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十九大报告在优先发展教育部分鲜明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教育事业具有战略意义的政策导向,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这是推进教育公平、保障学有所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所有教育领域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因其强制、免费、普惠等基本公共服务特征,全面纳入国家立法和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本质要求。改  相似文献   

2.
刘燕 《学习月刊》2009,(10):68-69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公平、效率、民主、秩序等,公平作为其中最为基本的原则.同时现代公共行政也越来越强调将公平作为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目标。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因此.公共政策在价值取向上要坚持公平的基本原则.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所以近年来政府制定的相关教育政策.充分体现了在政策的价值取向上以注重公平为先导、兼顾效率的原则.保障基础教育公平的实现.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公平观,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与配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以实现经济公平;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以实现政治公平;把教育公平作为实现文化公平的基石,强调并推动普及教育,确保教育机会的公平;强调人民应当享有同等的基本权利和社会地位,以实现无差别的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4.
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主题是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基本政策,从实施来讲可分三个阶段:一是保障教育公平,重点放在区域内的义务教育;二是立志教育过程的公平,在校内得到比较好的教育;三是关注教育结构(质量)的公平,把有质量的教育公平作为一个发展目标。这三个阶段也是世界各国在走的阶段,我们国家现在还处在第一个阶段,在争取保障教育机会的公平,有些发达地区已经开始重视到教育过程的公平。  相似文献   

5.
教育公平,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追求。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多种措施推进教育公平。1977至1991年,教育公平状况随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得到改善,在恢复高考和考试制度,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建立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1992至2002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增加了各级各类教育机会,但同时也出现了城乡、区域、学校之间教育差距拉大的状况。党和政府通过采取加大政策倾斜和贫困学生资助力度等措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2003至2011年,教育公平逐步成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的主要议题,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缩小教育区域差异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公平上升到法律层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缩小教育区域差距,使贫困地区学生和困难群体享受到同等优质教育资源,保障人人都享有公平接受高品质教育的权利。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推进教育公平的历史经验表明,推进教育公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保障教育公平,而教育公平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重要标志和基本元素。因此,保障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种种教育不公平现象比较普遍,探讨实现和保障教育公平的问题有助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胡立洲 《世纪桥》2012,(9):116-117
政府必定成为推动教育公平的主体,对教育公平的促进起到主导作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的首要议题。本文通过对辽宁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研究认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离不开政府与教育部门、与社会组织的积极而有成效的合作。并从强化教育公平理念、完善政府教育职能、调整公共教育政策、加强教师管理、创新教育机制方面为辽宁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8.
李玉彦 《新长征》2008,(6):34-35
地方立法作为我们国家立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过去的20多年里,已经走过了探索起步、加快步伐到规范发展的路程,为推动、保障各地的改革开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地方立法工作如何与时俱进,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自觉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良性互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社会公平既需要法律、政策、行政、制度等手段予以规范,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和疏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提倡以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式对教育对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达到宣传正确的社会公平观、化解冲突与矛盾、保障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是完善立法体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保障。地方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引领、推动和规范、保障作用。开展地方立法需要立足本地经济、社会、文化、地缘现实,抓住关键,顺势而为,通过提供有力的制度供给和发展保障,引领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庆 《山西青年》2023,(5):28-30
慕课的出现对中西方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与发展,促进了高等教育更加公平。基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视角,批判性分析由于社会出身、家庭环境及学业成就的不同,导致文化资本在身体化形态、客观化形态、体制化形态上的差异,影响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随着“知识智能”快速发展,混合式教学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机会、聚集庞大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搭建自主的互动交流平台,推动高等教育更加趋于公平。  相似文献   

12.
黄中平 《新湘评论》2005,(10):30-31
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有关论述.充满活力和公平正义都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认识和处理激发活力和维护公平的关系,换言之,如何认识和处理效率优先和注重公平的关系,这是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正确回答和解决这一重大问题,对于我们把握发展机遇,解决各种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保障教育需求,推动教育公平,规范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是落实“双减”工作的内在要求。如何在有限的编制总量范围内,科学核定教师编制数,实现编制效益最大化,保证“双减”走深走实,是摆在机构编制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一、落实“双减”责任的主要做法(一)坚持高位推动、统筹兼顾,优先保障教育编制资源。一是高点着力,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教育公平对社会和谐影响很大,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是: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加大对教育尤其是落后地区的经费投入力度;改革教育招生体制;治理教育腐败;完善教育立法,并将教育公平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15.
制度正义和个人自由不仅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和价值追求,也是推动社会共同体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社会共同体发展中,只有建立公平的制度体系和合理的社会秩序,才能更好地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尊严、利益等,促进个人自由的实现。因此,应当从制度正义视角考察社会共同体中的个人自由问题,在推动政治制度正义、经济制度正义和社会制度正义中促进个人自由实现。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如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人均受教育年限、公共教育经费投入的比率、各级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最能体现一个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另一方面,作为全社会的一个先导性、基础性部门,教育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智力支持,培养专业人才,传播先进的社会理念。教育事业作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有力保障,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它囊括了科学发展观的所有要求.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就是真正贯彻实践了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饶辉明 《学习月刊》2009,(16):41-41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其精神实质就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必须做到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因为。只有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才能实事求是。只有做到了实事求是.才能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政治保障。而人本、公平、有序、有衡又是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的根本要求.因此.践行科学发展要切实搞好文化建设.努力做到养人本之识,树公平之气:铸有序之基,筑有衡之堤。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满足百姓“找好老师、上好学校、受好教育”的需求,近年来,和平区教育系统始终把落实《义务教育法》,推动教育公平,实现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工作的主攻方向,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改善办学条件,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并通过推动教师校际流动、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等途径,走上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存根基和本质要求,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发展的情况下,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必须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充分发挥司法的功能,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促进司法公正。在立法过程中,真实反映群众利益诉求,做到立法的公正、公平。在执法实践中,坚持执法为民、公正司法。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党建文汇》2001,(1):7-7
1.坚持学习教育与推动农村工作相结合。学习教育活动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围绕农村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切实解决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学习理论与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统一起来。不能脱离农村的各项工作就学习教育抓学习教育,也不能简单地用解决具体问题来代替学习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