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该书《蒲序》(蒲坚教授撰)中介绍说:“从研究线索来看,这篇论文是按照两条线索展开的:第一条是立法线索。按照这条线索,研究中国古代立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研究其立法活动,二是其成文法律。为了研究立法活动,就要对其立法机制、立法程序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韦依娜  肖华锋 《人民论坛》2014,(11):226-228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重要工具。马克思对异化理论做了深入阐述,按着这条线索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极大地丰富了异化理论,同时给异化理论带来了新的思考点。我们要通过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来正确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并正确认识中国在改革开放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第二课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后一个阶级社会一、本课在初三教材中的地位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通过初三教学,要“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我国基本国情的教育”。这就要求通过对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迭这一内容的讲解,使学生认识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是依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规律的作用而发展变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社会形态,它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基础上进入的一个高级发展的历史阶段。它既是人类社会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阶级社会,又为人类进入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重要工具.马克思对异化理论做了深入阐述,按着这条线索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极大地丰富了异化理论,同时给异化理论带来了新的思考点.我们要通过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来正确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并正确认识中国在改革开放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阶级分析法是否是历史研究的“唯一基本的科学方法”,这一问题还很值得展开讨论。在此我谨提出自己的一些不同看法,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阶级分析法是根据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来研究和分析阶级社会历史现象的一种科学的方法,它在历史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迷离混沌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只有把某一社会或某几  相似文献   

6.
反思中国人的现代化历程,从文化内涵来看是由两条线索构成的:一是对传统儒家道德文化的批判和超越;二是从现代性精神内涵中获得。而当代中国道德危机的根源恰恰蕴涵在这两条线索之中。  相似文献   

7.
奴隶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总是回答说,这是暴力的结果,是社会中一部分人用暴力强迫另一部分人接受他们的剥削的结果。这是科学的解答吗?否!暴力在奴隶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根本的原因。如果说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奴隶社会后期,旧的奴隶制生产关系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新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封建制生产关系已经萌芽,从而懂得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9.
《社会发展简史》的教学目的,就理论方面来说,最主要的就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五个基本观点。这五个观点的基本内容是在全书最后的一课第十七课中提出来的。如果我们采取一次性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困难是很大的,这是因为:如果采取展开分析讲透的方法进行教学,需要的时间太长,这是教学时间所不允许的;如果采取简单讲解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难以理解,不易接受;如果过早提出,在前十六课中又找不到恰当的地方。为此我们便将一次性教学方法改为“化整为零,零存整取”的方法进行教学,经过反复  相似文献   

10.
“深入”与“浅出”,是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难题。一方面,思想政治课教材所具有的思想性决定了教师在讲解理论时必须“深入”;另一方面,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又决定了理论的消化必须“浅出”。不少教师抱怨:理论讲深了,学生难以听懂,没兴趣;讲浅了,又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似乎“深入”与“浅出”是两条永不交汇的平行线。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做到“深入浅出”呢?显然必须借助一些教学辅助工具来达到这一效果。本人在此以《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为例,谈谈教学辅助工具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不仅仅是“一笑”更重要…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奴隶社会的形成过程,懂得在一般条件下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初步懂得: 1.什么是阶级?什么是划分阶级的标准?阶级是随着生产的一定发展而出现的。2.什么是国家?国家是怎样产生的?国家的建立是奴隶社会形成的标志。教材分析本课共有两个框题,通过阶级的出现和国家的建立说明奴隶社会是怎样形成的。第一框题是“奴隶和奴隶主的出现”,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12.
徐罗卿 《传承》2008,(12):130-131
长期以来,在《政治学》教学中只注重向大学生讲解民主的优越性。其实,在讲解优越性的同时,也应当向学生讲解民主自身严重的局限性,还应当讲解民主与共和、法治、宪政的互补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民主有一个全面、深刻而又准确的认识。本文拟对如何在《政治学》教学中讲好民主这一内容做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他是一名"85后"小伙,每天的工作都是在和烈士打交道;他从入职的第一天就开始下乡,这一奔走就是4年,行程3000公里;在他的心中,他把每一名烈士都当作是自己至亲的人来守护。他就是闫永杰,北京市延庆区民政局优抚科一名普普通通的民政工作者。寻找烈士,一条线索都不放过"一条线索都不能放过!"2016年,延庆区民政局启动对全区零散烈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的是全案犯罪事实写作的线索设置问题。明确全案犯罪事实写作的内容是论述这一问题的前提。在分清全案犯罪事实写作组合形态的条件下 ,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 ,分别对各种类的组合形态进行综合分析 ,从中确定一条能串联全案犯罪事实写作内容的要素作为线索 ,来全面、有序、协调地写出全案犯罪事实。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在<政治学>教学中只注重向大学生讲解民主的优越性.其实,在讲解优越性的同时,也应当向学生讲解民主自身严重的局限性,还应当讲解民主与共和、法治、党政的互补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民主有一个全面、深刻而又准确的认识.本文拟对如何在<政治学>教学中讲好民主这一内容做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形象是教学的灵魂,法理学教学要通过形象化的手段讲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数学图形语言作为一种形象化的语言在法理学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历行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漫漫路程。在研究布依族历史方面,对于该民族是否经历过奴隶社会,至今存在着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布依族是从原始社会“飞跃”直接进入封建社会,没有经过奴隶社会;另一种则认为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正如马克思说:“因为奴隶制是一个经济范畴,所以它总是列入各民族的社会制度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10—111页),所以,布依族的社会发展史不可例外地经历了奴隶社会,并且作了很多考证。两种看法,笔者认为后一种看法的史料和根据要充分一些。这里,就自己从布依族丧葬习惯“古夜王”中所掌握的一些材料,结合有关文献记载,对后一种看法作如下补充。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课程标准说明中,有一个观点非常重要,但却又是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容易被忽视的,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过程的学习。所谓强调过程的学习,就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不仅要告诉学生知识本身的内容,还要让学生了解这一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这样做的意义有三点:第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利于记忆和运用。数学老师在讲某一公式时,往往不是单纯让学生记住这一公式本身,而是花大量时间讲解这一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理解得深,记忆得牢,运用时能灵活自如。而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这一点,采取“灌输式”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林光跃 《前沿》2003,(7):104-105
讲解作为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是其教学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的集中体现。教学离不开讲解 ,讲解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本文在体操教学实践中创编了纵横诱导讲解 ;梯式精简讲解 ;描景联想讲解 ,使体操教学中诸多难以进行分解、示范和语言描述的技术、技巧动作得到独到、通俗的解析 ,从而 ,促进学生的理解和领悟。这些讲解法对体操教学、训练有可取的意义和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01年3月,虽然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冬尽春来,但是在广袤的新疆北部地区,天气却依然寒冷,出门的人们个个都捂得严严实实的。就在18日这天,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国家安全局的侦察员们在工作中发现了一条可疑线索:一份文字材料中涉及到一盘录音带,而且语言表达十分隐晦。这盘录音带到底有何特殊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