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5 毫秒
1.
警务信息公开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向社会公众传播或发布协调、处理警察关系的各种相关信息,向公众提供非保密警务信息检索的专门活动,是新形势下公安机关转变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依法治警的重要内容。做好警务信息公开工作应当处理好信息保密与信息公开、公安机关与大众传媒、完善法规与依法行政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2.
政府信息公开视野下的警务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务公开制度创建之初并无来自法律法规方面的压力。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我国确立后,警务公开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在公开工作理念、公开工作机制和救济制度方面,政府信息公开均对警务公开产生深刻影响。公安机关需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明定公开范围,优化公开方式和程序,完善救济途径,并进一步夯实档案管理、教育培训等基础工作,以此来推动警务公开工作。  相似文献   

3.
新政策环境中的警务信息公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机关应根据《政府信息条例》规定 ,树立统一而鲜明的民主警务、社区警务观念。可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健全警务信息公开制度 ,组建专门的警务信息公开机构 ,配置警务信息公开的基本设施 ,探索并构建警务信息公开的基本模式 ,正确认识和处理警务信息公开的风险和难题 ,推进我国社会治安治理的民主化、市场化、社区化和综合化 ,开创公安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理所当然地要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要求建立健全并切实推行与之相应的警务公开。当前,在推行警务公开的具体实践工作中,取得了一些基本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从政府信息公开的角度,积极探索在先进理念指导下进一步推进我国警务公开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治安警情公开是公安机关警务公开的基本要求,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公民警务知情权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治安警情公开的范围一直以来缺乏明确的界定,在实践中对于哪些治安警情该公开,哪些不应公开往往把握不够准确,容易出现公开内容不当、公民个人信息外泄等问题,使公众无法及时获取警情信息,进而激化警民矛盾。因此,进一步明确治安警情公开的范围势在必行,需要通过厘清公开范围、制定公开的法律规范,完善治安警情公开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以信息发达为标志的当今社会,人民群众对警务活动认同、信任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警务活动的公开。警务公开就是使权力在阳光下运作,以彰显正义、公正。警务公开的价值,首先反映的是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与社会大众和权利人的关系,这也是树立公安机关文明执法形象,有效监督和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公安机关自1999年警务公开制度推行以来,警务公开的内容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安部公通字[1999]43号通知规定了警务公开的主要内容,但在实践中警务公开的内容却受到很大的限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认为,警务公开的内容应当包括公安机关的性质与宗旨、机构设置与管理体制、职权、法规、重要警务信息和重大警务活动、具体办案工作、警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8.
警务公开是政务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警务公开的基本关系出发,论述了警务公开的内涵及依据,阐述了警务公开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公安机关警务公开活动的现状,提出了警务公开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关于美国政务公开情况的考察及我国阳光警务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美国政务公开制度,对进一步深化我国警务公开、打造阳光警务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美国政务公开的主要特点是高度透明化、刚性便民化、隐私最大化、公开信息化。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公安机关打造阳光警务应始终坚持以推进警务信息公开为目标,以促进权力透明运行为关键,以拓展警务公开平台为基础,以完善警务公开机制为保证。  相似文献   

