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警官!警官!快来帮忙!”正在柏林近郊工人住宅区值勤巡逻的警察停下步来,转向叫喊的方向。他看见街对面有一个工人正向他挥动手臂。“朋友,出事了吗?”警官问道。“我没法进我家了!”工人激动地说。“忘带钥匙了?”“不,不是,”他说着从口袋里摸出一小串钥匙,“不是忘了带钥匙。门好象被反锁上了。一定出什么事了。”“你把门敲得响一点,或许你妻子在睡觉,”警官提醒他说。“我拚命敲打,仍然没有回音,就连孩子们的声音也听不见。警官先生,请设法帮我进去呀!”  相似文献   

2.
最好的猎手     
李英 《人事天地》2006,(7):50-50
微软以及其它许多公司在面试中都有一个“秘密测试武器”,这个秘密武器通常被称为“挑战”。我的一个朋友没有通过微软的面试。面试后,我与他共进晚餐。他抱怨说:“我恨死那个主考官了,他简直是个蠢货。他连皮亚诺公理这样的基础知识都不懂!”我的这位朋友对此感到愤怒,因为他觉得之所以面试搞砸,是这个主考官对所谈论话题的无知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智慧人生     
《人事天地》2006,(2):39-39
懒得喊 有个人很懒。一天早上,妻子买菜回来,喊他开门,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地说:“我懒得开,等风吹开门你再进来吧!”妻子只好破门而入,说:“我买回肉来了,快起来拿菜板。我来切。”懒丈夫说:“我懒得去拿,你就在我背上切吧。”妻子想治一治他的懒病,就真的在他背上切起肉来,切了几下,发现丈夫的背上出血了,妻子心疼地问:“啊,出血了!痛吗?”丈夫拉长了脸回答:“当然痛喽,只是我懒得喊就是了。”  相似文献   

4.
我的统战情缘纯粹始于偶然。当我通过考试于1981年初归队回到社科院法学所工作时,社科院正在恢复民主党派的组织活动。一位解放前沪上著名大律师姜屏藩先生正从院图书馆归队回法学所民法研究室工作,他是20世纪50年代民主党派老成员,其时正在“招兵买马”发展成员。我俩未曾谋面,但他是我过去大学外语老师、后从哲学所退休的袁行允教授的好朋友,有一次我上门拜望袁老先生时,袁先生便向我推介了他,于是我同姜老先生有了接触。姜先生是一位热情豪爽的长者,一见如故。当他知道我是一名“党外人士”时,便立即邀我加入他所在的党——农工民主党。那时上海的主任委员是周谷城先  相似文献   

5.
前几年.某县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曾经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个非法买卖宅基地200余处,村里400多万元支出多项不清.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原任村支书.居然获得了过半数的选票.当上了“村长”。为什么?因为选民们漠视了自己的民主权利.“村长”通过送烟、糖果,选民们“10元钱卖掉了自己的民主权利”。现实生活中,诸如“这个人与我有私人利害关系,我要选他”,“要选的人给我打了招呼或受了人家的好处,我得选他”,“选谁写谁都一样”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与部分公民的文化素质不高,民主意识不强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近日,朋友托我办件私事,当我如实告其困难,以求谅解时,他非但不同情,还指着我的鼻子说:“唉,你呀,死木疙瘩!,这不行那不行的”,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你就不会变通一下。”“变通”一下,听着耳熟,受了指责,我便闭门思“过”。真的,“社会学”旁门佐道编里真有变通这一章。而且有一  相似文献   

7.
在“四人帮”被粉碎后,为了能给父亲早日昭雪,我开始走访父亲的老战友和许多老前辈。 我走访的第一位老前辈是陆定一同志。当时陆老刚被“解放”住医院,我去探视他。我问他:为什么我父亲被诬陷为叛徒?他对我讲了下述情况:  相似文献   

8.
学而后为政     
春秋时期,郑国地位最高的大臣罕虎,想让尹何治理自己的封地,便向子产征求意见。子产说:“他年龄大小,又不知他能力如何!”罕虎说:“我很喜欢他,他也肯定不会背叛我,至于治理政事的能力,我想让他到那里去学,大概慢慢地就可以了。”“不可!”子产听他解释后断然反对,“人们喜欢一个人,总想让他得到一些好处,现在您喜欢尹何,便把政事交给他,这就像他还没学会拿刀  相似文献   

9.
新明 《人事天地》2008,(4):51-51
“马蝇效应”的说法,来源于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一段有趣的经历。1860年大选结束后几个星期,有位叫作巴恩的大银行家看见参议员萨蒙·蔡思从林肯的办公室走出来,就对林肯说:“你不要将此人选人你的内阁。”林肯问:“你为什么这样说?”巴恩答:“因为他认为他比你伟大得多。”“哦,”林肯说,“你还知道有谁认为自己比我要伟大的?”“不知道了。”巴恩说,“不过,你为什么这样问?”林肯回答:“因为我要把他们全都收入我的内阁。”  相似文献   

