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说《孽子》是白先勇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代袁了台湾同性恋小说的最高成就。目前的研究对白先勇小说中月亮和冬日等意象群落有所研究,但是作为“家”的意象提到不多,而且“家”与“父亲”形象的异形同源未曾有人提到。在《孽子》中,“家”和“父亲”的形象合二为一,且“父亲”形象在超越道德感后带来了人性回归。  相似文献   

2.
翻译作为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应尽可能地体现原作的文化意象,传递其文化内涵。文中探讨了《红楼梦》的英译本的一些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及意蕴,揭示了翻译中文化意象因处理不当而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处理文化意象的策略,以达到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翻译作为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应尽可能地体现原作的文化意象,传递其文化内涵。文中探讨了《红楼梦》的英译本的一些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及意蕴,揭示了翻译中文化意象因处理不当而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处理文化意象的策略,以达到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夜莺与玫瑰》是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一篇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不仅有唯美的意境和诗化的语言,还有其深刻的文化渊源。故事中的许多意象都与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基督教的教义《圣经》有着紧密的联系。《夜莺与玫瑰》中的三个重要意象充分体现了这篇童话故事的圣经溯源。  相似文献   

5.
《海艳》是无名氏用文字书写的“在人生海洋里捕捉波浪”的生命哲学。生命的悲艳、爱情的凄艳被重彩浓抹地描画出来,色彩与形象的浓丽掩盖了情节简化的不足和缺憾。“浓得化不开”的字里行间充斥着色彩与声音双重的美学效果。作品“探寻”的主题,本身就是带有哲学与宗教内涵的现代命题,借助于声、色表现的现代派艺术完美地运用于海和湖这两个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美学意象中。《海艳》因此既有油画般的现代质感,又有着《对人的存在进行终极关怀的深层哲学内涵、浓艳绮丽的文字,声色完美的意象,宗教哲学的文化意味,在《海艳》中得到了完美的溶…  相似文献   

6.
"新感觉派圣手"穆时英和"永远的台北人"白先勇都是擅长刻画女性形象的文坛高手,他们的小说中活跃着一批洋场尤物.这些中国现代都市孳生的"恶之花"们游刃有余地穿梭于浮华喧嚣的洋场社会,徘徊在"狮子"和"绵羊"的双重角色之间.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重新回到小说文本本身来探寻白先勇在《孽子》中对“同性恋”这一题材的独到见解,并通过作品中对父子关系的探讨来寻求白先勇写作《孽子》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美学意象范畴的研究是当代意象美学研究的学术基础。《周易》是意象范畴的思想源头,其意象观从词源和思想层面奠基了意象范畴。《周易》的哲学思想在其实质上会通于西方的存在论现象学,借鉴海德格尔思想对其意象观进行阐释既是最切合《周易》思想的探究,也是对意象范畴的正本清源。在存在论现象学的视域下,《周易》中的“意象”并非含“意”的易象(卦爻象),而是圣人以易象所像、所立之象,亦即作为“意”的道之现象,美是向感性觉知开放的意象。这一意象观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意象范畴对美的本质的领会和解释。文章从存在论现象学视域对《周易》意象观的美学内涵的揭示,提供了一个从源头处洞察中国古典美学意象范畴和源始地解决意象美学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的理论视界。  相似文献   

