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从《精神卫生法》看精神障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情同意权是医患关系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新出台的《精神卫生法》在多个条文中明确规定了精神障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成为精神病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基本法律依据。本文立足于知情同意权的一般法理,梳理《精神卫生法》中精神障碍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法律规定,以此为基础探讨精神障碍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
实践中的知情同意权,已经背离了知情同意法理与立法目的,表现为:我国患者的知情权普遍被侵害,鲜有得到法律保护者,法定知情权,并无责任跟随;知情同意权,被简单化为"同意权","知情"被忽视、甚至省略;患者的同意权变成了风险自担义务。知情权的保护,法律不太可能有所作为,最终能够依赖的,可能只有市场。  相似文献   

3.
祝彬 《法制与社会》2012,(30):20-21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侵权责任的四个构成要件各有其自身特点。违法行为的判断应采"合理医生说"标准;损害事实既包括现实利益的损害也包括期待利益的损害;因果关系要件应采纳相当因果关系说;过错既包括过失,特定情形下也包括故意。为了准确适用相关法律规定,更好的保护患者知情同意权,有必要对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予以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4.
过度医疗本是一个医学概念,要将其在侵权法上规制,必须将其和民法上的意思自治相结合。而从医疗侵权责任在《侵权责任法》中的规定来看,患者的意思自治主要体现在其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保护之上。因而侵权法上的过度医疗,应该是患者知情同意权和"无意义、无价值"治疗的事实相结合的概念。基于患者知情权在普通诊疗活动和特殊诊疗活动中的不同形态,应区别分析两种诊疗活动中的过度治疗判定标准。目前侵权法对于过度医疗的规制,因缺少对患者合理医疗权的确立,使得患者主要只能通过主张其知情同意权被侵害来主张其权利,对患者权益的完整保护有待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5.
2010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侵权责任法》是我国第一次把"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中医务人员告知义务以法的形式做出规定,如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没履行告知义务将承担侵权的赔偿责任,这对保护患者知情同意权以及维护医患关系和谐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法院审判涉及到的有关医疗损害赔偿的案件中。几乎所有的患方都提出了医院侵犯患者医疗知情同意权的诉讼请求,法院也作出了判决医院承担侵犯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的相关判例,医生在临床诊疗行为和告知的过程中,究竟哪些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哪些不用承担法律责任,一直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法律理论和法律规定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对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进行了分析,保护病患知情同意权的同时,确保其正确行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详细阐述了知情同意权的豁免情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医疗损害赔偿纠纷频繁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影响亦愈来愈广,如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肖志军拒绝签字导致母婴双亡案。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中存在诸多冲突,突出表现是法律适用二元化的冲突、医方的告知义务与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的冲突、举证责任的冲突、医疗事故鉴定与司法鉴定的冲突等,这些冲突  相似文献   

9.
知情同意权是公民基本人权在医疗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是解决医患矛盾的根本途径。本文就知情同意权的产生和作用及现实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0.
高春明  徐利 《法制与经济》2008,(20):138-138,F0003
以法律理论和法律规定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对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进行了分析,保护病患知情同意权的同时,确保其正确行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详细阐述了知情同意权的豁免情形。  相似文献   

11.
阐明权制度是部分权利与部分义务相结合的制度,它的范围是法定性与个案动态性的结合。阐明权制度的立法与实践推动着民事诉讼模式向协同主义方向演进,其制度意义更是超越了其基本功能,进一步契合我国国情与"后审判方式改革"时代制度完善的特殊需要。阐明权制度的运作重心应在审前程序。  相似文献   

12.
Are there moral rights to do moral wrong? A right to do wrong is a right that others not interfere with the right-holder’s wrongdoing. It is a right against enforcement of duty, that is a right that others not interfere with one’s violation of one’s own obligations. The strongest reason for moral rights to do moral wrong is grounded in the value of personal autonomy. Having a measure of protected choice (that is a right) to do wrong is a condition for an autonomous life and for autonomous moral self-constitution. This view has its critics. Responding to these objections reveals that none refute the coherence of the concept of a ‘moral right to do moral wrong’. At most, some objections successfully challenge the weight and frequency of the personal autonomy reasons for such rights. Autonomy-based moral rights to do moral wrong are therefore conceptually possible as well as, at least on occasion, actual.  相似文献   

13.
辅助生殖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是医学上的一场革命,它同样冲击着现有的法律制度。和所有的科学研究成果一样,辅助生殖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有助于个人更好地行使生育权,但如果被滥用,就会侵害到他人的利益或社会利益。因此,必须通过立法来规范、调控这些新兴技术,使之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14.
性别改变会引发一系列法律问题,如变性后的亲属身份和称谓如何变化?变性人是否享有结婚自由权?如允许结婚,能否引发同性婚姻合法化?有配偶者变性后,其婚姻关系按离婚程序处理与现行法的矛盾如何协调?因此,性别变更权的行使当受限制,要求变性的主体必须是严重的"易性病"患者;手术前进行了不少于2年的心理矫治;日常生活中试行异性角色至少3年;必须是年满25周岁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配偶者变性须征得其配偶的同意;只能变性一次。  相似文献   

15.
住房权是一种新型的权利形态,指公民有权获得可负担得起的适宜于人类居住的,有良好物质设备和基础服务设施的,具有安全、健康、尊严,并不受歧视的住房权利。住房权是生存权的必要内涵。在适当住房权方面,国家有普遍认可的"四个层级的义务"——尊重、保障、促进与实现。保障我国公民的住房权必须从立法、司法、行政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退休权的宪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口老龄化成为事实的当下中国,如何保障老年人的退休权益,成为一个急需研究的课题。退休权是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它的具体权能包括社会保障权、社会救济权和医疗卫生权。实践中,男女平等退休和延迟退休制度是值得研究的理论难题,在社会调查基础上,借鉴世界各国经验化解矛盾是可选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人格权:何以可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辉  周云涛 《法学杂志》2007,28(5):12-16
人格权保护为法律的基本任务.在民法典中如何规定人格权,是一个人权保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人格与人格权的关系、一般人格权以及人格权请求权三个视角就中国未来的人格权立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体现适度职权主义倾向的民事法官询问权是一柄双刃剑,它在克服辩论主义和处分权主义缺陷的同时,由于规制不足,难免导致法官的不当滥用。本文在认真考察法官询问权的内涵、性质和功能以及对法官询问权的规范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检视我国法官询问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从三个层面完善,即在当事人与法院协同发现案件事实的庭审构造中,从理念层面明确法官适度询问的同时,赋予当事人申请权与异议权;从立法层面,对法官询问对象及范围进行规制;从实务层面,明确若干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浅谈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林权"一词"就成了使用频率很高的用语,但无论是理论研究工作者还是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对林权一词的理解均存在较大差异,这种概念上的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并将对未来的有关立法产生影响。笔者结合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从法的角度探析了"林权"的内涵、性质及其与林地使用权的关系,认为林权是指林木的所有权,不能涵盖或替代林地使用权或林地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20.
股东查账权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群峰 《法学杂志》2007,28(6):151-153
股东查账权是股东的一项基础性权利,对保护股东权利、完善我国公司治理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股东查账权法律制度所承担的核心功能或者说调整的利益关系的核心内容是对股东查账权与公司经营权的冲突的协调.本文在对这些问题作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就股东查账权与公司财务审计权的界限及股东查账权的司法标准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