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学界对犯罪动机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实际上,犯罪人的需要无是非善恶之分;通常所谓的犯罪意图或犯罪意向实际上都是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是恶性的,不存在所谓中性或善的犯罪动机;犯罪动机具有意识性,不存在所谓无意识犯罪动机。犯罪调节能力是犯罪动机形成的核心;犯罪动机可以独立于犯罪行为而存在,犯罪动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犯罪行为的必然发生。  相似文献   

2.
一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外商投资者的避税问题也日益严重。其避税手法隐蔽性强,且形式多样。(一)利用中方不了解国际行情,通过关联企业运用转移定价进行避税1.高价进,低价出,转移企业利润,以达到避税目...  相似文献   

3.
从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沉浮,引出避税和税收筹划的定义,通过比较看出避税和税收筹划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避税和税收筹划之间的关系,指出税收筹划的发展方向最终是达到企业和国家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双赢的目的,并为税法机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儿童学习动机类型与创造力倾向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创造性倾向以及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368名有效被试来自南京市三所普通小学的三、四、五年级学生。研究结果表明:(1)在我国小学生中,确实存在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种学习动机类型,三年级学生与四、五年级学生相比,更多地表现出外部动机占主导地位,随着年级的增长,小学生中学习动机类型为内部动机的人数逐渐增多。但两种不同的动机类型依然存在。(2)随着年级的增长,小学生的创造性倾向呈现出一种正增长的趋势:四、五年级学生比三年级学生有更高的创造性倾向。(3)不同学习动机类型小学生的创造性倾向表现出显差异。持内部学习动机的小学生在总的创造性倾向上优于持外部动机的小学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盈余管理问题愈来愈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由于我国家法规及会计准则体系不够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缺乏力度,因此,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并存在诸多的问题,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刑法学中,由于法律制度不同,对犯罪动机的认识也存在差异。犯罪心理学对犯罪动机的研究更加广泛而深入,其研究成果对刑法学、犯罪学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在分析不同学科对犯罪动机的认识、解读犯罪动机内涵的基础上,尝试构建犯罪动机的理论模式,并着重对模式中的三个要素(内在起因,外在诱因,自我调控机制)及其相互关系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龙长海 《北方法学》2010,4(2):86-92
期待可能性理论同规范责任论相适应,同我国通说的心理责任论并不相容;因我国尚未形成特有的罪过理论,加之传统刑法文化的遗失,才致使期待可能性理论备受关注;在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一些用期待可能性理论解决的问题,完全可以在犯罪动机的范畴内解决。  相似文献   

8.
犯罪动机的本源、性质和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动机的本源是人的需要,需要与动机的区别在于动机具有需要中所没有的行为指向和行为手段与方式。需要无是非善恶之分。通常所谓的犯罪意图或意向就是犯罪动机。犯罪动机具有主观恶性和有意识性的特点,不存在所谓中性的或善的犯罪动机,也不存在所谓的无意识犯罪动机。犯罪动机的形成过程经历从需要不能满足、缺乏调节能力、采用犯罪手段三个阶段。犯罪动机可以独立于犯罪行为而存在,犯罪动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犯罪行为的必然发生。  相似文献   

9.
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思路及主要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总体类型,以期从文献整理分析的角度对公共服务动机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探讨,并展望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发展方向及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孕产妇死亡医疗纠纷案的特点、主要死因及其防范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室1985年至2003年12月的法医尸体解剖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并对其中存在医疗纠纷的孕产妇死亡案例进行分析。结果 31例存在医疗纠纷的死亡孕产妇法医尸检案例中:(1)围产期死亡26例(83.9%),妊娠早期人工流产后死亡5例(16.1%);(2)产科出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死亡22例(71.0%),羊水栓塞死亡5例(16.1%),其它原因死亡4例(12.9%);(3)乡镇医疗机构17例(54.8%),地县级医院占7例(23.6%),市级医院占4例(12.9%),其他占3例(9.7%);(4)纠纷产生的原因中疑为误治14例(45.2%),误诊的9例(29.0%),抢救不及时的7例(22.6%),其他1例(3.2%)。结论 孕产妇死亡医疗纠纷案主要发生在围产期,其次是妊娠早期;产科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乡镇及县级医疗机构易引起纠纷;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是误诊、误治和抢救不及时。  相似文献   

11.
证据法常常是从法官的角度加以事后考虑的,而法官决定着是否采纳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本文对法律进行了事前审视,探讨了法律如何影响考虑起诉或者正进行诉讼的当事人的行为。由这一角度观察,证据规则产生了各种激励与抑制的动机。在讨论很常见的、尤其是那些源自对抗制的激励与抑制动机之后,本文将探讨很多并不令人熟知的且会影响创造、保存和提出证据的激励与抑制动机。在结论部分,本文将考虑一些对于将证据法作为一个动机体系的观点的异议。  相似文献   

12.
外商投资企业逆向避税问题及其防范对策伍治良近年来,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许多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外商企业)帐面上表现为零利润或负利润,而生产规模和投资规模却不断扩大。其实,这些企业实...  相似文献   

