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在台湾青年萧尧忠来说,却有一肚子念得烂熟的茶经.他出生于台北坪林茶乡,家里世代种茶,从小在茶树下长大,所以现今才三十出头,却已浑身“茶”味十足.由于本身既是茶农,又是茶商,也有收藏茶壶的雅好,谈起传统茶道,滔滔不绝,脍炙人口,其声名,竟也如醇茶飘香,远播四海.泡茶要领一二三茶之学问,莫过于如何冲泡一壶“色、香、味”俱全的好茶,而泡茶虽人人都能操做,但要泡出个出神入化,却非得有  相似文献   

2.
陈国雄 《台声》2002,(6):33-34
基隆永昌茶庄是一家出售台湾高山茶叶的专卖店。老板对茶道颇有研究,以他茶叶的质量和泡茶功夫吸引了一批常客。我的堂侄便是其中的一个。采访路过基隆,在堂侄的盛情鼓动下,不喝茶的我也只好客随主便了,不过讲好了,只逗留20分钟。  相似文献   

3.
基隆永昌茶庄是一家出售台湾高山茶叶的专卖店。老板对茶道颇有研究,以他茶叶的质量和泡茶功夫吸引了一批常客。我的堂侄便是其中的一个。采访路过基隆,在堂侄的盛情鼓动下,不喝茶的我也只好客随主便了,不过讲好了,只逗留20分钟。走进店面并不起眼的永昌茶庄,只见中间摆着一张矮脚圆桌和几张板凳,柜台和一面墙摆放着各式茶叶。店主人和我们寒暄几句,便请我们入坐。店主人名叫谢文雄,50开外,尽管头发灰白,但脸色红润。见到常客,又有来自远方的基隆同乡,他显得有些兴奋。“白色大瓷杯,是‘茶海’,用来泡茶,叫公道杯,长高…  相似文献   

4.
说实话,在读桑田忠亲的《茶道的历史》之前,也曾附庸风雅地读过几本讲茶道的书,但觉得都不如这薄薄的一册写得简明易懂。茶道体现了“和敬清寂”的生命美学,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精粹……这么宏大的叙事,茶道是否扛得住呢·桑田忠亲在书的前言中,则简单地说,所谓的茶道,是日本“茶汤之道”这个用语的省略说法。  相似文献   

5.
《小康》2021,(6)
正喝茶和做诸事,道理相通。过于讲究形式,就丢失了内容;而偏袒内容,又会忽视掉形式的价值。城市里"懂得"茶道和书法的人日渐多了起来,每天都可以碰到。酒鬼多、骗子多的地方,讲茶道的也多。茶道和书法讲述者,假借茶道、书法之名,行销茶之实,卖书法发财。茶之美,在兜售者嘴里变了味儿。我喝茶,多托本分的茶农买。  相似文献   

6.
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中国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养,如石蕴玉,如水含珠。在茶道中佛典和禅语的引用,往往可启悟人的慧性,帮助人们对茶道内涵的理解,并从中得到悟道的无穷乐趣。  相似文献   

7.
陈筠 《两岸关系》2010,(8):56-57,F0003
“收藏文物不是藏起来孤芳自赏,而是要让文物活起来,并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整合书道、香道、花道、茶道,将历代文化图像及造型元素重新诠释,发扬中华文化,并使它运用于物质生活中,这样展览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茶德三说     
竺济法 《协商论坛》2009,(11):62-62
"茶德"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刘贞亮的《茶十德》,首次概括了饮茶对身心、精神的多种功效。笔者在撰写一篇有关茶道的论文时,比较茶道与茶德关系,梳理出"茶德"至少有三层含义。  相似文献   

