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谢勇  温建辉 《河北法学》2007,25(11):70-74
尽管传统罪过理论阙如情感因素,但它并没有严重影响到刑事立法的合理诉求和刑事司法的现实运行,却表明了刑法的罪过理论已经落后于刑事实践.一方面,罪过情感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中有所体现或得到了适当的考虑;另一方面,情感因素在罪过理论之中却没有任何名分,或者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只有充分认识这一问题,才能在刑事实践中走向自觉,也才能够明确完善罪过理论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理性主义和知意二分说是构筑刑法罪过理论的两大根基,决定了传统理论的自洽性.但对理性主义的质疑及近代“知情意”三分的情感心理学的发展,对传统罪过理论造成了一定冲击.将情感因素纳入罪过的心理内容,对具体罪过形式的心理过程进行重新探讨,既可以清晰地展现罪过的本质,亦可明确各个具体罪过形式之间的界限;既是保持刑法学与相关学科协调性的体现,亦是刑法人文关怀的彰显.  相似文献   

3.
谢勇  温建辉 《河北法学》2007,25(3):33-38
对当前流行于世的各种说明疏忽大意过失罪过性的见解进行认真的推敲,充分表明在传统罪过理论的语境中,疏忽大意过失的罪过性实在是一个两难之题.立足于疏忽大意过失是有意识的前提,通过分析其罪过性不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最终得出,情感因素是疏忽大意过失心理中唯一值得谴责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4.
罪过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心理事实,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浓缩了认识、情绪情感、意志等全部心理过程.认识、意志因素是罪过的常规因素,情绪情感因素是罪过构造中的排除因素.直接故意、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属于意识,疏忽大意的过失属于前意识.注意能力与认识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用"注意"来描述过失的构成.  相似文献   

5.
论罪过     
高倩 《法制与社会》2010,(12):20-21
罪过与犯罪的主观要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有关罪过理论的历史沿革经过了自由意志罪过理论、认识主义罪过理论、相对意志自由罪过理论、期待可能性罪过理论等阶段。罪过的内容包括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罪过是追究刑事责任的主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罪过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心理事实,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浓缩了认识、情绪情感、意志等全部心理过程。认识、意志因素是罪过的常规因素,情绪情感因素是罪过构造中的排除因素。直接故意、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属于意识,疏忽大意的过失属于前意识。注意能力与认识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用“注意”来描述过失的构成。  相似文献   

7.
传统罪过理论的缺陷在于只注重心理事实的判断而忽视规范价值的判断(对过错是否具备刑法非难价值的判断),本文试图将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的期待可能性理论引入我国的罪过理论中,从而在罪过的概念中增加规范价值评价的因素,以使我国的罪过理论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8.
论并存罪过     
《法律科学》2015,33(1)
传统罪过理论所坚持的“一个罪名、一种罪过”原则,不能合理地解释滥用职权罪等犯罪的罪过形式,“客观的超过要素”、“复合罪过”、“主要罪过”等学说也存在诸多理论缺陷和实践困惑.罪过形式包括简单罪过与复杂罪过,“并存罪过”是复杂罪过的一种表现形式,即一个犯罪的基本罪过或者加重罪过存在着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的情形.犯罪可以根据其基本罪过形态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和并存罪过犯罪三类.当一个犯罪的加重罪过属于“并存罪过”时,则应根据基本罪过来确定该罪的罪过类型.  相似文献   

