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现实告诉我们,公共权力与私有资本都必须受到制约。在人类历史上,政商关系先后经历了前资本主义社会权力神化、资本主义社会权力道德化和社会主义社会权力客观化三个阶段。其中,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资本第一次真正实现了有效地制约公共权力,将其关进了私有资本的笼子里。而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依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制约公共权力,在此基础上,要用公共权力将私有资本关进科学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2.
钟宜 《新视野》2004,4(6):61-63
权力监督体系建设是目前我国政权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权力与权力监督关系的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权力监督体系的特点、优点及存在问题的概括和总结,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我国权力监督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制起着基础作用.要通过制度的保障和支撑来达到法治的和谐,就要解决好权利权力的和谐问题.文章探讨了权力权利的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分析指出了当前权力权利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提出了使两者走向和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婷 《唯实》2014,(7):47-48
如何有效地监督和制约权力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西方国家的已有经验有其本国独特的传统背景与生态环境。邓小平始终认为,构建权力监督机制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并能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监督体系。他多次强调:“我们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而这种改革又不能搬用西方那一套所谓的民主,不能搬用他们的三权鼎立,不能搬用他们的资本主义制度,而要搞社会主义民主。我们要根据社会主义国家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改革的内容和步骤。”[1]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提出并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5.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吸收人类政治文明尤其是当代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合理成果,使社会主义的法律和政治制度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要科学区分人类创造政治文明成果的共有性和特殊性,对人类创造的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政治文明成果不能简单地加以排斥。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腐败问题可能导致"亡党亡国",提出"建设廉洁政治"。习近平接任总书记后,也多次强调要对腐败保持警醒,指出"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要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腐败的根源是深扎于人性中的趋利性和权力欲。权力,指的是一种控制力和影响力,强调对社会资源和他人行为的支配力。"权力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当中,不同生活领域的权力现象分别被称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社会权力和宗教权力"。宗教权力在古代和中世纪显赫一时,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成为资本主义时代的宠儿,唯有社会权力,被关注得较少。按照马克思  相似文献   

7.
要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在民主政治领域主要应该警惕和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利用民主,忽悠民主,把民主当成专制腐败的工具;二是蓄意把民主污名化和妖魔化,合理谋杀民主,公然专制和腐败。当前应当特别注意识别、防范和打击通过妖魔化民主剥夺人民群众实际权力的各种倾向。要有信心和自信与资本主义在包括民主在内的一切领域正面交锋和公开较量,以实际行动展示社会主义民主的强大生命力,以制度优势战胜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8.
交往权力是哈贝马斯在建构审议民主理论过程中引入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因其非实体性而与行政权力等政治权力相区别,在理论上被哈贝马斯赋予既能实现民主、又可体现法治的政治意蕴,在实践中则被赋予解决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合法性危机的政治功用。同样,由于交往权力的非实体性,导致其政治功用的实现取决于其他因素而非它自身。  相似文献   

9.
执政党的权力伦理建设,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对权力行使主体正当的物质利益补偿不足、缺乏强有力的社会监督和制约机制、对封建主义的政治和伦理文化批判不力、思想道德教育的失误、新的伦理道德规范尚未完全确立,这些因素是导致权力伦理蜕变的重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权力伦理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公正、合理、负责为原则,以依法行政、清正廉洁、民主管理、无私无畏、心胸坦荡为主要规范。加强社会主义权力伦理建设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强化意志自律,提升道德人格;二要加强伦理教育,树立宗旨意识;三要完善监督机制,确保权力纯洁;四要重视利益补偿,提高物质待遇。  相似文献   

10.
由苏联模式所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党政关系,一定意义上造成了授权关系扭曲、政党行政化、党群关系颠倒.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初步扭转了党政不分的体制格局,并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党的领导地位与人大最高权力机关地位的相互协调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通道.继续理顺执政党与公共权力关系的重点,应该放在进一步归正授权关系和自觉按照宪法原则处理党与人大关系上.  相似文献   

11.
权力制约包括对权力的管理、控制和对权力行使的监督、约束,其目的并非消极地限制权力,而是对权力进行科学管理,以实现权力的健康运行,遏制权力腐败。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权力制约权力。一是执政权超脱,通过党要管党实行权力制约。执政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不是国家一级政权组织,其意志不具有国家意志。因此,党权要超脱,主要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国家政治活动的重要方面实行领导,并向国家  相似文献   

12.
权力观的正确与否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端正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的权力观意义重大。而要端正权力观,首先要弄清楚权力到底意味着什么,是“负担”还是“乐趣”。社会主义国家权力本质的“人民性”、权力的责任性以及权力与能力的紧密联系性,决定了权力的主体要甘于付出,勇于担责,善于不断地提高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权力的正常运行将推动经济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而权力失去监督。必然会导致权力的腐败和溢用。严重影响党群关系、政群关系。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建立完善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国家权力与乡村社会自治权力的关系是多层次的,把两者作为实体性的概念分析两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国家权力与自治权力均存在着内在的不一致,且国家权力与乡村社会自治权力的关系十分复杂,表现为:中央政府权力、乡村社会社会自治权力与地方政府权力的博弈,县以上国家权力、乡村社会自治权力与乡镇政府权力的博弈,县以上国家权力、普通村民权力与乡镇政府权力、村干部权力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15.
广义资本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 ,仍然受资本运动及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经济全球化 ,实质上仍然是资本在剩余价值规律支配下的全球扩张 ,只不过采取了和平的、非殖民地化的方式。这种方式对发展中国家 (其中包括社会主义国家 )有利也有弊 ,经济全球化对它们来说 (特别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是 ,另一方面 ,资本本身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 ,出现了新的资本类型。在发展中国家发展商品经济的过程中 ,由于未能实现权力转移和组织分工 ,未能完成制度和观念的变革 ,结果产生了权力资本 (官僚资本 )的新类型。在新的科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分析权力这一法律范畴入手,揭示法律权力与习惯权力的二元存在是人类社会进入法律社会后的必然社会现象,而以习惯权力为主要存在方式的社会权力,其存在具有必然性。在法治社会中,社会权力通过人民的斗争,通过立法的形式确认,逐渐从习惯权力向法律权力转化,与国家权力之间形成制约和共同治理社会的良性制衡关系,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社会权力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关于权力约束与监督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首先分析了权力约束和监督的制度化建设的必要性 ,继而分析了现行权力约束和监督体系的缺陷及其制度上和文化上的根由 ,最后文章从权力与权利的关系 ,权力的运作规则和程序 ,以及改革、完善现行权力监督、约束体系三个维度 ,讨论了构建科学、有效的权力约束、监督体系的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克鑫 《湘潮》2013,(2):48-49
领导干部权力监督机制关乎领导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克服,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机制还存在的许多问题,完善领导干部的监督机制,努力解决领导干部权力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干部队伍保障。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正确处理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关系是实现利益和谐、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和重要内容.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合理分配和占有是教师和行政人员两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实现利益和谐的重要前提,因而整合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对于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崔民日 《世纪桥》2012,(9):122-123
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是存在于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两大权力模式,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当下高校有治、可治、善治、效治的前提和关键。本文从高校现存的主流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关系的分析入手,提出了提倡互动的二元权力结构模式的观点。该模式是基于分布式领导理论的视角,通过对分布式领导的简要介绍,提出了高校实施分布式领导的几点启示和困境,最后针对如何协调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矛盾性和统一性的关系,给出了宏观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