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俄罗斯能否重新崛起”虽然是现实的和前瞻的问题,但是答案却藏在俄罗斯历史的深处。本文尝试展开俄罗斯历史的视野,从俄罗斯文化对其民族性格和社会发展道路影响的视角,阐释俄罗斯民族发展呈现出“东方化一西方化一东方化”、“分一合一分”“钟摆性”的周期,以及这种周期与俄罗斯民族兴衰的联系。论文认为,从俄罗斯历史发展的曲线来看,叶利钦/普京时代处于一个新的“西方化”的、“合”的兴衰周期的起点。当然,俄罗斯崛起的道路将崎岖曲折、荆棘丛生、关隘重重。  相似文献   

2.
在俄罗斯 1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存在着东方与西方两种文化因素的相互角力。两者共同作用于俄罗斯社会思想的形成及政治体制的变革,使俄罗斯逐渐成为既学习借鉴“西方”经验,又结合“东方”色彩,且又不同于两者的“欧亚主义”的典型特例。俄罗斯政治文化中所特有的包容性与务实精神,使外来文化成为其实现“神圣俄罗斯”帝国梦想的“加油站”。而独特的“俄罗斯思想”无论在何种处境中,都将具有永恒价值和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于俄罗斯文化发展的演变问题 ,现在中国学者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 ,即 10 0 0多年的历史 ,5次的社会—文化转型。这 5次“转型”是一种钟摆式的、在东西两大文化磁场中有规律地“摆动”。但俄罗斯文化的发展演变趋势未必如此 ,俄罗斯接受基督教 ,未必是向西方的文化“摆动” ,因为拜占庭文化的实质并不是西方文化 ;蒙古—鞑靼文化的楔入 ,虽然大大加强了俄罗斯文化的“东方血液” ,但鞑靼文化实质上也代表不了真正的“东方文化”。俄罗斯文化的前两次“转型” ,实质上是从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上奠定了俄罗斯文化的“东方”类型基础。但这只是俄罗斯一种特有的“东方型”文化。  相似文献   

4.
浅析俄罗斯东北亚政策中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因素是影响俄罗斯东北亚政策制定的深层次因素。俄罗斯文化的基础是东正教和东方专制制度。俄罗斯的集权专制制度催生出农奴制、兵役制和村社制等制度 ,导致社会的分裂和集体主义、尚武精神的发展 ,进而为制定具有扩张性的东北亚政策提供精神准备。俄罗斯的文化起源于西方的东正教 ,形成于金帐汗国结束对俄罗斯的统治之后。面对西方文化 ,俄罗斯文化一直在自卑和自负的两个极端之间左右摇摆 ,这也是构成其东北亚政策中后方性和次重要性的主要原因。今天 ,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变化 ,俄罗斯的东北亚政策也必然不断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 ,文化因素依旧会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外来文化与俄罗斯社会政治的发展变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俄罗斯1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存在着东方与西方两种文化因素的相互角力.两者共同作用于俄罗斯社会思想的形成及政治体制的变革,使俄罗斯逐渐成为既学习借鉴"西方"经验,又结合"东方"色彩,且又不同于两者的"欧亚主义"的典型特例.俄罗斯政治文化中所特有的包容性与务实精神,使外来文化成为其实现"神圣俄罗斯"帝国梦想的"加油站".而独特的"俄罗斯思想"无论在何种处境中,都将具有永恒价值和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领土横跨欧亚两洲,深受东西方文化两方面的影响.俄罗斯属于东正教文化区,西方人把俄罗斯看成是"西方中的东方",可以说,俄国人的政治观念受东方影响较深,而他们的文化习俗则受西方影响较深,其中,在文化和习俗上受法国的影响更深.尊重妇女这一点就是更多地受法国文化习俗的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调整中的俄罗斯与东南亚关系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曾一度推行亲西方外交 ,结果导致国际地位下降 ,国内民众强烈不满。为扭转不利局面 ,重振大国地位 ,俄罗斯很快开始对外交战略作出重大调整。作为一个欧亚大国 ,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形成于“特定的地缘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中 ,使得其既不能绝对地关注西方 ,也不能绝对地关注东方”①。随着冷战的结束 ,亚太地区逐渐进入世界文明的发展中心 ,东方在俄罗斯外交中必将日益具有重要的作用。一、稳步发展的俄罗斯与东南亚国家关系1 .恢复与传统盟友的合作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以及中苏(俄)、中越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使得苏联与越南关系中…  相似文献   

