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好个"过时"     
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育啊!用什么东西来教育孩子,这可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问题.胎教不去说它,对于学龄儿童和少年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教科书.那么多的孩子,一个学期天天背着,天天打开看着,天天嘴里念叨着.而他们将来也要为人父母,也要把他们现在学到的东西传给他们自己的孩子.那么,这个教科书给孩子什么东西看,就是一个天大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2.
李强 《党史文汇》2005,(5):53-54
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育啊!用什么东西来教育孩子,这可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问题。胎教不去说它,对于学龄儿童和少年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教科书。那么多的孩子,一个学期天天背着,天天打开看着,天天嘴里念叨着。而他们将来也要为人父母,也要把他们现在学到的东西传给他们自己的孩子。那么,  相似文献   

3.
书包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候,我8岁多,正读小学三年级。20年过去了,我的小孩也有4岁多了,去年9月份,他开始进入学前班读书。8月下旬,妻子先给他买了一个书包,见不太适合,就花28块钱重新买了一个,望着孩子的两个书包,我不由地想起了我读书时用的几个书包。1976年9月份,我入小学读一年级,因为无力买正式象样一点的书包,母亲花1毛8分钱给我买了一个丝网袋作“书包”,袋子的大小恰好可以装进一个排球,现在已很难见到这种袋子了。我提着这个丝网装从一年级读到三年级润为袋子全是一厘米见方的孔,加上没有文具盒,我只好将笔放到身…  相似文献   

4.
田野 《学习导报》2011,(22):51-53
你会追在孩子的屁股后面,不停地询问他们想吃点什么,可你会追在父母身后,天天问他们想吃什么吗?从出生那天起,父母对我们的操心和照顾就一直不曾停歇,等他们上了年纪后,我们只知道给他们钱、买昂贵的保健品……可这真的是孝敬爸妈的最好礼物吗?  相似文献   

5.
正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有一点我搞不懂,为什么许多中国家长喜欢在公众场合训斥甚至羞辱自己的孩子?先不说文明素质,你以为是妈妈就可以这么欺负自己的孩子? 尊重孩子,就是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小女孩几乎都喜欢粉粉嫩嫩的颜色,而我女儿过12岁生日时,很认真地对我说:"妈妈,请你以后不要再给我买任何粉色的衣服了,也不要那些亮晶晶的装饰。我长大了。"某种意义上,她就这样发表了"独立宣言",彰显了小小自我的审美观。作为母亲,我的所谓"知名度",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过烦恼。他不愿意因为父母的原因而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6.
皮柚 《党员文摘》2021,(3):60-61
1我爸早两年还是很帅的,这一点我必须先说清楚。现在他有了啤酒肚,其实也很帅,这一点我也没法否认。有一次,我跟我爸说:"要不你别喝酒了,算算你买酒的钱,省不了多久就够给我买一个手机了。"我爸反问我:"我什么时候说过不给你买东西吗?为什么要我戒酒?我不喝酒哪来的钱给你买东西?"我第一次开始思考,这个啤酒肚越来越大的男人是不是真的爱喝酒?他每次和别人出去吃饭,点那么多菜,有几样是他喜欢的呢?那他喜欢吃什么菜呢?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3,(24):75-78
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很多人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在不知不觉中就“溺爱”了孩子。“溺”,即“淹没”的意思,如果父母的爱横溢泛滥起来,也会“淹没”孩子,这就是溺爱。以下十种溺爱,你有没有?  相似文献   

8.
于丹 《当代贵州》2014,(6):65-65
正真正的教育是每个人在为未来做准备,而这首先是父母之心,包括我们如何以父母之心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面对今日诸多有违父母初心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重视重建中国家教与门风。让孩子懂得明辨是非有人说要让人的本心回到小学阶段,但我认为应该回到幼儿园时期,幼儿园是培养常识的重要阶段。幼儿园的孩子最遵守秩序,他们做什么事情都会排队,他们都很懂礼貌,见到大人都会打招呼。但是慢慢地我们会发现孩子不打招呼了,这是因为大人总是不理他们;后来又变得不讲规矩了,是因为他们开始了解社会了。一个民族不能数典忘祖,一个人永远不要笑话自己的童年,因为童年学的是做人的规矩。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躺在地上,如果他不想起来,那么十个人也拉不起他来,即使起来了也马上会趴下。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如果你做不好一件事,无论是搞好关系,还是寻找爱人,还是减肥,都是因为你还没有真正想做。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小游戏。女子当了妈妈,对待自己的孩子时,要记得这个游戏。孩子虽然小,也有自己的独立意志,你要把道理给他讲清楚,而且要让他明白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人会觉得孩子还小,没必要讲那么多。  相似文献   

