
刘少奇同志在长期革命斗争生涯中,极为重视干部问题。他强调,没有干部,我们党的纲领与政策,就不可能通过群众去执行,就不能完成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过去,没有我们党这大批干部的牺牲奋斗,人民事业就不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在今后,如果没有我们党全体干部的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近期刊登王长江的文章说,“党管干部”是实现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的一项根本原则。但是,在对“党管干部”的理解上却存在不少误识。这些误识,是导致实践中干部任用不科学、甚至同人民公认原则相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党管干部”不能同公众对干部的选择权相违背。只有按照这个思路来任用干部,才能使“党管干部”科学化。“党管干部”管得是否科学、有效,在  相似文献   

14.
张鸣  温宁 《现代领导》2005,(9):39-39
在晚清重臣中,张之洞属于跨世纪的人物。从流传下来的照片看,他是个一把胡子的干巴老头,没有什么招人喜欢的地方,当然也没有什么讨人嫌之处。说他是可人,当然不是因为长相,而是此老的为官之道。做京官,属于“清流”(同光之际,清流是朝廷一景,人称“青牛”,与之谐音喻此辈,经常激浊扬清。讥讽时政,尤其好跟那些办洋务的地方督抚为难),有敢言之名;做疆吏,属于能臣,有洋务之功,过了半个多世纪,毛泽东还说中国的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就是不跟外国人谈判。不签条约。  相似文献   

15.
保持组织部门的纯洁性王教法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党的组织部门的干部都是经过认真挑选而来的,素质较高,比较可靠,只管大胆使用;组织部门是“清水衙门”,没有产生拜金主义和腐朽作风的物质基础,是“一方净土”。这些议论尽管有些绝对,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党的组织...  相似文献   

16.
学会妥协     
一位首长在干部集训班上,语重心长地讲了这样一番话:“一个干部不怕他有缺点,最怕的是他没有责任心;如果一个干部没有责任心,那么,这个干部也就没有培养的价值,成就不了什么事业。”这话的确耐人深思。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发出号召,要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这个“高素质”就包涵了优良的道德素质。加强干部的道德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以干部道德的三个层次为重点,注重学习和实践,努力使每个干部都成为具有道德自律的人。一、“做官先做人”“做官先要做人”,“做人之道”是“做官之道”的前提和基础,是干部道德的最低层次和最起码的要求。干部的“做人之道”主要是干部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人品修养。加强人品修养,首先要解决好“做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中所说的“一…  相似文献   

18.
论“讲台阶”和“不抠台阶”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说过,选拔任用干部“要看资历但不唯资历,要讲台阶但不抠台阶”。这一重要思想深刻地揭示了“讲台阶”和“不抠台阶”的辩证关系。它体现了干部成长的客观规律,是我们党长期以来选拔任用干部经验特别是近年来干部制度改革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用人观,对于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9.
王世谊 《今日浙江》2008,(19):38-38
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群体,不能没有信仰、道德,不能没有理性的人文精神,也不能没有文化自信。共产党员的价值观和群众的价值观,从形式和内容来说,都是一致的,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诚信友爱、安定和谐,党与非党在价值观的表现上没有区别,也不应该有区别.如果说有区别,就是对党员来说,还有着“组织上的要求”和“政治上的自觉”。  相似文献   

20.
反对好人主义李淳好人主义是以明哲保身、四处讨好为特征的一种处世哲学和思想体系。这里说的“好人”,不是人们从一般意义上说的好人,一般意义上的好人,是指那些扶危济困、仗义执言、助人为乐、能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同志,而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的人。好人主义中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