8.
金帐汗国统治时期蒙古文化对俄罗斯文化影响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帐汗国统治时期是俄罗斯历史上一个东方化阶段。毋庸置疑,蒙古文化对俄罗斯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俄罗斯仅是在相对有限的程度上“鞑靼化”了,这在政治制度、宗教、文化艺术等方面都鲜明地表现出来。究其原因,这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文化具有内在的矛盾性,这与俄罗斯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紧密相关。俄罗斯的自然地理条件对其文化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俄罗斯处于东西方交界处,地理位置独特,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汇合并相互影响;亚洲生产方式的深化及东方独裁专制的强化与社会上层欧洲化的矛盾分裂;俄自身的多神教文化与拜占庭文化及斯堪的纳维亚文化的对立统一等,这些因素都对俄文化的矛盾性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与西方:文明冲突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是横跨欧亚大陆的奇异国家 ,它曾神速地向东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但它在东方注重的只是“开拓疆土” ,而对西方却幻想着“文明融合”。跻身于“文明的西方”是俄罗斯的夙愿 ,但它却始终未能叩开西方的大门。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演变深刻影响着俄罗斯的历史走向和国际关系体系的未来发展。融入西方 :不渝的历史追求历史上 ,俄罗斯大致经历了基辅罗斯、鞑靼人统治下的罗斯、莫斯科公国、沙皇俄国、苏维埃俄国和当代俄罗斯六个发展段。其间 ,俄罗斯经历了五次主要的社会 -文化转型 :接受拜占庭文化、鞑靼文化的楔入、彼得大帝向西方学习、马…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的角度考察, 俄罗斯文化既不属于西方也不属于东方;从心理认同的角度考 察, 俄罗斯人既不是西方人也不是东方人。俄罗斯民族这种独特的历史经历和发展现状, 使西伯利 亚和远东地区在未来发展趋势中存在一种真空化与东方化的悖论。这种悖论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 因, 它对中俄关系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未来处理中俄关系时必须根据这个特殊情况, 以经济 合作为基础, 以农业合作为先导, 重视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的利益, 加强中俄 文化交流, 以和谐共生为核心理念开展对俄宣传工作, 同时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全面发展与俄罗斯的 合作。  相似文献   

12.
由于社会历史和地域环境等因素,中俄两国在文化方面有过极为深远的相互影响。鲁迅先生所说的“中俄文字之交”首先是从俄罗斯文学先驱者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关注开始的,本文是对这种早期文化交往轨迹的探寻。东方、中国,这一切留给古罗斯作家的更多的还只是充满想象的空间。而18世纪俄国作家的中国印象中漂浮着的其实更多的是其自身的映象。  相似文献   

13.
2005年的俄罗斯是普京就任总统后最平稳的一年。具体表现在政治形式更加稳定:通过政治改革、人事调整、合并联邦主体、“俄罗斯特色”民主制的确立以及综合治理稳定车臣局势使政权更加稳固,社会更加安宁。经济形式有微小变化:宏观经济稳中显“疲”,经济政策稳中有“变”,落后地区有一定起色。外交形势更加突出东方外交特色:一方面系统反击“颜色革命”,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东方外交,使俄中关系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的社会转型模式具有转型路径的“突变性”、治理体制的个人集权与地方分离主义并行发展性、社会发展的间断性与跳跃性共存以及发展方向“西化”与“东方化”摇摆不定性等特点。这与俄罗斯独特的区域地理环境、独特东西文明交融而成的文化、独特的国民性格和民族意识有密切的关系,任何西化或东化的模式照搬都不适用于它。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外交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由于其具有欧亚结合部的文明和地缘特点 ,因此 ,拥有十分独特的外交文化 ,即 :西方化和东方情结 ,不安全感和扩张、大国意识 ,意识形态和历史使命感 ,均势外交和强权。冷战后 ,国际环境、实力、地缘环境的变化 ,俄罗斯的外交文化受到很大冲击 ,给俄罗斯外交政策烙上了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转向东方的概念进行了厘清,指出俄罗斯转向东方是外交和经济的转向,不是文明文化的转向。转向东方的目标不是离开欧洲,而是在继续发展与欧洲关系的同时提高亚洲的地位。乌克兰危机对转向东方起了推动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转向东方不是单纯的外交政策,而是包含有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内容的综合发展战略。转向东方的主要挑战来自于俄罗斯内部,同时内生动力也是它的主要动力源。转向东方为中俄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和动力,但转向东方并不意味着完全转向中国。转向东方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成功也不是注定的。  相似文献   

17.
游过莫斯科的人们,总会觉得这座凝聚着俄苏历史和文化的城市有股特殊的魅力。比如,它对这里的盛产英雄和英雄崇拜的表现,就很是卓尔不凡。俄罗斯是个产生得较晚的国家。直到公元9世纪末,早期俄罗斯国家———基辅罗斯才刚刚形成。在此之后的东方化的好几个世纪里,俄...  相似文献   

18.
造成俄罗斯反腐困境的因素很多,其中社会文化因素不容忽视。俄罗斯社会文化对腐败的容忍程度较高,对俄罗斯政治反腐、法律反腐产生明显消极影响。社会文化因素探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俄罗斯政治反腐法律反腐效果有限的缘由以及俄罗斯反腐的深层障碍与未来出路。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国家的法律颇具特色,在世界法律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代罗斯是现代俄罗斯国家的前身,其法律制度的生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拜占庭、保加利亚、基督教的影响,是一种混合的法律文化的表现。罗斯法律汇总了瓦里亚格人和斯拉夫人的部落习惯法、继承了10世纪初奥列格时期颁布的《罗斯法律》,吸收了罗斯与拜占庭条约的部分内容,借鉴了拜占庭、保加利亚、基督教的重要法典和文献,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情况,做出了新的发展和改进,成为世界法律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亚社会"俄罗斯化" 概念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影响未来中亚社会发展的诸多文化因素中,俄罗斯化因素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俄国(包括苏联)200多年的影响,使俄罗斯化因素同中亚社会原有的突厥-伊斯兰化文化形成突厥-伊斯兰-俄罗斯化文化.本文就中亚社会的"俄罗斯化"概念作一简要的理论探索.本文认为,"中亚的俄罗斯化过程",是中亚社会"被俄罗斯殖民的过程",也是中亚社会"被俄罗斯同化的过程",同时还是中亚社会"被纳入俄罗斯现代化同步发展轨道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