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女大学生钱某在“屈臣氏”超市受辱一案 ,一审法院判决被告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向原告钱某赔偿精神损失25万元 ;二审法院改判赔偿精神损失1万元。该案曾引起各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有关该案的法律问题研讨会也从名誉权侵害、举证责任、赔偿标准、商家如何保护自己利益又不侵害顾客合法权益等诸方面进行了探讨。这篇文章以该案为楔 ,引出了从合同关系和合同法律上调整顾客和超市关系 ,平衡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思路与观点。读来颇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司法信箱     
《人民司法》2005,(5):109-110
二审维持原判,一审判决的生效时间如何确定?编辑同志:本院在审理某银行与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对该案依法作出判决,某银行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开庭审理,当庭作出维持原判的判决。对于一审法院的判决何时发生法律效力,存在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二审法院当庭作出维持原判的判决时,一审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另一种意见认为:二审法院的  相似文献   

3.
一、“卸任甫一年,陈水扁遭判无期徒刑” 2009年最受国人注意之新闻事件,应属陈水扁先生,因于任内涉及机要费之弊案而遭羁押,并遭判决无期徒刑一事。虽然本案之侦查与起诉开始于2008年下半年,也曾针对马英九注销陈水扁所核定之机要费机密,是否合法一事引发讨论。然而,因为陈水扁涉及相关弊案而遭起诉所引发之法律问题,则是持续到2009年,除了关于是否应解除羁押之争议外,关于该案之并案处理上,承审法官由周占春更换成蔡守训,是否有违反所谓之“法官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4.
2005年6月27日,美国最高法院对争论已久的MGM Studios Inc v Grokster Ltd案做出了判决。最高法院清楚地指出:“索尼案”所确立的“实质性非侵权用途”标准不是判断法律责任的唯一依据;只要能够证明产品提供者具有引诱他人侵犯版权的意图,仍然可以认定“帮助侵权责任”。这样,自“分散式P2P技术”问世以来,围绕着P2P 软件提供者法律责任的争议终于划上了句号。而21年来有关“实质性非侵权用途”标准的适用范围也得到了最终的澄清。该判决是自1984年索尼案以来,影响面最广、也是最引人关注的判决之一。本刊在上期刊登了《“积极诱导规则”——从Grosker案看P2P侵权的新标准》一文后,本期继续推出《P2P软件提供者的帮助侵权责任——美国最高法院Grokster案判决评析》,该文更加全面的介绍该案的背景、影响、意义,希望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该案。  相似文献   

5.
兵贵神速     
一、来了两个告状人 今年2月23日,奉贤县检察院接待了一起债务纠纷案当事人毛某某、潘某某的来访,他们不服法院一审、二审判决,正式提出民事申诉,要求检察机关主持公道依法抗诉,同时检举了县法院一审承办人史育在审理该案过程中与原告方上海康福食品厂关系密切,来往频繁,有贪赃枉法之嫌。检察机关在初步调查后发现,此案一审判决出现“一边倒”,县法院将14万元的债务全部判给潘某等人偿还,二审改判为双方各负  相似文献   

6.
许尚豪 《山东审判》2001,1(6):13-16
国家财产所有权是我国民法规定的一种重要的所有权类型,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其性质和特征直接反映了全民所有制的性质和特征,是我国保护和发展全民所有制的重要法律武器。但国家财产所有权与私人财产所有权相比,在性质上有根本区别。权利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是人与物的关系。如果因为所有权确认了某种归属关系,而认为所有权的本质是一种人与物的关系,是归属权。那么,任何权利都确认了某种归属关系,则各种所有权就无法区分了。民法作为私法,“权利”法,调整平等主体间关系的法,在对私人财产所有权作出  相似文献   

7.
“金鹰一号”案即××海运局诉美国金鹰航运公司、印度尼西亚贝尔航运有限公司船舶碰撞案。该案二审判决后,在法学界引起较强烈的反响,讨论的焦点是我国法院对美国金鹰航运公司在意大利申请扣船所引起的纠纷是否有管辖权。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1991年年会曾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在会上,我国著名法学家韩德培教授就此作了长篇发言,其观点得到广泛赞同,后形成《关于“金鹰一号”案的几点看法》一文。此文原载于广州海事法院主办的《海事审判》1991年第4期,经征得韩德培教授及该刊编辑部同意,现将其转载于本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在看到民间文化逐步繁荣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有关知识产权纠纷不断涌现。比较著名的有:取材于民间曲调《想情郎》而创作的歌曲“乌苏里船歌”署名权案、取材于剪纸作品的邮票“蛇票”著作权案、舞蹈“千手观音”版权纷争等。近期又出现了天津“泥人张”诉北京“泥人张”案.该案的复杂性可谓历来罕见,当事人不仅有原告、被告.还应该有第三人,法律关系也较为复杂,不仅涉及到姓名权争议,还涉及到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权争端,甚至构成了企业名称和待认定驰名商标之间的冲突。该案的正确判决不仅构成解决类似反不正当竞争诉讼的经典判例,有利于从实践上保护民间文化的知识产权,推动民间文化的健康发展,还将对明确“企业名称、特有的商品名称、商标或姓名”在市场经济中的权利关系,澄清人们的模糊认识,完善我国的相关立法制度,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齐二药假药案的民事审判中,追加被告、证明责任以及第一、二审判决等问题均是公众瞩目的焦点。该案系必要的共同诉讼,追加被告参加诉讼,有利于全面查明事实和确定责任。对假药损害的赔偿责任,应依相关主体对药品质量的保证责任和注意义务以及依照证明责任规则加以确定。该案一审判决所有被告承担无过错的连带责任,不符合有关民事实体法的规定;该案维持原判的二审判决同样违背了《民事诉讼法》的明确规定,超出了二审的审理范围且违背了上位法优于下位法之法律原则,这注定了该案审判的终审不终及其必然会走向再审程序。  相似文献   