9.
《达.芬奇密码》一书畅销全世界,引起了文化研究者、基督教神学家和宗教史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新历史主义批评方法来审视和分析《达.芬奇密码》一书中的符号意象和历史观,希望能为《达.芬奇密码》的解读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古兰经》既是伊斯兰宗教的最高经典也是伊斯兰教法中的基本法,依靠其功能的发挥,复杂又深具宗教背景的教法体系终做到了内外的和谐统一和有机联系,至今仍对广大伊斯兰世界产生着重要影响。鉴此,本文通过对教法含义、《古兰经》教法地位等问题的分析探讨,总结论证了《古兰经》在教法中应具有的四项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1.
托马斯.哈代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其作品《德伯家的苔丝》是一部经典的爱情小说,他利用原形批评这种文学手段,在其作品中渗透了多种原型意象,如颜色、太阳、以及圣经原型。《圣经》对哈代的思想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他借助圣经中的神化原形意象,渲染了苔丝悲剧性的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陋罪行。《德伯家的苔丝》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同时也是一部关于自然,关于宗教的小说,这也是这部作品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2.
“意象”是艺术语言的精神特质之一,“意象、产生的基础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同构关系,其中主客体之间的相同的力的模式使“意象”的同构关系具有了绝对性,主体情感的差异性又使“意象”的同构关系具有相对性。“意象”的同构关系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苏青营造的意乳总是带有幽冷险怪的丑,而她却善于抓住这些丑的意象的核心,用奇谲的语言来描述这些意象,使其化丑为美,即让丑的意象带给读者艺术的美的享受,从而体现意象的审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意大利诗人但丁著名的《神曲》三部曲中,大量地采用古希腊罗马神话题材和现代题材,突破了当时中世纪以宗教为主要题材的单一性,以此针砭时政,隐含着丰富而又深邃的主题。诗人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将现实与理想、古代与当代、宗教与异教杂糅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艺术想象的虚幻世界。可以说,《神曲》是古希腊罗马神话的延续。  相似文献   

15.
《大学》、《中庸》、《孟子》是儒学经典"四书"中的三本重要"子书",其圣人观既有共同性又有所差异。它们都坚持了儒家修己治人、内圣外王的治国理念,都开展了对心性问题的探讨。而它们对心性问题的研究,又有所差异和发展:《大学》提出要明明德、诚意、正心,但还没有深入对人类心智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问题的解释;《中庸》以不同人有不同的性来解释,《孟子》则以对善端的养护情况来解释这种差异。三本子书圣人观的这种变化,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复杂的政治宗教地位、丰富的创作内容、哲学理念的转变三个角度对印度细密画艺术语言风格进行解析,可以为印度细密艺术提供了一种理性的思考方法:印度细密画是一种独立而完美的艺术,有着自己的发展特点。在未来本土绘画的艺术创作中,我们既可以从细密画中寻找这种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宗教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7.
江苏是宗教工作大省,佛、道、伊、天、基五教齐全,信教群众300多万人,宗教活动场所4000多处,教职人员5000多人。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对宗教工作“四句话”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决定,在全面推进宗教法制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加快宗教立法。继省政府1998年出台《江苏省实施<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办法》之后,1999年便着手起草《江苏省宗教事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过  相似文献   

18.
威廉·佩顿提出了多视角阐释宗教的研究路径和方法,指出阐释架构在研究宗教中对于取景和构建的关键作用。在关注"宗教"阐释的语境性基础之上既导入宗教外部的批判性眼光,又重视宗教内部的自我阐释;既注重对宗教的社会阐释,又不放弃对宗教的心理阐释;既要关注宗教比较研究,又要注意宗教及宗教研究的多样性问题。多视角的阐释路径和研究方法,对于认识人与人性、神与神性,对于文化和宗教阐释与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论点点击     
民族的宗教性和宗教的民族性牟钟鉴在《中国宗教》2006年第一期撰文指出,一切民族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宗教性,一切宗教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民族性。民族的宗教性是指民族在其产生、演化过程中都有宗教的发展与之相伴随,民族文化都带有宗教色彩,民族关系中都有宗教的因素在起作用,宗教性成为民族重要属性之一。从发生学上说,原始氏族或部落发展为民族,宗教文化形态起了重大作用;从民族史和文化史的综合角度看,民族与宗教的关系构成民族文化发展的主线之一;在民族关系史上,宗教既是沟通不同民族的桥梁、渠道,又常常成为民族冲突、民族侵略压迫和民…  相似文献   

20.
《狂人日记》作为中国小说的经典之作,其文学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而在修辞方面,《狂人日记》更有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狂人日记》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含蕴层面对其隐喻表达艺术进行解读,试探讨其中的人物意象及主题意蕴的隐喻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