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出狱人的社会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的出狱人社会保护政策原则有不同的变化;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国的出狱人社会保护成效显著,建立健全了出狱人保护组织机构,拓宽了社会就业渠道,取得了社会支持。为适应新形势发展,出狱人社会保护还需通过制定出狱人保护法、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专门的出狱人保护机构等措施来加速出狱人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国都有以保障出狱人顺利适应社会生活为目的的一些保护性措施。国外对出狱人社会保护工作认识较早,理论研究比较深入,机构设置、工作内容也都比较健全,目前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出狱人社会保护制度。我国的出狱人社会保护制度正在形成,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尽快立法,形成规范,巩固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3.
出狱人的社会保护是帮助出狱人重新适应社会生活,预防再犯所进行的活动。随着刑罚观念的更新和刑事政策的变化,出狱人社会保护的适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内容更加丰富,并朝着法制化的方向发展。我国传统的安置帮教工作与国外的出狱人保护制度相比有自己的特色,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而,须建立健全我国的出狱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4.
<正> 所谓出狱人保护系指对出狱人及其类似者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救助与辅导,以助其自力更生,顺利复归社会,预防再犯,使国家、社会免遭不法侵害的制度。追溯出狱人保护制度的历史,目的是使我们能对该制度立足过去把握现在,并着眼于未来。  相似文献   

5.
贾洛川 《河北法学》2012,(12):91-98
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背景呼唤着出狱人社会保护的创新,社会管理创新视域下出狱人社会保护创新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和谐社会理念的引领、教育刑主义的延伸、社会保障理论的支撑和社会连带理论的运用等方面。出狱人社会保护在我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面对新形势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还有不少值得进一步改进之处,需要进行出狱人社会保护的创新路径选择,如加快制定专门的出狱人社会保护法,着力提升出狱人社会保护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更新出狱人社会保护的内容,进一步拓展出狱人社会保护的渠道和重视出狱人社会保护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出狱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在出狱会在就业生活等方面遇到各种困难,社会应当给予其必要的保护和帮助。我国传统的出狱人帮教措施不仅效果不好,也可能会导致反向歧视,影响昂社会公平。本文认为,应当从根本上解决阻碍出狱人融入社会的因素,在我国建立前科消灭制度。同时,建立出狱人社会保险制度,并加强对出狱人的职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我国出狱人保护工作受到一定的重视,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出狱人保护的发展轨迹迥异的是,我国出狱人保护的催生动力源于国家的核心权力,很多层面都忽视了"草根阶层"的介入与互动,所以建构一种"政府主导、社会关注、公众参与"出狱人保护的全新框架,更多的辟展新的保护手段与可行性路径,乃当下我国出狱人保护事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对完善我国出狱人保护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出狱人保护具有重要的刑事政策意义。为强化出狱人保护工作 ,应制定专门的出狱人保护法 ,完善出狱人保护的组织体系 ,充实出狱人保护的具体内容 ,设立刑法中的前科消灭制度。  相似文献   

9.
关于出狱人保护机构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狱人保护机构应当具有就业帮助。生活引导。心理帮助等功能。为此。对出狱人的保护。目前不能采用由国家包下来的官办型模式。而应多采用准官办型的摸武,其中,国家督导型或国家参与型可任意选用。  相似文献   

10.
论出狱人社会保护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狱人保护,是预防犯罪的重要措施。我国目前出狱人保护工作的实践是:以国家力量为主导,多机构负责;以安置帮教工作为主要内容;民间参与话程度不够。结合目前我国的国情,有必要制定专门的《出狱人保护法》和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出狱人保护的管理工作,并且从民间吸收大量的志愿者,还有就是充实保护内容,这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设立刑法中的前科消灭制度。  相似文献   

11.
重新犯罪是复杂的社会问题,监狱构建罪犯出狱后重新犯罪可能性评估体系是贯彻落实“首要标准”,对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实现刑罚的特殊预防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监狱构建罪犯出狱后重新犯罪可能性评估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罪犯出狱后重新犯罪可能性评估标准的评估要件和评估标准的设计、罪犯出狱后重新犯罪可能性评估标准、罪犯出狱后重新犯罪可能性评估方法和机制等。监狱在对罪犯出狱后重新犯罪可能性评估要注重客观性,体现本土性,坚持实践性,注意保密性。  相似文献   