10.
笑话林     
教授陪老婆逛商场,老婆让他在男士休息区等着。教授坐了一会儿,觉得无聊,找到一个也在等老婆的人下棋。他拿来一盒象棋正准备摆上,想了想又换成了围棋,并对那人说:“我老婆逛商场的时间很长,应该有时间下完一盘围棋,我没见过有谁比她还能逛的。”那人听了,慢悠悠地说:“那咱们三局两胜吧。”  相似文献   

11.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他默默扛起抗“疫”重担,冲锋在战“疫”前线;他就是襄阳市襄州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农村组、区农业农村局防控工作专班成员杨云。面对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作为局办公室负责人,杨云冲锋在前。17年前,杨云由于抗击“非典”成绩突出,被授予“优秀’防非'青年志愿者”称号。“我有一定的经验,冲锋我在前。”杨云看出一些年轻同志心中略有恐惧,常常鼓励他们“请跟着我一起做”。  相似文献   

12.
儿子出生后,身体不太好,他姥爷希望他的身体能更结实一点,给他起名“铁”。我当时也想过要给他起另外的名字,但是比较一下,觉得还是老人家起的名字好,有“削铁如泥”的意思,所以,就决定叫儿子“肖铁”。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新泽西州曼罗园他的实验室里,我的父亲爱迪生踱来踱去,一缕乱发覆盖着前额,锐利的眼睛,皱了的衣服尽是污痕和被化学品烧破的洞,全不像一位改革家,他也不充什么派头。有一次一位要人来访,问他是否曾获得许多奖章奖状,他答:“唔,有的,家里有两瓶酒,是妈妈奖赏的。”“妈妈”是指他的太太,我的母亲。  相似文献   

14.
沈园 《人事天地》2009,(22):10-10
基辛格是一个谈判高手,在国际事务中他能协调非常复杂的各方利益,在世界各国之间找到平衡点,签下一个个协议。一次,基辛格为了“练兵”,主动为一位贫穷老农的儿子做媒,他对老农说;“我已经为你物色了一位最好的儿媳。”乞老农回答说:“我从来不干涉我儿子的事。”基辛格说:“可这姑娘是罗基切尔德伯爵的女儿(罗基切尔德是欧洲最有名望的银行家)。”老农说:“嗯,如果是这样的话……”  相似文献   

15.
悠悠桑梓情     
南漳城关至殷庄线公交车主会家奎,在全县35台公汽中,数他开的车盈利最低。他常说:“公汽姓公,主要是搞好服务,不指望发大财!” 木瓜园村村民陈文竹说:“有一次我到城里买化肥,拦了一辆过路车。没想因为少几毛钱,硬是把我甩在半路。去年上春,我托余师傅帮忙带2包化肥,他二话没说就把东西给我拖回来了。”  相似文献   

16.
李道熙先生和我家有通家之谊:他是我父亲的学生,和我大哥是同学,又是我三哥和四姐的老师。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从西安回到五通桥区,在一所中学任教。1966年“文革”风起,全区中小学教师集中在五通桥中学“学习”。不久,“首都红卫兵”南下“煽风点火”,所到之处,如无毛主席语录  相似文献   

17.
近日翻阅一篇选自《战国策》的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颇有感慨。文章说,古代齐国的邹忌,长相很美。他听说城北有个徐公也是个美男子,就问妻、妾和客人,他与徐公谁美?大家都说他比徐公美。后来他见到了徐公,私下进行了一番比较自愧、不如徐公。邹忌想,为什么周围的人都说假话呢?冷静思考之后,他明白了:“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原来假话背后都各  相似文献   

18.
传说古代有个丑人,不如自已丑。有一次,他叫画像的给他画肖像,嫌画得不美,又叫重画。那位画像的给他画了三次,他总是不满意,说把他画丑了。画像的也火了,说:“我尽量给你美化了,假若按你的尊容画,那才丑死人呢”。  相似文献   

19.
马丁·布伯在《我与你》中提出了人生与世界具有两重性:一是“为我们所用的世界”.一是“我们与之相遇的世界”.他用“我-它”公武称谓前者.用“我-你”公武称谓后者。他强调“我-你”关系的直接性、相互性和之间、相遇.并从“我-你”关系出发.重新去认知和理解世界。布怕的思想对于冷战后不同文化间越演越烈的冲突来说.仍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有一次,一个同学迟到,而且拿着早点上气不接下气的跑进教室,当时我心里很气愤,真想把他的点心扔进废纸篓,可转念一想,这样做不妥,会在孩子心灵深处筑起鸿沟,产生逆反心理,于是我就迎上前接过他的点心,轻轻对他说:“下了课再给你。”下课后,我一手拿一杯热水,一手拿着点心交给学生,并亲切说“肚子提抗议了吧,早起十分种就行了。”一杯水、一句亲切的话把我和孩子的心连在了一起。从此之后,这位学生再也没有迟到过。 语文课上,坐在后排的一个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