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宝顺 《前进》2006,(5):4-6
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在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巨大反响,一个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热潮正在全国蓬勃兴起。全省广大干部群众都要深刻领会“八荣八耻”的内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指示,3月28日上午,中共大连市委党校组织中心组集体学习,座谈讨论“八荣八耻”,以期将学习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于2006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立即在内蒙古自治区引起强烈的共鸣.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相似文献   

4.
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了“八荣八耻”。总书记的讲话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共鸣,为新形势下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以德治国,最终要落脚到“以德治人”。“八荣八耻”是做人的基本准  相似文献   

5.
最近,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在神州大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的热潮。“八荣八耻”的内容特点不是新,而是“基本”,八个对应句都是我国传统道德、德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一贯内容。但从社会现实情况来看,强调这些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在物质生活日益充裕、精神生活日渐丰富、价值观多元化、道德约束力呈弱化态的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及时意义。我觉得,“八荣八耻”的新意,一是表现在由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提出和全面表述公民思想道德领域的基本价值观,这体现了对思想道德建设一贯的高度重视和当前新形势下更大的关注,这样,既利于…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又是对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荣辱观念,古已有之。“宁可毁人,不可毁誉”、“精忠报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名言警句,都说明古人对于荣辱的重视。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些新时代的精神为传统美德注入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蒙永福 《当代广西》2006,(15):26-26
今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精辟阐明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胡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  相似文献   

8.
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为推进我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学习、贯彻好胡锦涛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精神,让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最终为建设“四个广西”提供强大精神力量。3月23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座谈会。现刊发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李纪恒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指导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正确树立并践行好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9.
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0.
知耻近乎廉     
为学习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我们组织了这期“社会主义荣辱观”笔谈,以飨读者。——编者连日来,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在举国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和深切共鸣。“八荣  相似文献   

11.
2006年3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参加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讨论时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中国的荣辱观:  相似文献   

12.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讨论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总书记的讲话不仅对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出了具体要求,更为院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树立了新标杆,为实施素质教育指出了鲜明的方向。当前的青少年学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有理想、有追求。但是,因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部分青少年在荣辱观和价值观上存在一些不良倾向。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推动社会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提高全市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4月5日.河南省义马市3000余名干部职工和青少年学生在千秋矿俱乐部集会.隆重举行“牢记’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承诺签名活动.  相似文献   

14.
记者:在当前深入开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叉荣辱观教育中,共青团组织承担的任务是什幺?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论述,在我省教育系统引起热烈反响,各地各校结合实际,纷纷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八荣八耻”的教育活动,引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课堂中。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要求教育系统要走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前列,要学习在前、宣传在前、践行在前,要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校园成为强音,要使之成为广大师生生动的道德实践,成为生活方式。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于3月18日召开全省教育系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讲话”座谈会。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市学…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对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具体提出了“八荣八耻”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一论述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明确的道德标准和实践操作平台,也是我们残联组织和广大残疾人必须认真学习和奉行的道德条规。认识古代和现代社会的荣辱  相似文献   

17.
赵玲 《青年探索》2009,(4):15-17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团结互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八荣八耻”代表了新时期的荣辱观,是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荣辱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优良美德,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珍宝。“八荣八耻”中“团结互助”精神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为当代青少年的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在新疆各学校引起了强烈反响。师生们纷纷表示,要把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的精辟论述纳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主题中,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勤俭节约不能忘,铺张浪费要摒弃……”乌鲁木齐市第十一中学的校广播里播放着关于“八荣八耻”的七字歌谣。十一中的老师们通过班会,将自编的“八荣  相似文献   

19.
深刻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实践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发表了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是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篇重要文献。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治国方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科学结合,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对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4月6日,昌吉市图书馆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座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会。同志们敞开心扉的坦诚发言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祖国好与老来乐今年84岁的离休老干部朱可正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