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兼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类似劳动关系的权利义务关系。我国劳动法并未完全禁止兼职行为,但作为劳动者而言,完成本职工作是其应尽的义务。然而,劳动者的时间、精力、体力都是有限的,担任兼职工作后对本企业的工作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在所难免。当兼职工作与本职工作产生矛盾时,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作为日渐增长的特殊的兼职群体,因社会经验不足、就业指导滞后,对相关维权法律知识缺乏而常常导致合法权益受损;社会中介市场鱼龙混杂、管理混乱也使大学生兼职的合法权益没有保障。大学生应提升自身的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通过诉讼维权;教育、劳动等部门应设立非营利性机构为大学生提供正规的兼职信息和引导;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兼职行为纳入到劳动法保护范畴,以保障兼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为进一步落实劳动争议仲裁三方原则,规范兼职劳动仲裁员管理,提高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现就加强兼职劳动仲裁员队伍建设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一、进一步做好兼职劳动仲裁员的推荐和聘任工作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工会、企业组织(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要把推荐和聘任兼职劳  相似文献   

4.
《上海机关动态》2006,(11):31-32
邹碧华今年39岁,可头衔已有一大串: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第九届青联委员。  相似文献   

5.
《劳动法》颁布实施一年多来,各级劳动部门、工会组织和企业单位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宣传贯彻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据笔者在许昌市调查,在贯彻实施《劳动法》中还存在着不少令人忧虑的问题,需要引起各级人大的高度关注。——企业法人的认识严重错位。少数企业法人认为实施《劳动法》条件还不成熟,宣传一下就行了,至于执行,则应慢慢来。尤其是那些效益不好的企业,担心职工运用《劳动法》提出增加福利待遇和工资报酬等要求,企业无力解决。有的甚至认为《劳动法》是在企业法人和职工之间制造矛盾。据统  相似文献   

6.
根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的安排,1995年11月中旬,以巴斯提·阿皮孜、阿培志·热合买提委员为组长,分别组织南北疆视察组,对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以及和田、喀什二个地区的部分县市、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贯彻实施《劳动法》的情况进行了视察。认为南北疆各地按照自治区的统一安排部署,采取各种形式积极开展广泛深入的学习宣传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在贯彻实施《劳动法》过程中,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工会对《劳动法》贯彻实施进行了督促检查,做了大量工作,使《劳动法》的贯彻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1994年7月5日,人民大会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将要对提交的几份审议和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修改稿进行表决。经过几天的审议,委员们认为,经过审议和修改后的法律文本比较成熟。随着表决器的按动,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21票赞成,1票反对,3票弃权,1人未按表决器”通过了《劳动法》。人们企盼多年的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基本宗旨的《劳动法》终于在世界上劳动者最多的国家诞生了。  相似文献   

8.
马丽 《新东方》2007,(11):37-39
自1994年《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雇佣关系一直被排除在《劳动法》的保护范围之外。现行通常认为,雇佣关系是一种民事合同关系,应受民法的调整。所以,在雇佣关系存续期间,雇员发生伤亡,则应根据民事法律规范的相关规定请求赔偿。然而,实际生活中雇员发生伤亡事件后却很难得  相似文献   

9.
韦祖祠  黄彦 《当代广西》2006,(24):28-28
公司制企业中,党务干部兼职化成为企业党建一种普遍现象。对于企业党务干部兼职泛化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因企制宜。因为兼职化有利有弊。利的方面有三点:一是企业干部队伍精干,有利于节约工资成本;二是实行党政一肩挑,有利于避免出现党政“两张皮”现象;三是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佳配置,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弊端则是不利于企业党建工作,原因有六点一是人的精力、时间、知识有限,干部兼职太多,难免顾此失彼;二是权力过于集中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难以发挥;三是党务干部兼职化,堵住了党务工作人员的出路,挫伤其工作积极性,党务工作将会面临后继…  相似文献   

10.
<正>各级人大常委会委员(以下简称委员)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主体,尽管法律没有专职委员和兼职委员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确实有专职委员和兼职委员之分。关于人大常委会委员应该实行专职化还是兼职化问题,一直存在不同意见。笔者认为,专职委员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国务院的委托,现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草案)》(以下简称《劳动法》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劳动法》的必要性 1978年底,根据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关于制定《劳动法》的指示,原国家劳动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开始着手起草《劳动法》。十几年来,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反复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学生打工是否受劳动法保护这一问题,通过对打工大学生的"劳动者"身份的法理分析,以及对大学生打工行为性质的法理辨析,认为在校大学生因为身份特殊,不属于狭义的劳动者,不受劳动法的调整和保护。打工大学生与雇主之间形成的是雇佣关系,应适用民法的调整和保护,并进而提出规范大学生自主打工行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由上海市法学会劳动法研究会、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法专业委员会、华东政法大学社会法研究所共同主办,华东政法大学劳动法律服务中心承办的"劳动关系的管治与自治之二——非标准劳动关系"研讨会,于2011年4月22日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约100人参加了研讨会。一、关于非标准劳动关系的定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石美遐教授认为,对于劳务派遣的正面作用要充分认可,对于通过劳务派遣而就业的人所面临的问题,也要通过规  相似文献   

14.
1986年,国务院改革企业的用工制度,提出了实行劳动合同制;接着,1994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进一步以国家法律形式,肯定了劳动合同制度。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劳动法,进一步将劳动法确定的劳动合同制度的原则精神具体化、条文化、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介绍俄罗斯学者对于当代俄罗斯大学生兼职现象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俄罗斯大学生兼职的目的、兼职的领域,从一种新的视角(工种与专业的融合、兼职与出勤率的冲突)审视了兼职与学习的关系,并关注了俄罗斯社会对于大学生兼职现象的评价。对于了解俄罗斯大学生的兼职现象并对国内大学生兼职现象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通过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劳动制度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整套劳动制度。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新旧体制交错,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进入市场,制定劳动法必须处理好多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关怀下,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以及方方面面同志的认真工作,一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法终于诞生了。回顾这部法律制定过程中遇到和处理的几个主要问题,对理解和实施劳动法是有益的。一、关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  相似文献   

17.
在私法自治与国家干预的辩证发展潮流中把握劳动法的方向,以私法自治为主、实行适度干预,是劳动法应当遵循的客观规律。然而,干预过度和干预缺位情况的存在,使得我国劳动法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保障劳权、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这是我国劳动法立法理念不和谐的产物。要真正实现保障劳权的目标,就必须使劳动法实现目的与规律的统一。我国劳动法应实现从以主观权利为制度核心的权利法,到以调整冲突规则为制度核心的补救法的制度完善。通过完善劳权、集体劳资自治的程序规则以及劳动司法制度,进而建构一种协调劳资冲突的良性机制,是符合劳动关系的特性以及和谐社会基本内核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8.
肖游 《人权》2004,(5):59-60
8月19日至21日,北京市法学会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分会在京举行了“北京市第六届劳动争议案例研讨会暨纪念《劳动法》颁布十周年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华东政法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律师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人权》杂志社、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总工会等180余位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回顾了《劳动法》颁布10年来劳  相似文献   

19.
郑萍 《传承》2008,(2):128-129
勤工助学的在校大学生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且劳动法并未明确将其排除于劳动者之列,故其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并非所有的勤工助学都适用劳动法,只有在校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才适用最低工资标准、享受社会保险待遇、适用工时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维护职工权益依法加强管理──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举办《劳动法》知识竞赛活动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颁布两周年,进一步加强对《劳动法》的学习和宣传,促进《劳动法》的贯彻实施,7月上旬,国管局人事司、国管局机关工会共同举办了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