13.
刘天永 《法人》2007,(9):72-73
合法避税可以为企业提供很大的税收利益,却并不违反国家税收政策导向避税,一直是企业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很多企业正在千方百计的思考各种方法以降低税负,有些也因此触犯了法律。那么,究竟什么是合法避税,避税方法有哪些?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面对这沉重的税收负担,企业开始把寻找合理的避税方法作为重中之重了。"合法避税"又称"税收筹划"。它来源于1935年英国的"税务局长诉温斯特大公"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合法避税的规范化定义得以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中毒性死亡案件和与中毒死亡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特点,探讨此类案件的防护重点和鉴定要点。方法 对四川大学法医学院1985~2004年106例中毒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性别:男性61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1.36:1;年龄:以21—40岁年龄组(60.38%)为主;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见(52.83%),其次为自杀(33.02%)和他杀(14.15%);死亡原因:CO中毒、有机磷类中毒、毒鼠强及药物中毒多见(72.64%);医疗纠纷:发生医疗不当12例(11.32%),7例为医源性中毒性医疗纠纷。5例为中毒后在医院抢救中发生的医疗纠纷,主要发生于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83.33%)。结论 加强毒物的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增加生产安全等是减少中毒性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中毒急诊抢救临床技能是防止中毒性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80例精神发育迟滞有违法行为者的智力缺损程度、犯案动机、预谋、自我保护能力及对行为的辨认、控制能力等因素进行分析。鉴定结论,诊断为轻度精神发育迟滞者58例(72.5%),中度者17例(21.3%),重度者5例(6.2%)。评定无责任能力者13例(16.3%),限制责任能力45例(56.2%),完全责任能力22例(27.5%)。  相似文献   

16.
公共服务动机(PublieSenriceMotivation,PSM)作为西方描述官僚行为的四大理论流派之一,呈现出与韦伯的官僚理论、代表官僚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不同的观点和研究视角(李小华,2010)。从公共服务这一涉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的特殊使命为立足点,重新审视和反思了新公共管理以单边的利益输出为主的改革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和质疑,突破了传统动机理论遇到的困境(叶先宝、李纾,2008)。公共服务动机作为国际公共管理研究的前沿领域和课题,已经受到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其研究从美国发端,扩及欧洲,并逐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热点。虽然有关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引起的关注与日俱增,但是学者们的焦点几乎全部集中在发达国家。我国学界对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方法采用自编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登记表,对98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进行研究。依据CCMD-3划分为精神病性症状组(51例,52.04%)、人格改变组(42例,42.65%)和智能障碍组(5例,5.31%),并对精神病性症状组与人格改变组犯罪学特征对照分析。结果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违法犯罪者以未婚、青年男性农民为主。其犯罪学特征主要是被鉴定人与被害人双方关系一般(44.9%),无作案前预谋(53.1%),作案目标临时确定(69.4%),使用暴力手段(88.8%),无明显作案诱因(67.3%),作案目的以报复居多(40.4%),现实作案动机(42.9%),作案结果既遂(89.8%),作案次数以1次为主(88.8%),作案类型以凶杀(46.9%)为主,作案后多无自称遗忘(65.3%),作案后多以停留现场、不潜逃等非反侦查表现(57.1%)为主。精神病性症状组和人格改变组在作案预谋(X^2=27.64)、作案目的(X^2=13.0386)、作案动机(X^2=23.5290)和作案后表现(X^2=19.3591)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作案目的以报复为主、作案动机以现实动机为主。结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有多以无作案前预谋,多以报复为主要目的,作案后多无反侦查表现。与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要表现者相比,以人格改变为主要表现者多在现实动机下以报复为主要目的进行作案,因此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时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8.
创伤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并已成为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生产事故同交通事故一样危害极大,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本文就近年来阳泉地区生产事故伤487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提示:(1)生产事故死亡高危人群呈“四多”特征:男性多(男女之比为80:1);青壮年多(74.9%);农协工、临时工多(85.0%);外地人多(61.6%)。(2)生产事故作业环境有“四高”现象;县乡村办企业发生率高(85.4%);煤炭建材部门发生率高(88.3%),冒顶爆炸等事故发生率高(86.4%);并下高空事故发生率高(72.5%)。(3)时间因素以7-9月份、每月下旬,每天8-10时和16-18时是高发。(4)CO中毒、缺氧窒息、挤压是生产事故致伤人体的主要方式(82.1%)。(5)机械性损伤多,损伤复杂。(6)颅脑损伤、CO中毒、创伤性窒息、失血性休克、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构成生产事故的五大死因。同时作者建议:加强生产事故伤的流行病学研究;加强生产安全管理;加强创伤初期急救系统建立。  相似文献   

19.
企业内部承包合同近年来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屡见不鲜。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接触,议一议这类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第一,选定承包人不慎重。企业内部承包,是企业作为发包方,由企业内部干部职工就某一部门或某一具体业务项目(大多数有执照),在政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承包经营的活动。因此,作为主体资格并代表一方承包人的选定是极其重要的第一关,但是,一些企业的领导人对此不重视,不慎重。有的重德不重才;有的重才不重德;有的只听别人推荐自己并不调查分析而草率处之;有的不坚持原则.选自己的“关系”承包等。这样做造…  相似文献   

20.
赵刚 《天津检察》2010,(2):66-68
基层院检委会要规范案件汇报制度,提升案件汇报质量:1.树立两种意识。(1)问题意识,要做到由问题引导汇报,抓住问题的焦点.吸引听者的注意力;(2)证据意识,要做到审查判断的事实一定是有证据支持的事实。2.坚持三大原则。实事求是原则、重点突出原则和详略得当原则。3.把握六项注意。(1)注意开门见山提出问题;(2)注意审查认定的事实与证据紧密相连;(3)要注意法理分析要与案件事实、证据紧密相连;(4)注意不同类型的案件需要采用不同方式汇报;(5)书面汇报,要达到“摘录要全、逻辑要严、分析要透”的十二字要求;(6)用PPT等多媒体工具实现书面汇报与口头汇报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