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长期以来,二语词汇习得一直是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因为词汇量大小是学习者所学语言水平高低的一个表现。如何获取更多的词汇,扩大英语词汇量并有效地掌握和熟练地运用所学词汇?这是第二语言习得者和第二语言研究者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将着重讨论附带词汇习得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阐述附带词汇习得的重要性和局限性,在借鉴前人研究基础上,证明附带词汇习得确实能帮助学习者增加词汇量,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
影响英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学习是一种复杂的系列活动。学习者的动机、毅力、兴趣以及对教师的感情等心理因素,对其英语学习的效果有着深远的影响;新时期的英语教师在了解学习者相关心理因素的同时,还应设法采取相应对策使其英语学习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杜小红 《理论月刊》2004,(10):78-79
本文借助多媒体网络在外语学习者语言输入和输出方面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来研究二语习得,试图为 二语习得研究打开一个新的视域。这对提高中国外语学习者的输出意识和输出能力也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是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主要核心内容,这一假说认为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是学习外语的重要条件。依据克拉申的这一理论,教师要根据高职高专英语学习者的特点,注重英语听力材料选择的科学性,改革不合适的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语言环境下如何进行英语的自主有效输入是英语学习者直接面对的问题。由于缺乏一种自然的学习环境,中国人对英语的掌握无法像二语习得那么自然,这就需要学习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为地创造出一种自然的学习英语的环境,让英语知识潜移默化地输入自己的头脑。此外,学习者还应注意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加强自然的英语知识的输入,如背诵英语短文、欣赏英语电影等,以便更直观地了解英语的本质和魅力,使学习的过程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存在句的习得研究历来是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英语存在句中的be,因使用频率最高,屈折变化形式最多,一直是国内外存在句研究及其习得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为此设计了一份由三份试卷组成的测试,包含改错、中译英和作文等题型。根据分层抽样法随机挑选了两个等级的某高校在校生进行了测试,从中各抽取25份,共计50份测试卷用于数据分析和比对检验,最终得出以下结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对英语存在句中动词be的习得过程中存在较多习得偏误,其中对其的一致性、时态和冗用错误特别突出。这些偏误与学习者的母语迁移和习得不足有直接的联系。此研究的成果在中国的英语教学层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英语培训市场越来越热,学英语人群的年龄也越来越小。人人都想学好外语,这让外语培训市场大大升温。种种标榜可以快速学好外语。全部由外教授课、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器材的动人词汇充斥在外语培训广告中。“只要交了学费,就一定可以学到流利的英语,那么再贵一点儿也是值得的。”这些宣传让人头脑一热,于是纷纷解囊,一窝蜂地报名参加培训,结果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8.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华 《理论月刊》2007,(4):132-135
从20世纪60年代起,国外许多语言学家开始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目的是发掘第二语言习得内在的规律,而教材的选择,内容难易的顺序,到具体的教学方法,都应遵从这个基本规律,所以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我们每一个外语教师是必要的,如何将各种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也是每个语言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事情。本文介绍了几种主要的与外语教学密切相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以及它们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和影响以及外语教师如何在课堂运用二语习得理论进行充分有效地教学,促进新的形势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
杨武成  梅琳 《前沿》2012,(2):126-127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对外语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构建出校园的外语文化辐射圈,才能使学生将习得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应用外语的能力。本文通过对中国石油大学外语村发展现状的调查实践与研究,着重探讨了大学英语能力基地及外语文化辐射圈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淑君 《青年论坛》2011,27(1):151-153
回避现象是外语学习者写作中惯用的学习策略,它的成因、表现形式、影响是多方面的,其解决方案和对策能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深刻启示,语言学教师和学生对此问题应高度重视,以促进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11.
外语习得的最佳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敏 《思想战线》2011,(Z1):422-424
个体差异是指学习者个人因素或自身特征的差异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主要包括年龄、学习动机、认知风格、学习策略等因素。但其中年龄因素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外语学习低龄化的今天,是否学习得越早越好,最好从胎教做起呢?通过对关键期假说的分析和研究,文章谈论了外语学习的多个关键期,在不同的年龄,外语学习都有不同的优势。同时,外语学习可以提早教育,但是不应过早,大概在三岁以后,只要在不同的关键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外语学习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朱红梅 《理论月刊》2003,(12):92-93
多媒体辅助大学外语教学,是在缜密研究教学活动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系统教学方法,是指通过各种媒体和技术的综合利用,对大学外语教与学的信息进行储存、加工、传播,从而达到大学外语教学与学习的最优化。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符合第二语言、外语习得的基本规律,必将成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论交际策略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际策略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外语习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东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往往导致高职高专学生在用英语交流时常出现交流受阻或中断的情况。因而,利用真实或模拟的语境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意识和能力,使其在实际交流过程中有意识地扬长避短,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水平。  相似文献   

14.
刘懋琼 《人民论坛》2010,(10):206-207
少数民族由于其特殊的地缘文化背景,英语学习对他们来说是双语情境下的三语习得过程。从语言环境、语言迁移、语言基础和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少数民族学生三语习得的因素及对语言学习产生的影响,以期引起对少数民族地区三语教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文化全球化语境下,高校的外语教育不仅担负着语言教学的责任,也承载着人文教育的重任,从而引导学生在外语习得的基础上培养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高校外语学习者要进一步增强文化传承意识,将中国文化以新的方法、新的形式、新的手段传播至全世界。  相似文献   

16.
由于民族文化心理制约、民族和英语文化语境的差异、民族和英语文化知识不对等,民族学生在英语习得中往往对英语文化比较陌生,且容易产生文化不适应,影响其对英语的学习,因此对于民族学生英语习得的文化障碍克服可以通过增加英语文化知识了解、加强英语文化适应能力培养等方面来推进。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大地掀起了外语学习的劲潮。除了在校生接受外语教育外,还涌现了相当一批自学者。但长期以来,中国的外语教育属于“高投入,低产出”,学生实际运用外语的能力很差。经过十几年的学习,甚至到了硕士、博士阶段,连封象样的求职信也写不出,与外国人当面交谈时更是显得手足无措。最近,提出不要搞“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无疑会使外语教师及外语学习者切实转变观念,加强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培养,而交际能力中常被忽视的文化“嵌入”(c…  相似文献   

18.
孙作生 《青年论坛》2010,(6):140-142
外语教师对二语习得者的情感过滤起主导作用,对二语习得者情感过滤的正确引导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构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如下策略: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自身权威;重视师生情感交流;改变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保护学生自尊心。  相似文献   

19.
李阳 《前沿》2013,(20):148-149
根据心理语言学的二语习得理论,成人在学习外语前已掌握一门语言-母语,因此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原已牢固建立起来的母语系统必然会对新的语言系统的建立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双重的,即母语思维的正迁移,负迁移作用,本项目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行动研究等方法来研究在医学类大学英语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母语思维中的负迁移对医学院校科研工作者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和能力的影响要素研究.  相似文献   

20.
附带性习得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已经掌握了几千个常用词的前提下继续扩充词汇量的主要手段,是学习者在泛读过程中附带习得的。许多研究人员都探讨并证实了在阅读中上下文有利于词汇习得,而且阅读中习得词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使用的猜词策略,但猜词策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原因主要缘于猜词策略的局限性和学习者在意向性方面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