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正义 《群众》2010,(5):30-31
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发挥扬州比较优势、在地区竞争中实现追赶超越的战略选择。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联合国人居奖”城市,扬州“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的特质魅力,为我们吸聚各方人才、推进创意创新,走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的产业及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0,(5):F0002-F0002
<正>扬州是一座有着幸福底色的城市。去年底召开的中共扬州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确立了"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  相似文献   

3.
袁秋年 《群众》2010,(6):52-53
<正>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为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目标,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对内加强  相似文献   

4.
孔令俊 《群众》2008,(11):58-59
1983年扬州地改市后,广陵成为扬州市的核心区。在近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西区广陵古城展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扬州“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精华所在。东区广陵新城即京杭大运河与廖家沟之间22平方公里区位,此处人与自然共生,生态魅力无限。建设广陵新城,打造东部扬州城市副中心,已成为扬州正在兴起的新一轮开发建设主战场。我们将充分利用滨长江、沿运河的优势,立足长远,科学规划,把握节点,有序推进,启动建设功能配套、居住环境优美的商务区、高档住宅区、现代工业区和服务业集聚区。要顺利推进广陵新城建设进程,必须弘扬“四气”精神——  相似文献   

5.
袁丹 《友声》2013,(4):16-17
<正>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中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圈内,是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节点城市,是宁镇扬城市带重点发展城市。全市现辖1县2市3区,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总人口460万。扬州是一座人文底蕴深厚的城市扬州已有6000多年文明史、近2500年建城史,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自然遗产、人文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唐城遗址和  相似文献   

6.
李建波 《前沿》2011,(7):110-112
创新型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创新"和"经济",两者密不可分:一方面,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创新过程本身也是经济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宏观环境的不断改善,反过来又会促进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创新型经济正是建立在这一正反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没文化的支撑,一座城市的发展将失之臂力,一座城市的文化品牌是让世人记住这座城市的主要标识"。近10年来,百色市西林县着力整合文化资源,发掘句町历史文化,打造文化精品,文化亮点闪现。  相似文献   

8.
扬州城具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19世纪初,全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十大城市中,中国有6个,即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扬州位居第三。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扬州在许多领域都走在前列。1982年,扬州被国务院第一批命名为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些年来,在扬州城市发展进程中,扬州人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历史是扬州的根,文化是扬州的魂。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建设"三型"目标中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个方面不是简单并列,而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统一的整体。在实现党的建设基本目标进程中,这三个方面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三者是基础、目的、动力"三位一体"的内在统一,有机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长期执政实践中。从整体上认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本内涵,把握其内在逻辑关系,推进其协同发展,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翔 《群众》2006,(2):12-13
张家港作为唯一的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两个率先”中必须实现新的历史跨越,再造创新型文明城市。与时俱进,创新城市精神。不断赋予张家港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把“创新创优、超越自我”作为新时期加快发展的新理念,全面推进创新型文明城市建设。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11.
黎欣刚 《今日浙江》2012,(15):24-25
面对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开启蓝色引擎、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成为宁波的必然选择。在甬江东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和丰纱厂旧址上,一组充满创意元素和历史记忆的建筑群早已揭开面纱。  相似文献   

12.
江苏扬州,滚滚长江在这里洞开心扉,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儿女。于海洲就是其中之一。1970年,江苏省扬州市,21岁的于海洲走马上任,当上了扬州弹簧总厂的厂长。有着"少帅厂长"之称的于海洲,凭着一腔热血,用道德与真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创建高起点、高速度、高效益的扬州弹簧厂。他从零开始将该厂发展成为拥有近亿元资产的企业。1984年,由于种种原因,他被迫离开自己一手创建的国有扬州弹簧总厂。1994年,于海洲经营的扬州海龙公司一跃成为扬州最大的民营企业,资产达到3000万,名列江苏省企业综合指标50强的第26位;1995年,他来到河南这块热土,投资3000万元在济源创建了北方冶炼公司,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两大战略支撑。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坚持人才工作方针,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虽然岁月的年轮辗过了近60个春秋,但三峡的涛声仿佛还讲述着1958年3月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乘坐"江峡"轮考察长江三峡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创新型人才资源是人才中的高层次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甘肃省开发创新型人才资源,必须在正视人才资源开发现状和创新型人才资源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创新开发观念、思路和战略。  相似文献   

16.
吴秀英 《前沿》2013,(6):78-7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中央把自主创新作为一个发展战略提出来,是中央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对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总结。沈阳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构建创新型城市更离不开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沈阳构建创新型城市,必须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李玉诚 《求索》2013,(7):58-60
韩非认为"先王以道为常,以法为本",故而主张"因道全法"。而韩非所论之"道"是兼合认识论与本体论,统合宇宙、社会与自然的综合范畴,"法"承继了"道"的品性,是其在人类社会的唯一代理。因此,以韩非的法治学说为根据,循着"据法论史"的理路探究韩非对历史变动的认识,恰可以"治乱交替"的二元框架,统合韩非古今观中法古、变古、反古、不变古等论点;亦可解决韩非在历史发展方向上进化、退化等方面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因素。我们党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本文在诠释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并重点围绕演艺业如何建立科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探讨。演艺业建立科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首先应坚持党管人才的根本原则,重视在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此外,文章着重提出应高度重视演艺类院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开发和培养,论述了演艺类院校如何创造良好的氛围以及如何更好地激励演艺业创新型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烟雨又濛濛     
吴敏朝 《今日广西》2010,(17):60-61
最令人怀想的是那农历三月扬州烟雨漾漾的日子。 李白那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有长江天际流。”像笙鹤瑶天般的浅唱低吟,让人仿佛看到波涛万里的长江中有一叶扁舟,将自己的友人送到烟花三月的扬州。  相似文献   

20.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初步建成创新型国家,杭州市也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决策,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队伍。结合我区实际,当前要着重围绕以下几个环节,切实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