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4,(31)
政策和法律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本的残疾人体育在亚洲甚至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这与其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的残疾人(体育)政策和法律密不可分。自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东京残奥会和日本残运会的举行,日本政府的政策和法律中开始涉及有关残疾人体育的内容。70年代后,《智力、肢体残疾人基本政策法》的颁布和国际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影响,促使大量的残疾人体育娱乐设施投入建设和使用,日本残疾人体育事业得以顺利发展和进行。如今,日本政府制定和实施了有关残疾人正常化的政策,涵盖了无障碍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康复领域,并为无障碍体育设施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数字目标。这为我国残疾人体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日本20世纪6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部门,农业、农村与农民的"三农"格局发生急剧变化。为了使农业适应工业、农民融于城市,日本1961年制定的《农业基本法》通过实施生产、价格与流通、农业结构调整三大政策,有效地解决了"农工差距"问题。通过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的农业政策及其效果进行分析,旨在借鉴日本的经验,为缩小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提供可参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政策的社会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的发展与政策的制定紧密相连,在一定程度上政策决定或引导着社会的发展,当今政策的价值取向趋向于人本主义,政策的社会评价越来越引起学者、政策制定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为何要进行政策的社会评价,介绍了政策社会评价的基本类型及政策的社会评价框架,提出政策社会评价的必要性及如何进行政策的社会评价。  相似文献   

4.
政策评价方法论的研究进展及其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的前三代政策评价,所用的方法论基本都是实证本位的,强调数理分析方法和社会实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政策评价发展到第四代,研究者们开始转为注重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的规范本位的方法论。目前,随着研究者们对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的批判吸收,以批判实在论为理论基础的批判性复合主义方法论正成为政策评价领域的新的方法论。从我国的政策评价现状和问题来看,以实证主义为主的复合方法论应是最主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日本政府对中国中小企业在政策、环境、发展指导以及融资体系建设等诸多方面给予支持的情况,并发表了启示与借鉴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问题的存在,反映我国相关教育政策存在问题。问题主要在政策自身的问题属性、政策自身的缺陷、政策执行不到位、相关制度的制肘、流入地政府不重视等方面。要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我们必须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制度上的创新:制度理念的创新——树立通过"政策群"意识,主要责任在中央政府意识;制度层面的创新——改变现行的户籍制度,改革义务教育财政管理制度,强化现行的以"流入地"政府的治理责任,改革现有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继续进行政府职能转变,建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7.
在人们的政治生活中 ,政策评价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人作为这种认识活动的主体 ,其自身的能动性表现得尤为突出。政策评价主体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影响着其对评价结果的处理态度。加强公众价值取向的引导 ,对于提高政策评价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低保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共政策实施效果是涵盖多方面的一个系统的概念。归纳起来,公共政策效果可以分为直接效果、附带效果和非预期效果三个方面,表现领域为经济、社会与文化等方面的效应。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简称"农村低保政策")作为一项多目标农村公共政策体系,政策绩效涉及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经济效果表现为:政府财政投入逐年加大;农村低保政策覆盖率与保障标准逐年提高。社会效果表现为:农村低保政策在实现城乡社会公平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彰显出政府责任,促进了社会稳定与和谐。文化效果表现为: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社会救助制度的创新与发展;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项公共政策的实施除了产生直接效果之外,还会产生一些附带效果与意外效果。需要进行多维度与多层面的评估与分析,从而科学、全面与客观地把握其政策实施的总体效果,以确保低保政策朝向政策目标运动。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实施效果是涵盖多方面的一个系统的概念。归纳起来,公共政策效果可以分为直接效果、附带效果和非预期效果三个方面,表现领域为经济、社会与文化等方面的效应。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简称"农村低保政策")作为一项多目标农村公共政策体系,政策绩效涉及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方面。经济效果表现为:政府财政投入逐年加大;农村低保政策覆盖率与保障标准逐年提高。社会效果表现为:农村低保政策在实现城乡社会公平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彰显出政府责任,促进了社会稳定与和谐。文化效果表现为: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社会救助制度的创新与发展;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项公共政策的实施除了产生直接效果之外,还会产生一些附带效果与意外效果。需要进行多维度与多层面的评估与分析,从而科学、全面与客观地把握其政策实施的总体效果,以确保低保政策朝向政策目标运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务服务已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引擎。政务服务质量高不高、企业群众满意度如何衡量,长期以来缺乏制度化保障。公共管理学界已经认识到,构建科学合理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已提上日程。基于政务服务助力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宏大视角,本文探讨了现阶段我国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的政策意蕴,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阐释了政务服务“好差评”与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映射,并从价值取向、评价机制、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四个维度勾勒出了其建构路径。本文研究既丰富和发展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体系,亦有助于在实践中为加快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方法论借鉴。  相似文献   

11.
政策科学在我国90年代才真正开始兴起,而政策过程理论方面的研究则更加滞后。政策过程理论作为一种中层理论或称为中观理论在整个政策科学中占有着重要地位。这要求我们应重视其理论的引介、探索和建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介绍和借鉴国外政策过程理论,又要更加注重梳理和总结国内主要的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方面研究的文献成果,从中获得发展我国本土化的政策过程理论的启迪、思路和脉络,从而更好地把握我国政策过程理论的发展趋势和走向。  相似文献   