12.
以“吹卖嫖赌贪”闻名的湖北天门原市委书记张二江,近日被媒体披露有了新身份:古文献注疏解释专家.据称,在2002年被判处18年有期徒刑的张二江,因积极改造、服刑期间出版4本专著而提前出狱,至今已有5年. 开茶馆,练书法,出版专著,还将开设国学班……张二江出狱后的生活,看起来有声有色.不过,并非每个出狱官员都像张二江这样“与世无争”.搜索发现,他们有的还能继续升官,有的甚至收取高额“补偿费”,也有人因各种原因再次获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设施内矫正的一般原理、矫正手段及出狱人保护问题,其中重点论述矫正手段。我国设施内矫正的基本原则有惩罚与改造相结合原则、教育和劳动相结合原则、人道主义原则、社会参与原则、个别化原则。设施内矫正手段主要有管理、教育、劳动、心理矫治和社会参与几种。出狱人保护工作事关矫正效果的实现,因此本文特别予以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我国监狱法制实际情况的分析入手,从改革传统自由刑的行刑方式、实现刑事执行权的合理配置、重视出狱人的社会保护等方面构建依法治监新思维,并为实现依法治监的最佳境界提出若干发展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衣锦还乡,旧指当官后锦衣华服荣归故里,如今这个词竟可用以形容落马贪官出狱后回家的情景了。近闻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某局长出狱后穿名牌,坐轿车,鞭炮声中众人前呼后拥,容光焕发地步入自家豪宅……群众不禁要问,本该是落魄之徒,何以如此荣耀?明眼人一语道破天机:几年牢狱之苦,岂能动摇其数十年“修行”。“修行”之一谓“狡兔挖了三窟”。大权在握,大肆敛财,“深挖洞,广积粮”,不慎暴露给司法机关的仅冰山一角而已。逮捕判刑,只触其皮毛,未伤其筋骨。出狱后,脱去廉政的伪装,尽可放心享用不义之财了。于是乎置豪宅灯红酒绿者有之,购…  相似文献   

16.
社会连带关系理论与社会责任理论以及市民社会发育为社区积极参与刑事活动提供了法理性的根据。作为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社区理应在刑事和解、社区矫正以及出狱人保护等刑事活动中发挥重要的角色。在此语境下,应积极培育社区制度,完善社区建设,促进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二元社会结构的发育,最终实现社区在刑事活动中功能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17.
自幼就缺乏亲情与关爱的四川籍“浪子”李本华,因犯破坏电力设施罪锒铛入狱,成了无家可归、无路可走的苦命犯人;备受宠爱和娇生惯养的湖南籍村干部之子张超,因犯强奸罪被判无期,成了埋在亲戚朋友心底永远的痛。二人在狱中相识相知后,很快便成了同病相怜的好兄弟。为了让父母在有生之年能过上几天安稳日子,张超找到李本华商量,希望他出狱后能留在湖南替自己照料家中父母,没想到李本华竟欣然接受。一番周折之后,出狱那天,李本华发现张超的父亲已在狱门外等候自己多时。紧紧拉着张超父亲那双布满老茧的双手,看着老人慈父一般温暖的面容,李本华…  相似文献   

18.
嘉定县蚌珍珠养殖专业户赵伟通曾一度成为本刊的“新闻人物”.关于他有罪还是无罪的探讨历时半年,引起了司法界及广大群众的普遍关心.最近,编辑部收到不少来信、来电,询问赵伟通出狱后的情况.近日本刊记者专程赴上海嘉定县塘行乡走访了这位颇有影响的“万元户”. 一见面,赵伟通紧紧握着记者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谢谢,感谢《法学》编辑部给了我这么  相似文献   

19.
坐牢1年半仍不知悔改,出狱后又亲自或雇用他人向多人多次贩卖毒品。9月2日,上林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贩卖毒品案,依法判处被告人林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2004年12月,被告人林某因犯故意  相似文献   

20.
案情:出狱找档案找了20年 张某是一名聋哑人,20世纪70年代初被招到某单位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