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劳动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问题,是宏观经济政策中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当前包括职工和经营者在内的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如何看待并正确处理这一问题,对于把握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走向与宏观经济运行的轨迹,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提出几点思考。一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一般是指获得劳动报酬和参与收益分配两部分内容。从企业会计核算角度,劳动要素参与分配,就是劳动者获得工资性收入和参与对企业营业利润的分配;从国民经济核算角度,劳动要素参与分配,就是获得劳动者报酬和参与对营业盈余的分配。其中被称为“营业利润”或者“…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产权主体包括资本产权和劳动力产权。劳动力产权实现的关键是剩余索取权。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贯彻和运作 ;劳动力使用权价值实现的主要形式是工资 ,劳动力所有权价值实现是剩余索取权 ;是人力资本运作的结果 ;人力资本的增值 ;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要求 ;劳动力产权作为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获得双重收入。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运》2009,(2):56-57
牛根颖在《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51期撰文认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全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出现了重大的变化。收入分配市场化是新的分配格局的显著特点:一是打破了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二是参与分配的要素多元化。除劳动外,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也按贡献参与分配。  相似文献   

4.
劳动分红是依据劳动要素对经济的贡献来决定的分配形式,是企业在向劳动者支付了工资之后,再将一定比例的利润或超额利润向劳动者进行分配的制度.劳动要素与其它参与收益分配要素权利平等,所分配份额要大于其它要素分配份额.  相似文献   

5.
劳动分红是依据劳动要素对经济的贡献来决定的分配形式,是企业在向劳动者支付了工资之后,再将一定比例的利润或超额利润向劳动者进行分配的制度。劳动要素与其它参与收益分配要素权利平等,所分配份额要大于其它要素分配份额。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必然对我国劳动关系产生影响,劳动关系运行市场化程度增强,灵活就业增多带来劳动关系非正规化等,同时,劳动力市场变化加大了工会工作的难度。对此,研究劳动关系应运用劳动经济学研究方法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深入分析,研究就业和收入分配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并对工会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中的作用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生产要素主要是指劳动、资本、土地和经营才能。收益在不同的生产要素之间进行分配, 各生产要素在获取报酬时, 是以让渡自己的产权为前提条件的。在改制企业, 工资分配与红利分配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收入差距将继续扩大。工资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依托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培育和完善市场主体, 建立合理的收入分层机制, 实现三大分配原则, 保证收入分配与社会经济目标和企业经营目标的融合与协调。  相似文献   

8.
按要素分配和劳动要素公正参与分配是贯彻十六大精神亟待研究与实践的新课题,也是工会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需要探索的问题.本文从劳动要素公正参与分配亟待破解的几个现实问题、平等博弈机制的构建与工会职能的强化、能力经济与职工素质培育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提出了贯彻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总体上看,当前企业劳动关系保持了和谐稳定,但仍然存在着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收入分配不合理、群体性事件增多、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当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在提高企业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认识,完善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加强职工文化的建设,发挥政府和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的作用,加强和完善劳动立法等方面做出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0.
成慧 《时代风采》2013,(12):14-15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一些行业薪酬明显高于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人们盼望革除不合理因素带来的收入鸿沟,让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得到公平合理的回报,缓解收入分配矛盾。  相似文献   

11.
对劳动英雄的推崇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生产中奖励劳动英雄,推动了向劳动英雄学习的生产竞赛运动,对边区生产建设的发展和新的劳动观念的塑造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劳动光荣的道德观念逐渐形成.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劳动英雄从组织起来的群众中涌现出来,集体英雄主义的价值观在群众中传播....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造劳动价值论的目的 ,是为了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 ,揭示劳动与资本的对立 ,从而进一步阐明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规律。当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时 ,创造价值的劳动越来越依靠科技、知识、资本等新的生产要素。因此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 ,就应对其理论进行新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3.
劳动价值论对商品经济社会的生产与经营起着基础的指导作用。人们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确立劳动价值准则,就会使商品经营凝结着人的精华,使物质性的商品转变为"人化商品"。  相似文献   

14.
事实劳动关系在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成为我国劳动关系中的重要方面。但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中,由于片面夸大书面劳动合同的作用,使事实劳动关系处于尴尬地位,只有充分认识和尊重事实劳动关系,才能达到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对此,应从立法、执法等各个方面加强对事实劳动关系的确认和保护,以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高校青年教师的情绪劳动是否会造成过劳,对个人健康、组织运行和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探讨情绪劳动对过度劳动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路径,验证情绪劳动是否通过职业紧张的中介作用对过度劳动产生影响,并检验组织支持感在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情绪劳动对职业紧张和过度劳动都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职业紧张在情绪劳动与过度劳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在情绪劳动因素之一的表层扮演与过度劳动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劳动者对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程度的感受和评价,我国劳动关系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在休息休假、工资、员工参与决策、劳动者组织等对劳动关系呈现显著性影响.休息休假是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基本因素,工资问题是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关键因素,企业决策权是影响劳动关系的激励因素,劳动者组织是影响劳动关系的结构性因素,构建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需要从政府、劳动者、企业、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劳动教育的关系对于更好地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 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进行溯源并对其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 探讨新时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发展方向。研究认为,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教育目的具有共性,在教育方式 上均注重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从而致力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经世致用之才。在新时代, 新技术和新产业不断发展,生产劳动有了新形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扩展到更多领域,升华为内涵更丰富 的劳动教育,教劳结合与劳动教育相互依托,互为支撑。  相似文献   

18.
劳动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亦是劳动教育之所以成为教育的前提.从马克思恩格斯将生产劳动上升到"人类社会存在的第一个前提",到毛泽东主张"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再到习近平以高远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对劳动本质进行深入探索,以坚定的信念树立劳动精神,以发展的眼光审视劳动教育,都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深刻内涵和马克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