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改变了“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模式,正在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绝大多数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与此相配套,各地区及高等学校还相继开办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石国亮  赵黎明 《青年探索》2007,(2):22-26,39
一、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概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统包统分”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大学生就业由国家统一分配,因此也就不存在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从1985年开始毕业生就业政策也进行了调整,逐步确立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也由原来的计划分配转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在这种新的择业过程中 ,弄清楚他们的各种择业心态 ,对做好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改革毕业生就业工作,自1995年起,武进市除师范类、医卫类毕业生以外的其他各类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全部进入人才市场“双向择业”。至1998年,医卫类毕业生也同样进入市场实行“双选”;师范类毕业生在教育系统双向选择。毕业生就业工作一下子成为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武汉市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武汉市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发生了七个方面的变化:(一)由政府“统包统配”的计划分配转变到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二)由政府行政指令性的计划配置转变到人才资源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为主的结构调整。(三)由有限范围、有限领域和一次性就业转变为无限范围、无限领域的就业、阶段性就业、弹性就业和多样性就业。(四)由以试点探索为特征的政策性就业转变为法规制度框架下的可预见性就业。(五)由用人主…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学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改革措施的不断深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具体工作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大学生毕业与就业工作同步操作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无法有效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制度。只有将大学生毕业与就业工作分离操作,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达到人才的社会配置合理化。  相似文献   

7.
2000年大中专毕业生择业、就业的日子已来临。庞大的毕业生大军如何走好择业、就业这一“通道”,寻找到自己比较理想的工作?人事部门又应采取何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修好这条“通道”?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2000年新一轮地方机构改革的实施,向人们昭示着这样一个信息:今年毕业生就业主流方向不会在机关、事业单位。即是说,各类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必将成为2000年毕业生择业的主要方向。 目前各类企业正处在资产重组和产品结构调整时期,对其职工队伍必然要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组合。不少有实力、有远见的企…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纵深发展,高校以“自主择业”为主的分配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随之面临许多新的特点和问题。就宁夏而言,当前的就业市场亟需要培养出德才兼备、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宁夏几所地方综合性大学,肩负着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高科技人才,为宁夏经济发展服务的艰巨任务,因而,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和特点,如何借鉴国外就业指导工作的有益尝试,积极探讨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对于加强大学生择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盛夏时节,林木葱笼,凉风清爽,瓜果飘香。7月17日至19日,全国部分省市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座谈会在“丝绸之路”的必经地甘肃兰州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交流毕业生就业分配的情况和经验,研究探讨人事部门参与毕业生就业分配和引导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择业的工作思路及有关问题,讨论修改《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接收工作的意见》和《国家不包分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暂行规定》两个文稿。来自北京、上  相似文献   

10.
美日英三国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及早准备重视实践美国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没有专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政府部门中也没有专门主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机构。政府只是把毕业生作为整个社会就业市场的一部分看待,对就业不直接干预和限制。美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由劳工部、学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协同进行。劳工部只负责制定宏观政策和做好就业调查等基础性工作,是毕业生就业的“总管”。劳工部设有劳工统计局,其主要职能是收集不同时期的美国就业市场的职业需求状况、不同的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等数据,并将有关信息提供给政府相关部门、其他机构和个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正从过去的国家计划分配逐步走向“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种转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通过学校推荐,毕业生进入市场,与用人单位实行双向选择自主就业,已成为毕业生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大学生就业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国家对大学生“统招统分”逐步过渡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国家机关机构改革人员分流,企业减员增效,社会对大学生的接收能力降低,再加上一些学生就业观念没有及时转变,造成一定范围内的大学生就业难,给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对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下列工作是就业指导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60万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仍然艰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房价对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和择业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居高不下的房价使大学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偏高,希望到薪资较高的大城市就业、在工作稳定的国企和公务员系统就业.但面对大城市高房价的压力,在实际就业流向中,多数大学毕业生选择了逃离一线城市而在中小城市就业.高房价压力导致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得大学毕业生对薪资福利待遇表现出普遍性的不满,离职率偏高.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引入了市场机制,传统的“统包统分”机制已被打破,新的市场机制逐步被社会和毕业生所接受。以高等学校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的毕业生就业体系已经初步建成。 199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06.6万人,其中本科专科毕业生101.5万人(本科生57.6万,专科生43.9万),毕业研究生5.1万人(博士生1万,硕士生4.1万),建国以来大专院校首次有百万大军跨出校门。 1998年国有企业处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部分职工下岗,政府进行机构改革,精简编制,毕业生需求有所下降,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了解到的需求情况看,除了上海、江苏等少数沿海地区的用人单位要人积极性较高,其他大部分地区比往年同期有所下降。如四川省目前收到的需求占毕业生总数的1/3强,黑龙江占1/4。 目前,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从专业层次上看,需求仍显两极分化趋势,研究生需求量继续增长,专科生需求继续下降;从专业结构上看,医科、外语、师范类毕业生需求旺盛,其中通信、电子、建筑、英语等专业的需求量是毕业生人数的几倍,文史、财经、理科部分专业需求明显不足;从学校层次看,综合类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要好于一般省属院校。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通过自主择业使国家培  相似文献   

16.
各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各大中型企业:2000年我省共有普通大中专学校毕业生6.8万多人,其中:毕业研究生450人,本专科毕业生20450人(本科生10187人,专科生10263人),普通中专学校毕业生42000人。省外院校回晋就业约有6000人。2000年社会对大中专学校毕业生的需求比1999年有所回升,但毕业生就业的形势仍不容乐观,加之2000年毕业生人数较多,就业压力更加增大。为切实做好2000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1998]16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9]50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大中专毕业生分配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由原先的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的情况。搞好毕业生就业安置,除迫切需要有关部门积极稳妥地加快就业体制改革步伐外,还有赖于大中专毕业生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找准定位,勇于到社会最需要的行业和岗位去建功立业。毕业生择业观的“偏差”以及产生的原因大中专毕业后的就业,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然而,由于部份毕业生正视社会和自我不足,以及受一些社会现象影响,在择业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①市场意识淡薄,“包分配”、“当干部”的观念依然根…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用人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也随之进行着深刻的变革,由国家“统一分配”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逐步走向市场”的方向转化。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复杂的心态,形成多元化的择业观。如何理解和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是高校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制度之后,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成为很严峻的社会问题。随着大学的扩招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在整个"十二五"期间,高校毕业生仍将处于一个就业人数的高峰期,年均700万左右。所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新闻记者会上指出:"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我们把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政报》2009,(3):20-2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