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州不少餐馆当街摆卖野生动物,不少是国家保护动物。"野味"是公款吃喝餐桌上的常客。"吃野味"成了粤人摆阔的方式。少数政府机构和公务人员的默许甚至保护,助长了此类消费。(2月9日《人民日报》)近年来,虽然专家、学者和志愿者不遗余力地呼吁禁止滥食野生动物,保护人  相似文献   

2.
毛亚楠 《方圆》2020,(3):14-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肆虐,让所有中国人过了一个五味杂陈的新年。此次疫情是继2003年的SARS后新一轮的公共卫生危机。而根据国家疾控部门和专业研究者的初步信息表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与毫无底线的野味贸易不无关系。痛食恶果的人们,一面仓皇应对,一面不得不再次将目光投注到自身与野生动物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3.
拒绝舌尖上的"野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刻不容缓。从"谁执法谁普法"相关执法部门开展普法活动,到教育机构教育未成年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善待动物"意识,再到各界人士身体力行,依法保护野生动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中国一直在路上。今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全国野生动物利用产业按下了"暂停键"。  相似文献   

4.
幽默大王     
野味馆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一位官员来中国考察后,在一次会议上对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大加赞赏:“中国不光是官方重视保护野生动物,我还看到很多民间组织也在大力保护。”“这是些什么民间组织呢?”有人问。  相似文献   

5.
常纪文 《检察风云》2014,(20):28-29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食文化也是如此。长期以来,"山珍野味"作为所有权的对象物,成为人民主宰的对象,进入菜品。从法律条文中看,保护野生动物往往基于保护生态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自身,加上对动物的善待一直倾向于通过道德规则来调整,法律上的保护空白很多。因此,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6.
政法大观     
[政策] 国家工商总局要求 坚决取缔"野味店" 国家工商总局局长王众孚近日要求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严厉打击各种 违法捕猎和经营野生动物的行为,坚决 取缔"野味店"。 不分餐不能办宴席 目前,中国饭店协会制定的《餐饮业 分餐制设施条件与服务规范》,已正式向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申报强制性国家标 准。今后,凡达不到分餐制要求的餐饮企 业,将不得接待宴会和团体餐。  相似文献   

7.
面对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决定.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决定主要建立在公共安全与生命伦理两大法理基础之上:前者侧重于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与风险规制,是一个功利性标准;而后者则侧重于对生命的尊重和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维护,主要为伦理性标准.现实中,对"野生动物"概念范畴的理...  相似文献   

8.
与往年春节的热闹祥和不同,2020年新春佳节之际,由野生动物传播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暴发并向全国蔓延,牵动着每一个国人的心。食用野生动物,成为当前人们极为关注的一个热点。新冠病毒肺炎暴发指向野生动物交易与食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并非疫情第一次指向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9.
近来,国内媒体纷纷报道滥捕滥吃野生动物的状况。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有关部门的调查,全国部分城市中有2.81%的人常吃野生动物。对广州市民同类调查则显示,经常吃的占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食客们有的是出于好奇、有的是为增加营养,有的则是为了显富。而无论食客出于什么动机,酒店经营者往往以野味作为提升档次、招徕顾客的经营手段。因为暴利,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大肆宰杀野生动物。有关人士呼吁——  相似文献   

10.
杨帆 《中国审判》2020,(4):17-19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与滥食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2020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引来掌声一片。而当疫情过后,生活恢复正常,人们应该真正思考的是: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之道,才是生态文明时代的永恒课题。  相似文献   

11.
《法治与社会》2020,(3):65-66
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与社会》2020,(3):4-4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让2020年春节异常的不平静。这场源于“野味”,始于湖北武汉的传染疾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乃至世界部分国家。关闭离汉通道、确诊患者激增、医疗物资紧缺、春节复工延迟、城市交通管制群众禁行、成千上万的医务工作者驰援武汉、不计其数的物资运抵武汉……一场不见硝烟的全民防控阻击战正在打响。  相似文献   

13.
人类历史上重大疫情往往是与动物特别是野生动物密切关联的,从黑死病、血吸虫病、艾滋病到SARS和NCP,概莫能外。人类总结出的防控这类疫情的办法就是要么通过消灭有害野生动物来阻断距离(如鼠类和钉螺),要么对不能够或不宜消灭的野生动物进行隔离。  相似文献   

14.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蔓延和防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暴露了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法律制度的一些短板,需要尽快补上。在2月1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并明确要求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蔓延和防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暴露了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法律制度的一些短板,需要尽快补上。  相似文献   

15.
此次人大"禁野令"以果决之势,将禁食范围扩展至包括人工繁育、饲养在内的全部陆生野生动物,彻底堵上以往的制度漏洞,足见其治本的力度和决心。这一历史性的突破,对于从源头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6.
杨帆 《中国审判》2020,(4):12-16
己亥末,庚子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据专家权威发布,引发此次疫情的新冠病毒被高度怀疑与野生动物交易相关。而从全球范围看,这并非第一次,SARS、MERS、埃博拉背后无不有野生动物的身影。  相似文献   

17.
李韵石 《法人》2020,(3):22-23
"吃野生动物本来就是人类的陋习,以前没东西吃,吃这个吃那个。现在何必吃野生动物呢,因为冠状病毒常常存在于野生动物体内。"这是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2月27日新闻发布会上讲到的。一直以来,由于人们猎捕、食用野生动物所引发的各类疾病包括鼠疫、非典、MERS、埃博拉病毒等,但并没有让很多人记住教训。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又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危害,认真制定、严格执行"舌尖上的禁令",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危险野味     
《方圆》2020,(3):12-13
2020年春节,一场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对于鼠年的憧憬,不断滚动的疫情播报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根据国家疾控部门和专业研究者的初步信息表明,此次新冠肺炎病毒的来源,与野味贸易不无关系。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585份环境样本中,就检测到33份样品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相似文献   

19.
《人民法治》2020,(5):1-1
中国法学会日前发出通知,要求组织动员法学法律工作者,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特别是加强对依法防控、复工复产、公共卫生等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问题的调研攻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级法学会、各研究会组织广大会员围绕依法科学有序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从法律角度防止滥食野生动物、依法保障企业复工复产、依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员跨境流动中疫情输出或输入等问题集中攻关,提出了卓有成效的对策建议,并通过多种形式就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人与野生动物争夺栖息场所和生存空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野生动物侵权案件频发。不断出现的野生动物侵权问题向诉讼领域发出了挑战。野生动物侵权诉讼制度如何构建,本文试图在这一法律空白领域探析野生动物侵权法律责任的法律性质与诉讼性质、野生动物侵权赔偿的构成要件、野生动物侵权赔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担等系列诉讼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