10.
《法学》1991,(12)
本刊自今年第九期刊登一组判案评论文章以来,编辑部收到不少读者的来信。绝大多数读者对“判案评论”的研究形式表示赞赏,并附寄了不少可供研究的已决案例。本期讨论的“骨灰案”是业经二审终审的判案,判决虽已生效,但其中有不少实体和程序等问题可以研究。故我们根据有关方面的建议,在隐去一、二审机关名称及当事人真实姓名后予以刊登,并选用了四篇评论文稿,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1998年,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就“StateStreet Bank Trust Co.v.Singature Financial GroupCo.”(以下简称“State Street Bank”案)一案做出判决,肯认了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由此引发了学界对于商业方法专利的关注。 (一)“State Street Bank”案 与商业方法是可专利主题 该案被告拥有美国专利第5793106号专利,即“轴幅式金融服务配置资料处理系统”(Data Processing forHub and Spoke Financial Services Configuration)专利。该专利的用途在于管理与计算由数个共同基金所组成的合伙关系。由于该发明所涉及的计算十分复杂,因此必须通过电脑等设备完成。在专利授权书中,该电脑被描述  相似文献   

12.
美国“鲍勃科克案”及其意义──兼析美国现代冲突法的三个特点殷爱荪“鲍勃科克案”即“鲍勃科克诉杰克逊案”是美国纽约州上诉法院①在1963年5月9日判决的一个著名案例。该案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对美国冲突法从传统向现代演变发挥了重要作用。了解该案的判决理由及美...  相似文献   

13.
民事案件案由是案件内容的提要,是法律关系的集中表现。要使案由真正发挥其“案件提要”的作用,避免出现笼统和混乱的情况,那就要根据民法学的理论和民事法律规范的规定,用精炼的语句、简明的形式将案件所反映的那种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揭示出来。这样,确定案由必须达到三条标准:一是“划分类到明确”,能够反映某一类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和案  相似文献   

14.
《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力 《法学研究》1996,(3):65-79
1994年12月和1995年2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和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对贾桂花诉青年电影制片厂的侵犯肖像权案(以下称贾案)、邱满囤就邱氏鼠药提出的侵犯名誉权案(以下称邱案)作出了初审和二审判决。尽管这两个案件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并不十分重大,且都是下层法院作出的判决,然而,在我看来,这两个判决可能是近年来我国司法活动和法治建设中具有普遍和深远意义的判决。其意义之重要不仅在于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不断发生新闻舆论、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某单位或个人“侵犯”公民、法人的名誉权、肖像权的案件纠纷,  相似文献   

15.
李辽 《法人》2024,(3):51-53
<正>2024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知识产权法庭成立5年来的十大影响力案件,2020年审结的“砖瓦协会”横向垄断协议案赫然在列。该案与常规的横向垄断协议案不同,原告与被告均为横向垄断协议的实施者。该案判决,使“垄断实施者是否有权要求其他实施者赔偿其经济损失”的争议得到解决,为此类案件的判决树立了标杆。之后,在2022年终审的广受关注的“幼儿园”横向垄断协议纠纷案,也正是参照了前者的裁判标准。  相似文献   

16.
“MLGB商标无效宣告案”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该案既涉及不良影响条款的适用范围问题,也需要对何为“不良”、不良影响的公众范围、不良影响的含义唯一性以及不良影响条款的适用是否需要进行利益衡量等问题做出解答.因此,该案的处理需要对不良影响条款做出立体化的释明.  相似文献   

17.
一、侦查前的准备 (一)立案前的审查。 1.审查原案,查明办案人员对原案的处理是否合法。为此应当查明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①原案被告人是否犯罪,是否应当受到刑事追究,该案是经过哪个办案人员之手处理的;②起诉、不起诉、撤案、判决(包括改判、裁定)所认定的事实与案卷中查证属实的真实证据是否一致,  相似文献   

18.
《乌苏里船歌》案若干法律问题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革新 《法学杂志》2004,25(3):89-90
中国首例针对民间文艺作品主张权利的诉讼引起了法律界、音乐界的广泛关注。目前该案虽已经二审法院判决,但案件中所涉及的民间文艺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玲 《知识产权》2007,17(3):62-66
日本再生墨盒案使人们的学术目光再次聚集在专利产品的修理与专利侵权的问题上。专利产品在被合法投放到市场后,所有权人对专利产品进行的修理行为,到什么程度就成为违法的再造,该案一、二审判决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笔者主张:应在全面把握权利用尽、制造等专业术语的法律含义的基础上,综合考量争议行为是否有利于相关产业的自由竞争、保护生态环境等因素,从宽认定修理。  相似文献   

20.
寿步 《知识产权》1995,5(3):18-20
作为我国首例软件版权侵权案的“微宏”诉“中科远望”案已于1993年2月由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审结。对该案所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对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工作,促进我国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侵权主体问题 认定侵权主体是确定本案被告的前提,也是最终确定侵权责任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从本案有关的事实和证据来看,侵权行为的实施均系“黑马”所为。那么,侵权主体即本案被告是否应为“黑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