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情感缺失现象.本文从青少年情感缺失的表现入手,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青少年亲情教育、生命教育和体验性教育等情感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典型案例出发探讨了道德情感教育对青少年道德成长的重要意义 ,同时在健全道德情感的养成和培养方面 ,提出了移情是道德情感养成的重要机制、“双主体模式”是培养青少年道德情感的重要德育模式、美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情感教育方式等观点。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时代,对底层社会青少年偏差社会化的研究,首先应着眼于青少年的学龄前教育,由于底层社会学前教育资源匮乏,使得学前教育功能缺失,导致青少年不能顺利进入学校制度化的生活;其次是学校教育机会的失衡,由于底层社会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导致青少年在情感教育和文化教育方面出现双重缺失,阻碍其生理心理健康发展;再次是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底层社会青少年自卑与超越并存,但超越往往受到阻碍,导致青少年产生自我认同焦虑.为了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极易采取极端行为,导致偏差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在实证调查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情感是青少年工作中始终存在的不可或缺的客观因素,情感对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对青少年工作的实效性提升、进而对履行共青团组织的基本职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文以情感心理学为理论背景,尝试提出情感工作法概念,以期在青少年工作的理论创新方面有所探索.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媒介内容的特点、青少年受众的特点和媒介影响受众的过程。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内容设计和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6.
刘柳 《青年论坛》2011,27(1):38-41
青少年价值观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情感教育是教育的新领域,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消除青少年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加强青少年对价值观认知的深化以及价值行为的转化。通过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加强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学校教师提升素质以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与网络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相结合,开创情感教育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偏重认知,忽略情感,不注重情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很难收到实效.而情感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情感的特殊效应.以情育人.因此,要始终把情感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积极探索实施情感教育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8.
情感教育作为完整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生命质量与完善人性方面,它既是教育目的又是教育目的与教育手段的统一,即主体与工具的统一.可是,我们却并不乐观地看到,情感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呈现"弱势"的事实和被人为搁置的无奈.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情感教育的研究,探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方式方法,以达到借鉴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魏义霞 《求索》2014,(9):159-163
与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一样,梁启超十分关注教育问题.但与其他人所不同的是,基于心学的致思方向和价值旨趣,梁启超对情感推崇备至,提倡并重视情感教育.他所提倡的情感教育在本质上属于心理教育,以培养仁者人格和树立“‘仁’的人生观”为宗旨,最终目的则是使人臻于不惑、不忧、不惧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英语教学不仅是情感教育,而且情感教育又是英语教学的先导.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情感教育已得到了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也是现代英语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提出了具体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情感进入人们的视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也逐渐引起人们关注.情感教育嵌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需要,是中国传统文化衍生的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客观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重视情感教育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要在情感激发和共鸣基础上引导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同和内化.  相似文献   

12.
道德情感教育的缺失是劳教人员教育实效性低下的重要原因.道德情感的缺失表现为三个方面:灌输的教育、规训的教育、窄化的情感教育.劳教人员情感教育具有以情促知、以情锻志、以情引行三个方面的功能.必须从七个方面加强对劳教人员的道德情感培育,提高劳教人员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受欺凌青少年向父母保持"沉默",隐瞒被欺凌经历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文从代际情感互动视角出发,通过网络民族志和深度访谈发现,当子代向亲代部分或全部披露欺凌事件,亲代继续实践日常情感互动模式会产生"虚假情感理解"甚至对子代进行身体惩罚,此外长时间的不良代际情感互动会导致受欺凌子代产生负面预期,为避免痛苦"再生产",理性的个体以向亲代保持"沉默"来进行自我保护。代际情感共同体建构是受欺凌子代实现共有感受期望的前提,代际情感互动的时空界限是真实理解受欺凌子代情感需求的基础,消解或转移受欺凌子代负性情感是打破沉默的关键,进而有助于家长理性参与校园欺凌干预,防范校园欺凌风险。  相似文献   

14.
在科学研究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情感的认知在不断深入,中西各理论流派都十分重视情感因素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情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属性,人的发展离不开情感支持。情感本身不仅是青少年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对青少年发展的其它方面起到动力作用。将情感置于青少年发展与社会认同和社会建设参与的关系中考量,推论出情感对于青少年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而青少年发展的情感支持应该是全面而均衡的,需要从向度、适度、广度三个方面予以科学调适。  相似文献   

15.
论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凸现了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本文从素质教育、网络舆论的引导以及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战略三个方面,探讨与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关系.提出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定位是:树立一种媒介再现建构现实观念,培养一种主体独立批判意识,形成一种创造创新能力,强化一种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刘辉  王越 《青年论坛》2014,(1):6-11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持续加深,也给人的发展,特别是青少年发展带来尖锐挑战。对处于成长发育时期,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的青少年来说,新媒体素养教育已是迫在眉睫。我国新媒体素养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严重滞后于蓬勃发展的各种新媒体,但也有不少有价值的实践。从已有的新媒体素养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我国新媒体素养教育的几种模式,并将其与国外成熟的新媒体素养教育相比较,对于构建既适应世界潮流又符合我国国情的青少年新媒体素养教育策略和方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胡文明 《理论月刊》2002,(12):114-116
在教育过程中,认知系统和情感系统同时存在。教育对象的情感包括对教育者和教育活动的情感、对教育内容的情感、自己的主导情绪状态。教育内容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情感源点,在教育的过程中,其情感必将被激发出来,并对教育双方产生“辐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是教育主体,同时又是积极情感互动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18.
随着90后逐渐长大,一些关于90后的负面事件和评论也逐渐增多.对上海市2283名90后青少年的情感调查显示:他们的心情快乐阳光,压力感知适度,兴趣积极广泛,关心父母,关爱同学,渴望和谐的师生关系,他们爱国,富有责任感,价值取向跟随主流.90后青少年的情感是健康积极的,应该避免因个别案例导致的对这一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19.
叶德明 《传承》2009,(20):48-49
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偏重认知,忽略情感,不注重情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很难收到实效。而情感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情感的特殊效应,以情育人。因此,要始终把情感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积极探索实施情感教育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20.
钟一彪 《青年探索》2007,(5):68-69,73
情感消费可分为"因情感的消费"和"为情感的消费"。我国青少年的情感消费是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兴旺起来的,遭遇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消费主义热潮的双重夹击,并受现代广告和媒体的双重塑造。情感消费的结构状况表明,我国青少年的社会支持在注入大量物质因素的情况下仍倚重传统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