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动车盗窃案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犯罪类型。以杭州某区2018年机动车盗窃案件为研究对象,利用核密度估计和风险地域分析展开分析研究,比较作为犯罪预测技术理论基础临近重复现象与风险地域现象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机动车盗窃案件与城镇化水平密切相关。从犯罪预测的准确性角度,风险地域分析高于核密度估计,从而为犯罪预测技术本土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络化时代已经来临,人们的生活在愈加便捷的同时,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犯罪嫌疑人利用网络平台实施犯罪行为。当前网络化背景下的刑事犯罪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与新的表现形式,如盗窃机动车犯罪就具有代表性,从案件的准备、实施到销赃都呈现出网络化的形态。网络化背景下的盗窃机动车犯罪呈现出的新的形态,对公安机关侦查工作是个新的挑战,但这种新的形态也给公安机关提供了新的侦查思路。因此,有必要从网络化背景下盗窃机动车犯罪的表现形式入手,深入剖析其特点,总结实践中的侦查困境,研究探讨侦查对策,服务于侦查实务工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盗窃机动车犯罪居高不下,一些地方还很猖獗。据《法制晚报》报道:200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盗窃机动车案件68.3万起,同比上升了2.9个百分点。大量的案例表明,在窃取机动车之后,窃贼急于“变现”,除了一小部分是靠自己的力量,纯粹系“自销”之外,绝大部分是在他人的帮助下,  相似文献   

4.
10月23日,公安部召开电话会议,部署开展在全国范围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击走私、盗窃、抢劫机动车犯罪的专项斗争。无疑,这是今年以来,公安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公安部做出的重大部署之一。众所周知,机动车犯罪已经成为侵害财产犯罪中的一个“热点”。所以“热”...  相似文献   

5.
《民主与法制》2013,(35):63-63
编辑同志: 彭某、吴某商议去砸货车玻璃,盗窃车内钱财。两人来到工业城附近,窃取停在一饭店门口的一辆大货车内的财物人民币2000元。两人因该盗窃行为被刑事拘留并羁押于看守所,后因该起盗窃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两人遂于同年被释放。请问:彭某与吴某不认为是犯罪的行为被超期羁押能否获得国家赔偿?  相似文献   

6.
盗窃犯罪是一种多发性犯罪 ,是当前危害我国社会治安的主要因素。与其他犯罪不同 ,盗窃犯罪是一种与人类社会同进步的犯罪 ,其犯罪对象、犯罪行为方式能够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节奏 ,并正成为决定我国犯罪增多与减少的关键。当前我国盗窃犯罪的表现出诸种形态和不同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7.
《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三种新的盗窃行为类型,使盗窃罪的客观构成要件相对趋向于具体化。入户盗窃,是指非法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窃取他人财物;携带凶器盗窃,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或其他器械进行盗窃的行为;扒窃是指行为人在公共场所盗窃别人随身的财物。对三种新类型盗窃行为方式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盗窃罪的实质和预防此类犯罪。  相似文献   

8.
走私、盗窃、抢劫机动车的犯罪,近年来愈演愈烈,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群众眼中的一颗“毒瘤”。现在,该是动刀割“瘤”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9.
盗窃犯罪是侵财类犯罪中较为典型的犯罪形态。文章采用心理学测查方法(16pf量表测试),从调查实证角度研究了盗窃惯犯的犯罪问题。盗窃惯犯与普通人群相比较,乐群性、敢为性、紧张性等因素有显著性差异。针对盗窃惯犯的人格特点,应加强对罪犯的知识技能训练、提高其回归社会的信心和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和技防能力、降低实施盗窃罪犯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罪犯再教育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近期,南京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查处了一起利用高科技手段盗窃移动电话手机码号案件,查获以南京天杰电子器材经营部余××为首的犯罪团伙10余人。他们自94年4月至12月间,利用电信管理部门的漏洞,盗窃创新计算机公司移动电话手机码号,拨打使用长达半年之久,造成该公司直接经济损失5万余元。 盗窃移动电话手机码号又称非法并机犯罪,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的智能型犯罪活动,是继盗抢机动车、撬盗保险箱之后迅速蔓延的盗窃犯罪的一种新动向。该犯罪活动一般是根据窃取的移动电话资料,运用电脑等作案工具,将一台或多台手机与用户并机,再将非法并机廉价销售获取暴利;或使用非法并机通话,采取只打出不打进的方式达到由原用户支付话费的目的。本文拟就这类犯罪活动的特点及对策做一些探讨,以期引起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1999年3月24日,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大院内喜气洋溢,阳光明媚,局领导和广大民警列队欢迎凯旋而归的智勇刑警,他们风尘仆仆又追回了4辆赃车。至此,一起特大盗窃机动车案圆满告破,两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落入法网,追回桑塔纳、蓝鸟等轿车9辆,为国家和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达100余万元。 1998年入夏以来,南昌地区盗车犯罪猖撅,短短数月,周边地区频频发案,严重影响了南昌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1998年10月23日,公安部在全国部署开展打击走私、盗窃、抢劫机动车犯罪专项斗争,西湖公安  相似文献   

