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近来,一种新型的腐败动向颇值得警惕,这就是所谓的“权力期权化”现象。如《现代金报》近日报道,浙江省某县级市的房管办负责人在位时,利用自己的关系,将市区黄金地段大片土地出让给某民营企业主,该企业主因此拥有了亿元资产。该负责人退休后,被聘为该企业干部,年薪三十万元,高级住房一套,并且每年拥有几万元以内的请客送礼签批权。前不久,浙江省政协委员杨扬就针对这一现象提交了《领导干部“期权化”现象应引起重视》的提案。他说,领导干部“期权化”就是某些有职有势的领导干部,在位时利用权力和影响,合法和不合法、合理和不合理地为某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力度的加大, 一些腐败分子意识到了搞腐败的风险,于是急着寻找贪贿新途径,“期权腐败”就此粉墨登场。在位时为企业谋利不要即时利益,等从领导岗位上退下后坐享企业“反哺”。这种把权力当期货进行交易的行为就是领导干部“权力期权化”,已成新的腐败形式。“权力期权”已成为当今最大且最具升值潜能的“期货”。这种公然以权力为资本参与社会物质利益的再分配,不但造成社会分配不公,而且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已经成为社会的一颗“腐败毒瘤”。  相似文献   

3.
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区的少数县处级领导干部,通过辞职或提前离岗等形式,到一些曾经管辖过的企业“打工”任职,不仅获得了高额薪酬,有的还得到了车子、房子和股份,对此,社会上反响很大,不少群众把这种不正常的现象称为领导干部权力“期权化”。早在2000年,中央纪委就曾作出过明确规定:“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离职和退(离)休后三年内,不准接受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聘任,不准个人从事或代理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与原任职务管辖业务相关的经商办企业活动。”但事实上,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4.
权力期权化是更为隐蔽的权钱交易 形象地说,权力期权化就是延时兑现的权钱交易。官员在位期间,以公权力埋单的方式合法地付出投入,待其退位以后再安全地收回利益。相关的调查表明,权力期权化只不过是把任上权力操控的结果留待任后享受。权力期权化的特殊之处在于,行为人放公权力的“长线”,  相似文献   

5.
所谓“腐败期权化”,主要指某些领导干部在位时,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其目的不是图眼前回报,而是为自己退休、下海后受益或者为子女谋取利益做铺垫,这种行为有点像期货交易,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即时式交易,而是先投入,隔一断时间再兑现。事实上,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的问题。加强和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的关键 ,在于教育掌握着一定权力的党的领导干部 ,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正确地认识 ,掌握和行施手中的权力 ,使权力能够真正掌握在人民公仆的手中。  相似文献   

7.
蔡玉高  梁娟  方列 《政府法制》2010,(12):12-13
领导干部“家里人”、“身边人”参与作案,已经成为当前腐败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除了“夫人腐败”、“子女腐败”、“秘书腐败”外,一些领导干部的司机参与腐败犯罪的现象也格外引人注目。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近几年,一些专车司机凭借其为领导服务的特殊身份,逐渐分享部分权力资源,开始参与甚至主导某些腐败犯罪,一种新的腐败群体正在滋生。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家里人”、“身边人”参与作案。已经成为当前腐败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除了“夫人腐败”、“子女腐败”、“秘书腐败”外,一些领导干部的司机参与腐败犯罪的现象也格外引人注目。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近几年,一些专车司机凭借其为领导服务的特殊身份,逐渐分享部分权力资源,开始参与甚至主导某些腐败犯罪,一种新的腐败群体正在滋生。(4月18日《半月谈》)  相似文献   

9.
张可剑 《检察风云》2012,(11):56-57
现代社会领导干部的腐败呈现出一种新趋势就是权力期权化。很多领导干部,尤其是在实权部门的领导干部,在位时广结人缘、建立人脉关系,退休之后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为自己谋取经济上的利益这已经不是秘密了。近几年来媒体揭露了不少退休之后在企业担任董事或者高管的退休干部,他们每年从企业拿到的报酬远远超过以前在位时的工资,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领导干部把权力商品化,把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引入了政务活动中,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滥用权力,为所欲为,给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造成领导干部不能正常行使权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一把手”的权力过度集中。从基层看,尽管在领导体制上我们党一贯强调集体领导,要求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处于核心位置,同时由于上级赋予“一把手”的重要责任以及诸多‘项总责”的要求,在“一把手”的权力提供上给予很大的责任压力,同时也赋予了更多的强制权力。因而形成了某些“一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结合实际,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领导带头垂范。我们定期召开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大会,由区委书记和区长带头作廉政报告,带头进行廉政承诺,明确要求全区领导干部做到“四个明白”,即明白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明白权力就是责任、明白权力是相对的、明白权力具有两重性;努力做到“四个提高”,即提高理论修养、提高党性修养、提高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品行修养。加强警示教育。我区通过组织领导干部参观“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听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组织区直部门和新任职领导…  相似文献   