10.
治安警情公开作为警务信息公开的一项主要工作,具有传递信息、保障公民知情权、提高警务效率和拉近警民关系的重要价值,新媒体时代媒介信息无边界传播的特性给治安警情公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公开方式面临挑战,以往的公开时机也不能满足信息飞速传播的需要,致使公众不能及时知晓事件真相,则可能造成谣言扩散、网络舆情激化,出现警民关系紧张、事态失控等不利后果。针对治安警情公开工作面对的现实困境,需要从明确公开主体、畅通公开渠道、规范公开时机和完善引导机制建设这四个方面提出创新的具体路径,从而保障公众的警务知情权,发挥治安警情公开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历史决定论的理解模式、历史主体本身的不成熟以及历史主体与实践主体的混同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被遮蔽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主体的历史性之间是一种逻辑互动的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力量源泉,而后者则是彰显前者的基础和保障;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有三种存在样态.即知性存在样态、意义存在样态和实残存在样态.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行政三分制”这一新型行政管理模式的付诸实践。行政三分制在彰显其制度创新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行政法治契舍的难题,而这则关系到行政体制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3.
贪污犯罪数额的大小,是惩治贪污犯罪的主要依据。在共同犯罪中,犯罪行为人贪污数额的认定相当复杂,既有共同贪污的数额,又有各人分赃所得的数额,还有因贪污的停止形态而未实际获取财产等情形。关于共同贪污犯罪行为人数额的认定,理论界存在着“分赃数额说”、“参与数额说”和“犯罪总额说”等不同的学说。笔者更倾向于“犯罪总额说”。  相似文献   

14.
论业主委员会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主委员会是城市住房私有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制度支撑.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居民委员会、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业主之间利益关系复杂,现行法律法规对有关规定的不完善,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失当,业主普遍缺乏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业主委员会在筹备设立和实际运行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应尽快出台<业主委员会法>,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规范业主委员会各项基本制度;并且进一步调整完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与业主自治的关系,在物权法中明确居民的房屋物权;健全行政程序的有关制度.  相似文献   

15.
所有人抵押是指所有人于自己所有物上存在的抵押权 ,是一种特殊的抵押权。确立所有人抵押制度可以防止后次序抵押权人获取不当得利 ,保护抵押物所有人的利益 ,有利于所有人进行融资 ,节省交易手续和费用 ,促进商品流通。我国《担保法》没有规定所有人抵押 ,可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做法 ,从所有人抵押的思路选择、成立、变动等方面入手对此制度作出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6.
论虚假诉讼罪中的“捏造事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法条和司法解释内容规定的不明确性和不完整性,需要对虚假诉讼罪中"捏造事实"的含义进行进一步解释。虚假诉讼罪是单一行为犯,利用他人捏造的事实提起诉讼的,也构成虚假诉讼罪。篡改部分民事法律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也属于虚假诉讼罪中的"捏造",成立虚假诉讼罪。虚假诉讼罪的行为方式不包括不作为,隐瞒他人已经偿还债务的事实依然进行民事诉讼的,是积极地虚构事实,理应认定为"捏造事实"。若捏造的事实不会影响法院的公正裁决,不能定性为虚假诉讼罪。  相似文献   

17.
传统规律观的立论基础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经典科学,其理论内涵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所面临的理论困境日益凸显;传统规律概念的界定,偏重事物的内部联系,一定程度地忽视了事物的外部联系,使之走向绝对和机械;由此产生了传统规律范畴的先验性、宿命性悖论,并且衍生出人类真理认识上的悖论。  相似文献   

18.
数据库法律保护的若干争议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信息资料汇集的数据库对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引起了是否应对数据库予以法律保护的严重分歧。关于保护方式也众说纷纭,有版权法保护、邻接权保护、特殊权利保护、专有权保护、不当得利理论等意见,通过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最能维持数据库制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是最佳的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19.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公开性是该罪认定上的难点,也是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其中的相关问题应得到进一步明确。首先,公开性的本质是宣传对象的不特定性,即针对不特定多数的人进行宣传。其次,公开性与社会性存在交集和重叠,同时也各具独立价值。第三,在口头传播的性质认定上,应区分是否为集资人授意及集资人对集资信息的扩散持何种心态。第四,公开性不以虚假宣传为必要。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茂名市电白区中学生对传统类毒品的认知程度较高,对常见的合成类毒品有一定的了解,对伪装类毒品认知较低;当地学校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频率不高,方法缺乏创新,体系不健全等。对此,应加强对伪装类、液态类毒品的宣传;在宣传方式上要注意创新,应结合青少年规律特点,构建信息传播新平台;学校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