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在香港问题上表态曾经较为谨慎,对中国解决香港问题的政策和做法以及中英之间的争执基本采取回避态度。但近两年来,美国不仅公开支持港英当局的错误政策,而且直接插手香港事务,对我施加压力。现将1994年以来美在香港问题上的言论和国会议案摘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香港回归以来,美国从香港的政制发展、人权状况和高度自治三个层面介入"一国两制"的实施,通过颁布文件、外交施压、公开声明、利用媒体制造影响、支持香港"反对派"和资助非政府组织多种形式介入香港事务。未来,美国可能会相对减少对香港事务的官方介入,更加重视利用香港本地反对派和涉港非政府组织。就具体议题而言,2012年和2016年将是美国介入香港政制的关键时期,美将重点支持香港"反对派"准备参与选举;美国介入香港人权的议题将是废除香港立法会功能组别;美国可能重新立法以评估香港在美港关系中的特殊性以及香港的自治程度。  相似文献   

3.
《1992年美国—香港政策法》仍是美国对香港政策的基石.近年随着香港自身的发展和中美关系的演变,美国关注香港事务的层级有所提升,对民主、人权、自由等议题的表态增多,研究和关注香港事务的“小圈子”基本形成.香港因素逐渐成为中美关系中的显性因素,但由于美国承认“一国两制”及中美之间尚有很多亟需解决的议题,香港问题暂不会成为中美关系中新的“麻烦制造者”.  相似文献   

4.
九七后香港经济发展的产业方向侯若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九七之后,我对香港政策的总原则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制约下,实施对港政策的总原则必然要求香港与内地具有两种不同的经济结构,实行两种...  相似文献   

5.
去年9月,中英两国领导人讨论了关于香港前途的问题。据报道,在讨论中双方阐述了各自的立场,并且同意本着维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的共同目的,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商谈。然而,英国官方随后却公然声称,19世纪英国强加给中国的关于香港地区的三个不平等条约“按照国际法是有效的”,说英国对香港人民“负有道义上的责任”,他们还故意把应该由中英双方解决的香港问题,说  相似文献   

6.
美国克林顿总统于6月25日至7月3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中美首脑举行了会谈和联合记者招待会,发表了三个联合声明,并签订了多项经贸协定,使中美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美国主要报刊对克林顿访华和中美首脑会晤十分重视,派出大批记者,进行大量报道。它们认为,克林顿访华是中美关系“新的升温”,是中国“外交上的一次胜利”,将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在美国内产生“广泛影响”。现将美国主要报刊有关评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7年以来,美国对香港事务的介入不断深入,美国非政府组织逐步扩大在香港的社会基础.美国介入香港事务主要瞄准2012年之后的香港特首选举和立法会选举.此外,香港社会的“二元认同”和香港政治生态的“二元结构”也为美国提供了利用之机.美国的行为不仅对中国在香港的权益带来危害,也不利于香港政治派别弥合分歧.  相似文献   

8.
一、东南亚国家对香港回归的看法(一)普遍看好香港回归,对“一国两制”寄予高度希望。东南亚各国普遍认为香港回归中国后将继续保持经济繁荣,认为香港与大陆的经济已融为一体,九七后香港作为中国门户的地位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说,“新加坡对香港的顺利回归和保持繁荣充满信心,新加坡将继续在香港投资”。泰国前总理差瓦利表示“相信香港将保持长期的稳定与繁荣”。泰国外长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也高度评价“一国两制”的构想,他说,“一国两制”是中国在既要考虑香港的历史现状,又要维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维护国家主…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美虽宣称继续坚持三个联合公报原则,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同台湾保持“非官方关系”,却又为李登辉访美辩解。 美国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这是适合美国的政策的。但这并不妨碍同台湾建立我们享有的那种牢固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0.
香港回归与亚太地区和平和繁荣王家骥现在,香港回归祖国已有六个月。邓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构想已在香港顺利实施。迄今,香港社会稳定,经济健康发展,人民生活安定,海内外对香港前途的信心倍增。这是香港回归后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在“港人治港”和“高度自...  相似文献   