12.
盗窃犯罪是财产犯罪中发案率较高的一项罪名,研究盗窃罪的既遂标准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刑法修正案(八)》将扒窃、携带凶器盗窃以及入户盗窃这三类行为纳入盗窃罪的范围,将极大地影响定罪与量刑。本文即从新型盗窃罪的视角,研究其既遂标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转化型抢劫的前行为——"犯盗窃、抢夺、诈骗罪"应解释为"实施盗窃、抢夺、诈骗行为"。转化型抢劫中的"当场"不限于犯罪现场,还包括离开现场后时间和空间不间断延续的其他场所。是否为"抗拒抓捕"目的而使用暴力,宜从客观方面予以推定。抢劫完成后扔弃赃物的行为不影响犯罪既遂的认定。  相似文献   

14.
郑冲 《中国人大》2010,(14):49-51
德国制定有组织犯罪法律的背景 "有组织犯罪"的提法源自美国的"OrganizedCrime",指的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益增多的种种以集体形式犯罪的现象,主要指毒品交易、非法武器交易、非法机动车交易、组织偷渡、与卖淫相关的买卖人口、制作伪钞、勒索保护费,以及团伙盗窃和窝赃等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5.
在"醉驾型"危险驾驶罪客观方面,"驾驶行为"的理解和认定直接影响犯罪的成立。应立足于危险驾驶罪的立法目的,考察危险驾驶罪的本质,结合我国醉驾的现状,对"驾驶行为"予以合理界定。"驾驶行为"是指行为人基于运行机动车的意图自主发动机动车引擎或实际运行机动车的行为。"驾驶行为"的本质是行为人对机动车的自主控制。驾驶行为的目的在于运行机动车。驾驶行为的常态方式是直接驾驶,间接驾驶、遥控驾驶、部分"受强制"的驾驶也属于危险驾驶罪中的驾驶行为。  相似文献   

16.
陆娟 《警察技术》2014,(5):43-45
通过最近邻指数分析方法,对某市近5年入室盗窃、盗窃摩托车和盗窃非机动车三种犯罪的实际发生位置的全局分布模式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样区内,盗窃非机动车犯罪的空间聚集程度最强。该方法不仅可以使公安机关从宏观上了解特定犯罪发生位置的空间分布格局,并且可以测定不同类型犯罪的空间分布强度,以判断何种类型犯罪更加聚集或离散。  相似文献   

17.
中缅边境地区近年来多发性侵财案件频发,破案率持续走低,成为中缅边境地区最具代表性犯罪类型之一。其犯罪有着显著特征:盗窃案件基数大,盗窃机动车突出;犯罪主体以吸毒人员为主,男性化、低文化、年轻化、本地化特征明显;犯罪侵害对象以牲畜、电动车、摩托车、烟酒等物品为主。其原因主要在于经济水平欠发达、地域性犯罪亚文化引导、畅通的销赃渠道、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毒品犯罪催生等因素;具有追赃难、人口流动性大、边民法制观念淡薄、中缅警务合作不畅等侦查难点。对此类犯罪可以从社会治安管控、群众工作、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三方面预防,从赃物的阵地控制、吸毒人员有效管控以及侦查跨区域协作机制三方面侦控。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盗窃犯罪呈现增长态势。盗窃案件难以禁绝,有组织团伙化犯罪倾向突出,暴力对抗性加大,盗窃手段多样化,打击难、预防难、社会治理难。改革开放后,我国由重典治盗转向区别对待,由专注盗窃案值转向关注盗窃手段和性质,由重点打击转向关注民意。治理盗窃犯罪应摒弃严打和重刑的恐吓思路,采取多种途径治理盗窃犯罪,提高预防和打击能力,及时查处盗窃犯罪。  相似文献   

19.
汽车安全防范措施   您的汽车也许是您最贵重的财产,同时它也最易受到侵害。侵犯汽车的犯罪大体上可划分为盗窃机动车和盗窃车辆零部件两种类型。典型的盗窃车辆零部件案件表现为盗窃车内的收音机和录音机。所以,不要让您的车成为吸引不法之徒的目标,打消小偷放胆一试的念头。   其实,只要您能够遵循一些简单的规则,就可将盗贼拒于车门之外:   一、购买新车时,应当注意的事项   购买新车时,应询问它的防盗功能,可要求销售商解释并演示内置安全系统的性能。   1车辆是否安装有中控门锁或无簧锁系统?(无簧锁可以确保安…  相似文献   

20.
一、犯罪现状印度尼西亚现有人口2亿1,372万,总警力约18万,警察与人口的比率约为1:1,187。 2003年全国警方共立刑事案件134,735起, 发案率为6.304(?)。其中侵犯财产犯罪(包括抢劫和暴力盗窃犯罪、入室盗窃犯罪、盗窃机动车辆犯罪及其他盗窃犯罪)案件89,949 起,约占全部刑事犯罪案件总数的66.76%。在侵财犯罪案件中,盗窃犯罪(包括入室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