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理转型要求社区建设从社区行政化阶段向社区居民自治阶段转变,从社会问题社区化阶段向社区问题社会化阶段转变。宜昌市伍家岗区通过建立以社区居委会成员和社区社会工作者"选聘分离"为核心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破解了传统社区建设模式的困境,适应了国家治理结构转型的需要,实现了公共服务型政府和群众自治型社区的共生、互补和双赢,值得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创新:地方经验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经历由行政主导、参与治理到现在的合作治理的发展过程。社区公共服务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促进基层社会自治共治的重要手段。各地以政社互动为导向、在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扁平化、信息化、定制化、精细化的实践,在社区公共服务范围、手段、主体和类型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经验,同时也面临社区物质保障、社区资源、制度规范和专业组织等方面的共性问题。今后应以政社互动为改革指南,在合作治理的框架下从完善制度设计、凝聚参与认同、引入市场机制、加强财政投入、统筹城乡发展等五个方面着手促进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治理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治共同体的权利认同--对一个拾荒者社区的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拣破烂者往往是社会最低层的代名词,但就是在这样一个群体中,自然生长出一种自治秩序,部落内部成员之间以及他们与外部权利主体之间自愿缔结契约关系,在互动中形成共同体(破烂王"部落");适应城市社区建设需要,破烂王党支部成立,破烂王部落的权利认同由体制外进入体制内;部落成员与社区居民形成互惠性的政治关系,双方在互惠中增进信任,培育互助和自治能力,积累着社区发展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4.
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变化,北京铁路局在管理站段的新格局中,对基层工会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工会工作的源头在基层,如何增强铁路基层工会的活力,积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工会活力,这是当前铁路基层工会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数读·工会     
《工会博览》2014,(35):I0003-I0003
今年,石景山区总工会利用“社区联建门店”的基层党建新模式,促进“社区联合工会”建设。在社区成立联合工会,同时设立职工之家和工会服务点,统一挂牌、统一公开制度、统一规范管理,形成“会家点”三合一的基层工会工作模式。截止到目前,“会家点”三合一社区工会工作模式已在石景山区全部135个社区联合工会推广。  相似文献   

6.
谭竹青是迄今为止全国社区工作领域中唯一荣获社区工作者楷模殊荣的优秀干部。谭竹青的一生诠释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深刻内涵,诠释了一名基层社区干部对社区工作既然选择、无怨无悔的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7.
《工会博览》2013,(23):29-29
石景山区八宝山街道总工会充分利用街道党工委“社区联建门店”的基层党建新模式,促进“社区联合工会”建设,使三级服务体系真正服务到社区每名职工会员。  相似文献   

8.
黄灿彪 《工会博览》2011,(4):216-217
香港回归以来,在"一国两翻"的体制下,香港继续保持"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模式.香港的生主立案法团是香港特区政府大力推动成立的基层居民组织,作为具备独立法人地位的法团及其管委会在加强物业管理、维护业主权益及促进社区稳定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本文介绍香港的地区行政和基层居民组织概况,重点分析香港法团的成立背景、结构和其运...  相似文献   

9.
"社区"是一个泊来品,20世纪两次落户中国。第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初,由有留学英美背景的社会学师生引进,主张改进中国社会结构要从社区研究入手;第二次是1986年国家民政部为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兴办社会福利事业,援引了"社区服务"的概念,1991年又提出"社区建设"任务,"社区建设"作为一种制度安排,遂在城乡陆续展开。具体言之,"社区建设"包括两方面的重点内容:一是构建领导核心;二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就地城镇化"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正石秀荣是西长安街街道西交民巷社区服务站站长。多年来,石秀荣扎根社区基层,心系社区居民,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工作及社区各项建设中努力践行"红墙意识",使"红墙意识"的思想内涵深深地植根于社区党员、社区工作者、老百姓和广大社区志愿者的心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