9.
复合罪过是对传统的犯罪主观心理状态理论的一个新的探索。作者运用类型学方法论来分析和论证这一提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从认识的模糊性,意志的缺失性,情感的矛盾性等特征透视复合罪过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重大责任事故罪罪过形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守芬  申柳华 《法学论坛》2006,21(1):101-107
近几年来,各类重大责任事故频发,使得重大责任事故罪成为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国外刑法中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罪过形式以及我国刑法理论界学说争议的分析研究,提出我国现行刑法中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罪过形式只能是过失,间接故意、复合罪过都不宜成为该罪的罪过形式的观点。罪过形式之争的根源在于我国刑法中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理论自身的缺陷,导致的罪过交叉现象———罪过“模糊”。最后,根据对危害结果的“认识标准”和“关系类型”,对该罪过失类型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1.
"知"和"欲"可以被分别用来对应罪过理论中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知"和"欲"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知欲构造"可以用来对罪过形式重新进行分类,而疏忽大意的过失将不属于罪过形式的一种。用"知欲构造"对罪过形式所作出的重新分类将有助于在刑法立法上适度紧缩犯罪圈和刑法司法上实现刑法的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淑芳 《法律科学》2006,24(6):98-104
抽象行政行为越权是行政主体行政规则过程中的越权,是以行政机关为单一形态的越权,是以超越行政权为主要特征的越权。抽象行政行为越权表现为超越事态管辖权,超越程序性的权力,超越上位规则设定事项的权力,超越行政禁止设定权。对于抽象行政行为越权者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3.
荀子的组织理论代表了战国末期儒家组织管理理论的最高水平。当我们从现代组织理论的视角去解读荀子组织理论时,会发现它是超越性与局限性的矛盾综合体。本文拟从定职不定员的等级制,弱君强相的礼法之治,夺人之心的组织发展观三方面,对荀子的组织理论加以梳理,以期为现代管理者吸收中国传统管理智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唐延明 《行政与法》2012,(5):102-105
鉴于诉讼调解在彻底解决纠纷、实现案结事了方面确实具有判决难以比拟的优势,诉讼调解在司法政策上得到支持,在司法实践中受到欢迎,具有足够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但是,我国原有制度已经为法官优先选择调解提供了充分的激励,在此基础上再大力强调调解,采取多种措施激励法官调解,有可能会造成诉讼调解过度化乃至强制化的局面。这种局面不但会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影响司法权威,阻碍我国的法制建设,也不利于审判效率的提高。因此,必须谨防诉讼调解过度化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Throughout intellectual history as we know it, the entrepreneur has worn many faces and played many roles. One of those roles is innovator. This essay establishes a chronological trace of the entrepreneur as innovator in an effort to place contemporary writings within a proper historical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16.
农地非农化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但是,如果不能有效地对失地农民进行妥善安置,使其适应城市社会生活,就会激化社会矛盾,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并完善我国征地制度,妥善协调农村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关系,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等途径来构建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规避农地非农化所带来多种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7.
广东流动人口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贡献有目共瞩。在现代化中的主要构成要素中,流动人口问题是其中一个重要要素。在全国超过一亿的流动人口中,广东占有五分之一,这与经济等方面的成绩是同步的。因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在研究该现象时,都不能将广东置之度外。因而对于它的研究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但我们在调查中却发现广东对流动人口统计与其他省分采用同样的方法,其结果也是一样的。较正这样的统计已非简单的数字问题,这对政府推出科学对策有着重要影响。因而,本文将就此作一重新研究,以用科学化的认识观及统计观研究该问题。  相似文献   

18.
Self-driving cars are gradually being introduc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 several Member States of the European Union. Policymakers will thus have to make important choices regard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w. One important aspect relates to the question who should be held liable for the damage caused by such vehicles. Arguably, product liability schemes will gain importance considering that the driver's fault as a cause of damage will become less likely with the increase of autonomous systems. The applic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liability legislation, however, is not always straightforward. Without a proper and effective liability framework, other legal or policy initiatives concerning technical and safety matters related to self-driving cars might be in vain. The article illustrates this conclusion by analysing the limitation periods for filing a claim included in the European Union Product Liability Directive, which are inherently incompatible with the concept of autonomous vehicles. On a micro-level, we argue that every aspect of the Directive should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in the light of the autonomisation of our society. On the macro-level, we believe that ongoing technological evolutions might be the perfect moment to bring the European Union closer to its citizens.  相似文献   

19.
刘明洁 《政法学刊》2004,21(2):14-15
交通违章后,采取逃跑的办法躲避交警的检查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常见现象,怎样处置这类违法现象是执勤交警很难把握的一个问题,如果采取强制措施或者去追赶,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或者其他问题;如果不去追赶就会放纵违法行为,交警又有失职之嫌。虽然目前的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已经比较健全,最近国家也公布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但对此类违法行为的处置,还没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建议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细则中,明确具体地规定交警拦截、追赶违章逃跑和机动车的前提条件、操作方法和实施限度,以及对于这类违法行为的相关处罚办法,以利一线交警执法有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