9.
茶道     
和云 《人民公安》2011,(8):61-61
茶道之所以称之为“道”,我不甚理解.但在一次观看茶道时似乎明白了一些东西。所谓“道”.我想是一种享受,一份艺术吧。但后来我知道了“茶道”的深层意义.“道”与佛教的“禅”一样.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是一种大彻大悟。之前对茶道的理解虽没有达到七寸.但也不算是肤浅的。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20,(15)
正为了延续一家三代的故乡情,他辞去台湾的工作来到大陆创业;他的创新经营理念,让老茶场有了全新的名片;他试图从中华文化根源中,探寻出茶道精神以及自己独特的茶道文化;他就是"岳山茶事"掌门人、台湾青年茶道艺术家陈耘嘉。每年的盛夏,都是青年朋友外出旅行、聚会和交流的最佳时机。而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在2019年的盛夏,邀集20多家两岸媒体共同踏进大陆76家海峡两岸青创基地实地采访,与在大陆创业、就业的台湾青年面对面交流谈心,更是为这个火辣的暑期增添了不一样的风景。驱车来到位于龙岩漳平官田乡的岳山茶事民宿时,  相似文献   

11.
曾亮  官兴丽 《前沿》2013,(16):125-126
大学文明足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的重要体现,其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成败。茶道文化归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其内涵极为丰富,既有儒家思想,又有道家思想,这些都与精神文明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若是将茶道文化引入大学当中,势必会对其文明进程产生出积极影响。基于此点,本文就茶道文化对大学文明进程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岩岩竞秀     
正茶叶是福建的一张名片。我庆幸自己是福建人,缘分让我在2005年筹备创办了《海峡茶道》(现改《茶道》)杂志,也因此有幸爱上了武夷岩茶,现在想来这还真是件幸福的烦恼。武夷山素有"茶叶王国"的美誉,据统计,这里有名有姓的茶叶就有300多种,而在民国时期,著名的茶叶专家林馥泉搜集到的慧苑岩茶树花名都有:素心兰、瓜子金、正太阳等830余名。要喝懂每个品种,真是极为困难的大事。  相似文献   

13.
茶道行     
在滇西北,有条“茶马古道”,是当年马帮长年累月为百姓运送茶叶和生活必需品的高原山道。而今,在福建建瓯(古称建州),也有一条被当地百姓称作“绿色茶道”。每到采茶和制茶季节,这条茶道上来来往往跑的大多是运茶的车辆,仿佛连宽敞的水泥公路上都留下驱之不散的浓浓茶香。  相似文献   

14.
庄文 《政协天地》2011,(5):16-16
“福州的水真好,自来水直接泡茶,不变味,这在省会城市独一无二。”一位外省来榕的朋友感慨道。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月16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日本RBA国际共同主办的中日茶道插花艺术交流表演活动在花团锦簇、春意融融的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友好画廊拉开了帷幕。在为期两天的交流活动中,中日双方的茶艺师和插  相似文献   

16.
如今,云南各地都在讲茶,讲“茶道”,讲“茶文化”。再后来,令人遐想的“茶马古道”也作为一种魅力文化现象被挖掘出来了。  相似文献   

17.
见慧 《协商论坛》2010,(1):62-62
中国茶道可称之为美的哲学,她的根源可溯到先秦和魏晋南北朝。奠定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基础的宗师们不是佛学大师,而是大哲学家。如老子、孔子、庄子等等。  相似文献   

18.
“茶的味道与泡茶的水和工具有关,还与茶的保存方式有关。而科学保存本身就是对茶叶品质的养护。”在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采访原料保障工作,话题是先从茶开始的。  相似文献   

19.
敢握彩笔绘宏图访四川省副省长、农工党中央副主席李蒙□陈中惠四川省副省长、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李蒙是个非常忙的人,对他进行采访颇为不易。不久前在省委统战部召开的“邓小平多党合作思想研讨会”上,记者终于如愿以偿,见缝插针对他作了一次采访。落座。泡茶。平凡...  相似文献   

20.
有些花卉可以用来泡茶,长期饮用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还有一些花草的药用价值较高,因此,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身体健康状况,适当选择种植一些小型花卉。专家认为,以下几种花有利于老年人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