12.
时下有这样一种怪现象:有些领导干部平时不学习,某天忽然摇身一变竟成了“学士”、“硕士”。他们上学学费有公款付,论文有人代写,考试有人代考,自己惟一要做的,就是拿文凭,为自己的升迁“贴金”。这种用权力、公款窃取文凭的现象也是一种腐败。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监察》2009,(16):51-51
新华网网友指出,“问责制”是对官员过失责任追究的一种制度,是使各级干部“权”、“责”平衡的砝码。“问”就是监督、检查、落实,是对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责”就是明确责任、承担责任,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各负其责。多年以来,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只知享受人民赋予的权力,而不知或不愿去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虽然也总说加强领导干部责任制,但因有责不“问”,结果在实践中,干部责任制就成了一句空话,也直接造成了干部队伍责任意识淡漠,  相似文献   

14.
沈小平 《政府法制》2005,(13):30-32
干部的年龄是其生命历程的标志,与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并没有必然联系。但继前几年一些领导干部在退休前捞一把的所谓。59岁现象”发生之后,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又相继出现了“49岁现象”、“39岁现象”乃至“29岁现象”。干部不论是在什么年龄段违法乱纪,其根本原因是本人放松思想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拒绝监督和约束。但反复出现的现象背后一定有制度性东西在起作用,职务犯罪相对集中在几个特定年龄段,这表明,其发生原因既有权力观扭曲、权力监督缺位  相似文献   

15.
纯海 《政府法制》2009,(3):42-43
近年来大量的案例表明,领导干部腐败大多是“圈子腐败”。这个圈子的圆心,就是手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半径就是滥用权力谋取私利,圆周就是依靠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获取私利的人。今天我们剖析的安徽省淮南市委原书记陈世礼的“利益圈”,实质上就是一个“腐败圈”:陈世礼的腐败,就是典型的“圈子腐败”。  相似文献   

16.
党内监督从根本上说是对权力的监督,是对那些手中掌握一定权力的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一把手”的监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把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一把手”权力的制约作为党内监督的重中之重,这对于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加强权力均衡,有着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一、加强思想教育,坚持以德制权我们党历来强调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约束的重要性,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党的纪律,自觉增强自我监督的意识,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和慎独、慎微、慎…  相似文献   

17.
《廉政准则》是新形势下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是着力推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标尺。《廉政准则》站在领导干部正确运用权力、切实履行职责的高度,通过“八项禁止”、“52个不准”对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进行了严密细致的规范和要求。贯彻落实好《廉政准则》应从以下四个方面重点把握: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四次全会上谈到对领导干部一定要严格监督时,要求“努力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对领导干部工作时间内的表现要监督,工作时间外的活动也要注意”。总书记的这一要求是非常有针对性的。从近几年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案件看,不但多数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发生在八小时之外,而且其走向违纪违法的道路,往往是从八小时以外要求不严开始的。现象种种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土地管理局原局长徐某,平时在单位严于律己,工作认认真真。但他有个最大爱好,就是“…  相似文献   

19.
过好亲情关     
近年来,在部分见诸媒体的有影响的经济犯罪大要案相关报道中,夫妻、父子同时出庭受审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是领导干部由于没有过好“亲情关”而走上犯罪道路,从而演绎出一幕幕全家人一同沉沦的人间悲剧。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谁不曾有舔犊之情、手足之情?人尽管职业不同,但对亲情的表达方式没有本质的区别,不同的是有些人多了“权力”相伴,于是也就有了过“亲情关”的问题了。现实生活中,一些有所图的人想接近、拉拢领导干部并不容易,于是就把官员的子女、配偶等作为突破口,走“曲线救国”路线,通过“枕边风”、“子女情”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人是社会的人,“关系网”人皆有之。人一旦有了权力,亲人、部属、故友接踵而至,其实许多是冲着权力而来,关键看拥有权力者对待关系网的态度。可是有的领导干部往往摆脱不了由“情”所编织的变异的“关系网”,有意无意地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亲人、部属、故友牟取不义之利,成为“关系网”的俘虏,成为不法分子编织的“网”中之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