12.
《行政论坛》2021,(1):92-97
自工业革命以来,制造业一直是科学和技术进步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创新的重要发源地。当前,随着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我国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和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完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策体系将为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根据我国现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工具的分布和借鉴美德等制造业领先国家的经验做法,我国未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策的制定应从加大以鼓励创新为导向的供给型政策工具的推动力度、强化以完善机制为导向的环境型政策工具的影响作用、增强以分担风险为导向的需求型政策工具的拉动效应等方面予以完善,强调各类政策工具组合的整体协调性,加快构建完备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策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1995年之后的日本跨世纪新科技政策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日本的科技政策模型和“科技政策制定调整五要素”理论,五要素主要包括:有关法律框架、一个专门政府机构的有力统筹、公众参与、技术预见、完善的科技评价与反馈机制,它们围绕科技政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彼此间相互协调、与科技政策间相互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动态地构成科技政策制定与调整的核心流程;并结合我国科技政策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从而为我国的科技政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对国家、省级政府出台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政策全面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基于顾客导向的政策执行评估模型,围绕受灾群众最需要但不太满意的政策(包括住房、就业、保障等)进行梳理、归纳,设计相关问卷,并通过对千余户受灾家庭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收集数据,研究灾后重建政策的执行情况、各类群体的评价差异.研究表明,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农房修改重建政策落实得较好,城镇住房修复重建政策、就业援助政策落实得较差;受灾程度越大的群体对有关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越差.结合以上研究结果,提出改善非常态环境下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横向垄断协议的反垄断规制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桂芳 《学理论》2010,(27):149-151
禁止垄断协议是各国《反垄断法》的重点内容,已成为世界各国《反垄断法》的三大支柱内容之一。从分析横向垄断协议的概念入手,借鉴美国、欧共体等国外对横向垄断协议规制政策及实践,针对我国横向垄断协议规制政策的现状,提出了完善我国横向垄断协议规制制度的建议,为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非正式约束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东方和西方社会.当前中国南于面临着国家建构和民主建构的双重任务,正式规则的建设远落后于社会发展,因此很多利益与诉求以非正式约束下政策参与的形式向体制寻求表达.本文在对非正式约束的内涌和历史进行系统研究和考察的基础上,区分了匿名性非对抗式政策参与、匿名性对抗式政策参与、非匿名性非对抗式政策参与、非匿名性对机式政策参与四种政策参与类型,并且认为中国非正式约束下政策参与的发展方向应从提升非正式约束的制度化水平和程度、划定公民理性参与范围,重视地方性知识的运用三个方面建构生产性制度,实现非正式约束与现行制度的耦合.  相似文献   

17.
刘佳 《理论与改革》2015,(2):99-101
巴黎学派的布鲁诺·拉图尔进行了科学的"实验室研究",创立了"行动者网络理论",以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描述社会建构的整体论进路,揭示出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与社会的复杂联系,推进了科学观的"社会学人类学转向"。文章借助拉图尔"行动者网络"、"对称性原则"、"必经之点"等理论观点分析教育政策运行中个体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阐释了过程中的动态性及复杂性,为我国教育政策运行研究提供了网络分析、多元关系建构、田野研究等颇具实践操作价值的方法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行政论坛》2022,(3):75-81
环境不确定性增加是影响我国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2018年7月至2022年2月国家层面发布的73份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按照“价值取向—政策设计—实施效果”的逻辑,运用TF-IDF算法与Word2vec模型挖掘政策工具组合特征,选取PMC指数模型进行政策评价,研究发现,政策发文机构形成了以国务院以及国务院办公厅为主导,以商务部、财政部为核心,其他部门联动配合的多主体协作格局;政策工具随着环境及目标取向变化不断调整适应,呈现以“经济扶持型”“创新探索型”为主、“权威调控型”相协调的组合特征;政策内部一致性水平均较好,政策结构合理,有效地确保了“稳中求进”目标的实现,但存在反馈性质较弱、部分政策内容单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政策议题建构作为公共政策的首要环节,在网络技术、社会转型、民主参与和公共政策相互嵌置的情境中,其价值理念、运作机制、行为模式、发展态势等维度逐渐趋向现代性。在问题、技术、理念和利益多维驱动下,政治权威、正式制度结构和非正式制度过程等政治机会结构因素发生变迁,导致政策议题建构权力分配格局变化,最终开启了政策议题建构现代化之窗。政策议题建构现代化的实现基于政府主动适应和公民理性参与的双向驱动逻辑,要以充分信息和低度强制的"中心—边缘协商民主"为模式设计,从价值体系、制度规范、行为模式和发展取向等不同维度实施全面、持续和本质的现代化变革。  相似文献   

20.
中国省级政府公共治理效能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价值取向设定、评价指标体系建构、评价实施与操作、评价方法选择、评价模型、制度安排、评价信息使用等等。其中,评价主体是核心,而评价指标以及标准的制定是关键。评价指标若设计不合理,将会使效能评价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从政策、体制、行为三个视角设计一套评价中国省级政府公共治理效能的指标体系,对于提升我国地方政府的综合治理效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