11.
肖炼 《亚非纵横》2010,(3):22-25
目前,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重点仍是强调推动经济复苏,防止通货紧缩仍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第一优先选择。因此,关联储已做好“退出计划”的政策准备,但现在不是采取“退出计划”的最佳时机。美国退市不会走在他国前面。美国“退出计划”对中国的退出政策有5点启示。我们应研究美国“退出计划”时中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关建交后,美国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竭力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寻求平衡,形成了所谓“双轨政策”。依照常理,美国与中国建交后,应该遵守承诺与中国台湾断绝“外交”关系,但美国仍然与台湾在实际上藕断丝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国自认为在台湾有着无法放弃的“特殊利益”。从对华战略而言,美国力图通过一个精心策划的平衡的“双轨道”政策以保护它在中国与台湾的利益。其根本政策目标是希望维持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使两岸保持不独不统的状态,从而牵制中国,最大程度地实现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但是这种“双轨”政策的两面性,决定了其必然存在着种种矛盾和可能承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外交领域里的利益、战略与政策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一组变量。美国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是美国实现其台海利益最大化的战略意图。“不统”是美国实现霸权的必然选择;“不武”才能维持东亚和平的基本态势:中国制止“台独”的意志和决心使美国不得不以遏制“法理台独”来防止武力冲突。美国的台海政策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相似文献   

14.
周敏凯 《和平与发展》2012,(3):7-12,77-80
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中美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奥巴马上台后中关关系大起大落,两个《中美联合声明》对中美关系作出新定位,但是奥巴马政府又在积极实施亚太地区战略调整,高调重返亚太地区。美国对华政策呈现出从“接触加遏制”向“合作加牵滞”调整的新取向,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背景之一是,中国迅速和平崛起,亚太地区力量平衡状况出现重大变化,美国需要做出必要的回应。美国亚太地区战略调整不能简单解读为战略围堵中国。但要落实中美两国“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的新定位,需要两国共同努力,实现这一目标依然存在战略互信基础脆弱的局限。  相似文献   

15.
美国在香港的基本利益与基本政策高子川:众所周知,香港问题在1997年7月1日以前是中英两国政府之间的事,1997年7月1日后则完全是中国的内政。然而,美国政界出于强权政治的心态和对华战略的需要,在冷战结束后积极插手香港问题,自1992年迄今,美国政府...  相似文献   

16.
崔戈 《亚非纵横》2012,(4):28-34
1993年“黑鹰坠落”事件后,索马里逐渐淡出了美国的视野。“9·11”恐怖袭击,使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心发生了变化,反恐被提到了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担心索马里这样的“失败国家”成为又一个阿富汗式的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索马里的内乱被再次提上美国非洲战略的议事日程。布什执政的八年时间里,美国加大了对索马里的介入。然而,美国的政策既没能给这个战乱纷飞的国家带来和平,也没能阻止伊斯兰激进势力的扩张。美国的索马里政策是失败的,是布什迷信武力,不相信和解原则的失败,是“布什主义”的恶果。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总统克林顿3月中旬作出提前访华的重要决定,表明美国希望继续保持两国关系发展势头,进一步落实中美联合声明的各项协议,赋予面向21世纪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以新的内涵。现就美官方和舆论有关反应摘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13年7月24~26日,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张晋创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共同发表《联合声明》,宣布越关两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在地区与世界局势复杂演变的背景下,该《联合声明》的发表标志着越关双方战略利用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越关全面伙伴关系具有战略象征意义,也包含具体合作内容,将会推动越关关系取得新的进展,并对东南亚和亚太地缘政治关系产生影响。现据越南外交部官方网站公布的《联合声明》,将其全文译出,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6年2月27日,台湾当局宣布正式终止“国统会”与“国统纲领”的运作与适用,“台独”活动进一步升级。美国虽表示反对“废统”,布什政府也多次对台施压,但陈水扁仍一意孤行。美国约束“台独”举措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自相矛盾的对台政策。未来两年,陈水扁将把“宪改”作为其政策主轴,在“法理台独”上越走越远。美国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放任“台独”活动导致台海危机甚至中美对抗,要么采取清晰战略遏制“台独”、防止其冲击中美关系的基础。美应立足中美合作与维护亚太安全的战略高度,以新的思路调整对台政策。  相似文献   

20.
在台湾问题上 ,鉴于两岸关系“不独不统不战不和”的基本格局 ,鉴于中国政府力争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坚定立场 ,鉴于美国“控台制华”的战略需要 ,美国政府认为实行“维持现状”政策最符合美国的利益。这一政策具有典型的两面性 ,即 :既宣称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不支持台湾独立 ,但又与台湾发展实质性关系 ,反对中国对台动武 ,不断向台提供高技术武器装备 ,助长“台独”分裂活动。美国为维持现状 ,虽会对“台独”突破其政策框架的分裂活动进行一定的约束 ,但这个政策的侧重点是阻挠统一 ,以台制华。对此 ,中国应及早谋划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