10.
刘老师是某中学初中二年级的班主任,她平时管理孩子十分严格。也很细致。她所带班级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是最近她班里有一个女同学学习成绩突然间下降得厉害。上课时也不能集中精神听讲。于是,刘老师将孩子的情况如实地告诉了孩子的父母。孩子的父母也没找出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这个女同学的父母便与刘老师商议。要求查看孩子锁在课桌里的日记。他们认为,作为孩子的父母,  相似文献   

11.
真相     
在银行存款时,得了一个精致的电子秤,方便又好用。此后去市场买菜,回家后有时会拿电子秤称一下。每次都发现份量刚好,有时还会超出一二两。有段时间,母亲来城里。母亲十分细心,无论买什么菜,都会用电子秤称一下。母亲经常说:"现在市场里的小贩真讲信用,从来不会短斤缺两。"我也很高兴。前几天,去买明虾,每斤五十多元,回到家里用电子秤一称,足足多了一两。母亲很高兴。我却纳闷了,这么贵的虾,商贩怎么可能多给我。我怀疑是不是这电子秤有问题,取了一袋从超市购来的一斤装的白糖,称了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做父母的让自己的孩子吃好、穿好、玩好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有的父母对孩子太娇惯了,平时给孩子大把大把的零花钱,逢年过节和生日给的就更多。中央电视台曾对某小学学生在春节期间收到的“压岁钱”进行过现场采访报道,多则上千元,少的也有几百元。这些“压岁钱”是贫困地区一个农民一年的生产生活开销。还有的父母对孩子不合理的消费要求百依百顺,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只差没有摘下天上的星星了。几岁十几岁的小娃娃,身上穿的是名牌,脚上蹬的也是名牌,甚至…  相似文献   

13.
王琳 《新湘评论》2010,(18):55-55
许多做父母的,自己的事业很成功,但面对自己的孩子却束手无策。他们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爱,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和回报。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常常不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不知道孩子需要怎样的爱。因此,父母常常只注重在物质生活上满足孩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生活百叶窗     
孩子希望父母——父母在家里适当谈谈自己的工作许多孩子说,他们很想知道工作到底是怎么回事,因此,父母在家里应适当谈谈自己的工作,使孩子知道父母一天到晚在外忙什么。如可能,父母可偶尔带孩子去单位,让他们感受一下工作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5.
李盈 《党课》2013,(22):77-78
现在大多数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都是月光族,有的甚至还得靠父母接济过活,更别提攒钱靠自己的力量去买房了,而也有一些年轻人刚毕业两年,个人仔款已经超过10万元,甚至还计划凑出首付买套房。其实,要做到仔款10万元很简单,不乱花钱、积少成多、学会理财,你同样也可以做到。  相似文献   

16.
《湘潮》1991,(11)
有一次,何五公(何叔衡的别名)看到一个孩子背着书包坐在路边哭,忙蹲下身子笑着说:“哭什么呀?是逃学被爸爸敲了脑壳吧!”哄了好久,才知道孩子在家中看牛割草,书没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学的第一堂课上,我请学生们讨论一个问题:究竟是不是父母生了孩子。他们的回答不约而同地肯定:当然是父母生了孩子。从生物学的角度,先有父母后有孩子,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文化人类学却偏偏要给出一个不同的答案,即:是孩子“生”了父母。试想,在孩子卅生之前,一个人身上哪里有父亲或母亲的身份?只有等孩子降临人世,男人和女人才成了父母。也就是说,是孩子赋予了男人或女人父亲或母亲的角色意义。因而才说,没有孩子就没有父母。  相似文献   

18.
“孩子在进‘少年军校’前什么事情都依赖父母,并且做事没有首尾,只要到了双休日或学校放假就赖床不起来,现在已经大变样了,不仅做起事来井井有条,而且变得勤快多了,人也变得格外有礼貌了。”南县城区中心小学学生尹乐的父亲尹志云在谈到孩子的变化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都是  相似文献   

19.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同事的闲谈当中听到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孩子的爸爸是一个大企业的老总,妈妈是一个大学的名教授,两个人都很有学问,人品也没得说,但这个孩子却在服刑。像这样的家庭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原来这对父母各自的事业心都很强,平时都各忙各的事业,只是在学习和经  相似文献   

20.
如今有关补品的电视广告可真不少,什么钙呀、锌呀、铁呀的铺天盖地。有个老同志说,过去生活那么苦,没补什么营养都挺了过来,如今生活这么好,还补这补那,该补的却补不上。这句话实在发人深省。  确实,现实生活中需要补的东西太多了,难得的是知道自己缺什么和补什么,且要补得是地方,补得有收效,补得合理又合法。  这里有一个真实事例,有个富裕家庭,电视上出现什么最新补品广告,家长就给孩子买什么,结果适得其反,孩子不仅营养过剩,而且因此生了病,闹出了悲剧。对大人们来说,补的东西也实在不少。缺钱自然也需要补,只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